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是她引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是她引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这篇不是写慈禧。)

1

公元1866年。

在中国,这一年是清朝同治五年,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以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正掀起轰轰烈烈的自强求富运动。

在日本,萨摩藩与长州藩两大武士集团刚刚结成同盟,决定共同讨伐幕府将军,为明治天皇夺回大权。

而夹在中日之间的朝鲜半岛,一切却显得那么宁静。思密达人民过着慢悠悠的田园生活,对周边的喧嚣声充耳不闻。

在位的朝鲜国王是第26代高宗李熙,今年15岁,还有点稚气未脱。但在旁人眼中,他已经到了大婚的年龄,该选择一位合适的王妃了。

按照常理,王妃当然要从豪门闺秀之中精挑细选。可这一次却很诡异,想要成为王妃,家世越可怜越好,人丁越单薄越好。

这哪是选妃,简直是华府选仆人,比惨。

是她引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提出这个标准的人,是摄政者大院君。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他这么做,心里早就打好了算盘。

在朝鲜,“大院君”是个特殊称谓,指的是自己没当上国王、儿子当上国王的人。

高宗李熙并不是王室直系继承人,只因第25代国王哲宗去世时没有儿子,第24代国王宪宗的母亲赵大妃便将义子李载晃改名李熙,立为新国王。

李熙的生父叫李昰应,儿子当上国王,李昰应随即跃升为大院君,而且是朝鲜历史上唯一一个儿子即位时还健在的大院君。

高宗性格懦弱,对权力没什么兴趣,大院君便理所当然成为了摄政者。

因此,在为儿子选妃的时候,大院君多留了个心眼,故意要挑一个出身底层、性格温顺的姑娘,这样她就不会干预政事,也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理想总是丰满的。

最终被选中的姑娘叫闵慈英,16岁,是大院君夫人的远房堂妹,来自京畿道骊州郡。

闵氏曾是名门望族,出过两任王妃,但是到闵慈英出生时,家道早已衰落。8岁那年,父亲在贫寒中去世,母亲只好带她来到京城投奔亲戚,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这么悲惨的身世,正是大院君想要的。再加上闵慈英性格沉静,处事从容,天生就有一国之母的仪态,很快就被正式册立为妃,与高宗举行了大婚仪式。

然而高宗并不喜欢她。

是她引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2

少年人的感情总是单纯而热烈,高宗喜欢的是一个叫李顺娥的宫女,两人成天腻在一起,难舍难分,把闵妃当成了空气。

闵妃从小吃了不少苦,早就练出了处乱不惊的功夫。她一边埋头读书,将《春秋左传》等中国史书读得滚瓜烂熟,一边拿出贤妻风范,殷勤侍奉赵大妃,还去探望刚刚分娩的李顺娥。没过多久,整个宫中都在传颂王后贤惠善良的美德。

李顺娥生下儿子后,大院君欣喜若狂,声称要把这个孩子立为王世子。闵妃终于感觉到了危机,她明白:想要决定自己的命运,就要得到可以决定命运的权力。

闵妃决定采取行动。她不动声色地把闵氏子弟安插到各个部门,拉拢对大院君不满的大臣,还刻意结交一些耿直的士大夫。一切都在暗暗蓄势。

21岁那年,闵妃也生下一个儿子。还来不及享受初为人母的幸福,婴儿就出现了消化不良症状,喝了大院君送来的药之后,竟然夭折了。

闵妃悲痛欲绝,表面上不敢说什么,内心已经恨透了大院君。

宫墙之内,风雨欲来。墙外,整个国家也在经历一场空前的内忧外患。天灾,难民,再加上日本的挑衅,搅醒了朝鲜这个“隐士之国”的清梦。

大院君执政以来,最重要的一条国策就是“闭关锁国”,除了中国,拒绝与任何国家交往。

同样都经历过闭关锁国时期,中国和日本多少还留着一条门缝,而朝鲜则是用玻璃胶把门窗统统封死,连一丝洋风都不肯放进来。

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引起国内有识之士的反对。

1873年,一封批判大院君的奏章送到高宗手中,犹如点燃了一串鞭炮的引线。还没等大院君反应过来,一大波弹劾他的奏章纷纷飞了出来。紧接着闵妃和赵大妃也联名提议,要求大院君将朝政大权归还高宗。

高宗已经22岁。面对群情激愤的朝臣们,大院君实在拿不出理由拒绝交出权力,只好灰溜溜地退居二线。

这一年是闵妃的幸运年,她不但帮助丈夫夺回了王权,还以自己的才智和魅力赢得高宗的爱情,从此对她死心塌地,再无异心。

是她引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3

高宗亲政后,仍是一副闲云野鹤的样子,把国家大事全扔给了闵妃。

第二年,闵妃又生下一个儿子。拖了这么久的储君问题,终于要摆上台面了。

闵妃很有政治头脑。她知道,若要让自己儿子成为储君,关键人物不是高宗,不是大院君,不是赵大妃,也不是朝鲜国内任何人。

是中国。

中国是朝鲜的宗主国,只有得到中国的册封,才是合法的朝鲜王世子。

闵妃立刻派重臣赶赴北京、天津,向满清贵族和政府要员们大献殷勤。用了一年多时间,花费上百万,终于拿到了清廷的册封。

就在这时,东亚局势悄悄发生了变化。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国力迅速膨胀,开始打邻居的主意了。

1875年,日本以武力逼迫中国的另一个藩属国琉球,不准琉球国王向中国朝贡。四年后完全吞并了琉球,改为冲绳县。

中国却还没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也没把日益壮大的日本放在眼里。

闵妃挤走大院君之后,为了破坏他的威信,故意废除他的“闭关锁国”政策,主动向日本伸出了手。

可惜此时的日本,已经不是区区经济利益就能打发的。这年9月,日本军舰“云扬号”闯入汉江,击毁江华炮台,逼迫朝鲜签下《江华岛条约》,要求独占朝鲜。

朝鲜无奈,只得向清朝求助。清朝回复了四个字:以夷制夷。

意思是:你既然打不过日本,那就再引进几个西洋国家,让日本吃不了独食。

闵妃照做了。然而朝鲜民众不同意,他们反对打开国门跟“蛮夷”打交道,甚至开始怀念大院君的锁国政策。

1882年,朝鲜大旱,一群军人率众起义,冲进了王宫。机警的闵妃赶紧化妆成宫女,混在人群中逃了出去,跑到忠州避难去了。

闵妃一走,其他姓闵的人都遭了殃,被杀得七零八落。高宗吓得不知所措,只得向大院君示好,请他复出。

大院君重新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清除闵妃势力,把自己人安插在各处要职。为了杜绝后患,他还自导自演了一出闹剧:宣布闵妃已死于乱军之中,并要为她举行隆重国葬。

大院君高兴得太早了。到这个时候,他仍然低估了闵妃的能力。

面对困局,闵妃只做了两件事,一是派亲信秘密潜入汉城,告诉高宗自己还活着,二是派人火速赶往北京,以朝鲜国王的名义请求宗主国出兵平乱。

清廷这次很爽快,马上派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军舰前往朝鲜,接着又派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前去支援,请大院君去天津听旨。大院君哪敢得罪宗主国,连行李都来不及打包,连夜就乖乖跟着中国军舰走了。

到了天津,李鸿章出面将大院君狠狠数落了一番,然后软禁在保定,一关就是三年。

从执政者到阶下囚,大院君只复出了33天。

闵妃则在清军的护卫下,神清气爽地回到汉城,开始了她的第二轮执政期。

是她引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4

十九世纪末的东亚,注定不会有长久的太平。1883年12月,中国又一个藩属国越南遭到法国入侵,中法战争打响了。

为了对付法国,清廷从朝鲜调走了部分驻军,仅留下袁世凯的一支部队。日本一看有机可乘,便勾结朝鲜国内的亲日派,于1884年发动政变,屠杀了闵妃集团众多官员。闵妃反应也很快,迅速联络袁世凯出兵,只用三天时间就平息了这场政变。

从此,中日两国便以朝鲜为擂台,开始了激烈的对抗赛。根据双方签订的《天津条约》,日本也有权向朝鲜派兵,于是形成了中日两国共管朝鲜的局面。

这让闵妃感到很不爽。再加上有传言说中国打算废掉朝鲜国,改为郡县,闵妃大感恐慌,决定寻求新的靠山,不再只抱中国的大腿。她先是考虑“引俄拒清”,找俄国当保护伞,后来又打算向美国投怀送抱。

听说闵妃有二心,李鸿章立刻做出一个决定:关门,放大院君!

1885年10月,李鸿章派袁世凯护送大院君,乘坐北洋水师军舰,大摇大摆地回到汉城。

原以为新一轮撕逼即将开始,不料大院君被清朝关了三年,国内党羽早就被闵妃铲除干净,再也翻不起什么浪来,反倒被闵妃牢牢摁住,连人身自由都没有。

尴尬的局面不咸不淡地持续了十年,直到1894年,一场朝鲜农民起义终于打破了僵局。

是她引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5

当时朝鲜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时怨声高。”

唱的就是闵妃因为赔款、军费以及王室享乐,放纵手下人搜刮民脂民膏,疯狂敛财,激起了众怒。

1894年1月,席卷全国的东学党大起义爆发了。

按照惯例,朝鲜又来向清朝求援,丁汝昌奉命率北洋水师开赴朝鲜。日本得知消息后,也厚着脸皮不请自来,声称要帮朝鲜平乱。

正当中日两国摩拳擦掌暗自角力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东学党首领主动跟王室议和,起义和平结束。

清朝愣了一愣,便对日本说:没咱俩啥事了,一起撤兵回家吧。

日本却傲娇地拒绝了:你先走,我留下来帮思密达改革内政。

闵妃怼了日本一句:滚,谁要你多管闲事!

日本大怒,于7月23日直接突袭王宫,挟持了高宗,逼他将政权交给大院君,并与中国断绝关系。

还没等中方作出回应,日本便于25日不宣而战,在丰岛海面袭击北洋水师,引爆了甲午中日战争。

这并不是中国和日本第一次正面交锋。唐朝高宗时期,明朝万历年间,中国都曾因为朝鲜问题与日本对殴,打得日本满地找牙。

在前两次战争的余威之下,日本这次对中国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然而,甲午海战的结果众所周知:日本大胜,中国完败,曾经无比拉风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这一战不但使洋务运动沦为清朝的回光返照,从此再无翻身的机会,也改变了朝鲜的命运。

是她引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6

朝鲜失去了中国这个自古以来的靠山,被日本完全捏在手中。

得罪过日本的闵妃,被迫交出手中的权力,向日本认罪、悔过,与高宗一起被软禁起来。

日本人让大院君重新上台,大院君的表现却令人感到意外。他先是一口拒绝,实在推托不过,才勉强同意配合。

日本控制朝鲜之后,首先做的事就是“去中国化”,废除已经沿用一千多年的中国纪年,废除科举制度,废除中国的官位制度。然后逼着高宗赴太庙向列祖列宗宣誓“独立”,与中国脱离关系。接着又迫使清朝签订《马关条约》,宣布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

在日本的重压之下,闵妃和大院君这两个死对头,却难得一见地表现出相似的反应。

闵妃一边与日本人周旋,一边暗中向清朝表示忠心,慈禧太后寿辰时,她还特地派使者前去进贡谢恩。

大院君也不想同日本人合作,暗地里给清朝官员写信,不料被日本驻朝公使井上馨截获,立刻将他赶下台来。

闵妃见状,趁机发动政变上台,开始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执政。

她很清楚朝鲜不是日本的对手,然而清朝已经被日本打残,放眼望去,似乎只有俄国可以制衡日本,于是组建了一个亲俄政府,同时不遗余力地打击国内的亲日派。

日本终于恼羞成怒,撤回井上馨,改派军人出身的三浦梧楼任驻朝公使。

1895年10月8日夜,三浦带人挟持了大院君,然后强行进攻朝鲜王宫。王宫侍卫队根本不是日本武人对手,被他们一路杀到后殿,逼着高宗下旨废掉闵妃。

一向懦弱的高宗忽然硬起了骨头,打死不肯答应。日本人无奈,便向闵妃的坤宁阁冲杀过去。

闵妃仍然很机灵,再次化妆成宫女,想要趁乱逃走。没想到日本人见人就砍,一群宫女连同闵妃全都成了刀下之鬼。

杀红了眼的日本人,又找了个宫女过来指认闵妃的尸体,得到确认后,便将还有余温的闵妃包起来搬到院子里,泼上汽油烧成炭,然后抛进水池。

一代传奇女子,就以这种最残忍悲惨的方式,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1897年,高宗被迫改国号为大韩帝国,成为朝鲜半岛上第一位皇帝,并追谥闵妃为“孝慈元圣正化合天明成皇后”,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明成皇后”。

一年后,与闵妃斗了一辈子的大院君,在流放中郁郁而死。

十二年后,日本吞并朝鲜,朝鲜亡国。

是她引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