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安徽一市历史悠久且地处中原腹地,有四个国家贫困县

安徽历史悠久,襟江带淮,大部地处黄河、长江之间,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安徽省形成较晚,清朝时期才由江南省分置而成,其省境基本可分为三部分,其中北部地区古属中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精华区域,现宿州市所在地域就位于其中。

安徽一市历史悠久且地处中原腹地,有四个国家贫困县

宿州,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安徽、山东、河南、江苏四省交界处,位置十分重要。宿州地域古属中原,地处中原腹地,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核心区域。

安徽一市历史悠久且地处中原腹地,有四个国家贫困县

宿州,古为淮夷、徐夷地,春秋战国时期境内有萧国、宿国等国,均为宋国的附属国,后属楚,秦时属泗水郡、砀郡等,境内设有下邑、萧县、苻离县、蕲县、取虑、竹邑、僮县等县,为人烟稠密之地。汉时,宿州地域属梁国(梁郡)、沛国(沛郡)、谯郡等,其中梁国曾以下邑(位于今砀山县)为国都。

安徽一市历史悠久且地处中原腹地,有四个国家贫困县

唐时,于虹县(今泗县)始置宿州,后迁于今城区。明清时,宿州、灵璧属凤阳府,萧县、砀山属徐州,虹县(今泗县)属泗州。清时,宿州、灵璧仍属凤阳府,萧县、砀山属徐州(先为直隶州,后为府),虹县先属凤阳府泗州,后直属凤阳府,1777年泗州州治迁往虹县,虹县废称泗州。民国初,宿州废为宿县,泗州废为泗县。

安徽一市历史悠久且地处中原腹地,有四个国家贫困县

建国后,设宿县专区,专署驻宿县,辖宿县、砀山、萧县、永城、灵璧、泗县、怀远、泗洪、五河等九县,1950年析宿县西部设濉溪县,以宿县城区设宿城市,宿县专区辖10县1市。此后,萧县、砀山划出又划入,永城、泗洪分别划归河南、江苏,淮北市(濉溪县)升为地级市,怀远、五河划出,形成了现在的宿州市。

安徽一市历史悠久且地处中原腹地,有四个国家贫困县

现在,宿州市辖埇桥区及灵璧、泗县、萧县、砀山等1区4县,其中埇桥区由原宿县改设而来。宿州地处淮北平原中部,土地肥沃,其所辖区县均为农业大县,玉米、小麦等产量居全省前列,砀山梨、萧县葡萄等享誉海内外,有“果海粮仓”之誉。

安徽一市历史悠久且地处中原腹地,有四个国家贫困县

宿州为农业大市,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其所辖萧县、砀山、灵璧、泗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但宿州经济发展又十分迅速,固定资产投入、县域经济发展等均稳步增长。

安徽一市历史悠久且地处中原腹地,有四个国家贫困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