05.31 战略性新兴产业获“专项扶持” 半导体业或成“突破口”

消息:

财联社消息,5月31日,按照《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要求,发改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拟支持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期2018年5月31—6月6日。

战略性新兴产业获“专项扶持” 半导体业或成“突破口”

点评:

5月31日,半导体行业再次活跃。短期调整后,随着“扶持政策的落实”,6月相关产业仍将持续获得事件驱动力扶持。

从决策层反复强调“抢占一些关键科技领域的制高点”,到国资委围绕“高科技产业进行密集调研”,再到发改委这个“转移支付”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向扶持”,中国在关键高科技产业的“自主创新”,已从“顶层设计”加速到“政策落实”的阶段。

1、中国选择半导体、芯片行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突破口”的概率相当大:国产CPU与操作系统被明确列入本次中央政府采购项目的征求意见公告,是政府有意加速推动芯片与软件的国产化进程的一个明确信号——近日,中央政府采购网挂出“2018-2019年中央国家机关信息类产品(硬件)和空调产品协议供货采购项目征求意见公告”,增设了“国产芯片服务器”这一新的类别,其中包括龙芯CPU服务器、飞腾CPU服务器、申威CPU服务器;而在台式机或笔记本中,国产Linux操作系统与WIN7、DOS-同被列入可选操作系统。

2、因中兴事件而“感到后怕”的中国企业,也在加速“自主自救”的举措:百度表示,将争取在2018年内做三到四笔“大交易”。百度资本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作出7笔投资,重点关注领域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5G、芯片组开发等。而马云宣布将投入上千亿或更多建设国家智慧物流骨干网。

3、科研方面,复旦大学与谷歌签署两年期合作协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谷歌将重点支持复旦大学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移动应用等新兴科技领域的课程和创新科技联合实验室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众所周知,集成电路被誉为“工业粮食”,未来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都需要集成电路为基础,缺芯即会被卡脖子,所以芯片国产化将是国家的确定性战略。在国家政策和大基金扶持下,国产替代有望加速,具有长期投资价值。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同比增长24.8%。但我国集成电路的贸易逆差却在增大,大量的进口依赖表明国产替代空间巨大。晶圆厂建设方面,中国本土企业在中国地区的晶圆厂投资额超过了外国企业,2017、2018年均超过30亿美元。

整体看,经过近期弱势盘整后,半导体行业有望在6月迎来更多事件驱动力:包括政策支持、需求反弹、技术创新及支持创新企业的需要等,随着业绩增长、政策落实、新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方面的实质进展,也将成相关板块的核心驱动力。据公开市场资料总结,相关标的: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太极股份、用友网络。

温馨提示: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讨论留言,后台看到会及时回复大家,老师定期会送上品质干货,请大家积极关注呦!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学习交流、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观点。本人及所在机构不持有上述股票,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