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小米冲击港交所上市,雷军身家超百亿美元

小米迎来创立以来的又一重要历史节点。

今天(5月3日),小米集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有望成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第一股。

这可能会是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也会是港交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上市之后,不管小米市值能否达到800亿美元甚至千亿美元,雷军身家都将远超百亿美元。

这将是港交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上市之后,雷军身家将远超百亿美元。

小米2017年收入1146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122.16亿元,但年度利润为亏损438.89亿元。小米称,这与港交所对优先股权益的计算规则有关,并非实际亏损。2016年,小米收入为668亿元,经营利润13.73亿元,年度利润4.916亿元。

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小米冲击港交所上市,雷军身家超百亿美元

根据招股书,从招股书来看,小米2017年总共卖出9141万台智能手机。而小米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2017年为881.3元,2016年为879.8元,2015年为807.2元,并未有明显增长。

2017年,小米的综合利润率是4.7%,毛利率是13.2%。雷军在公开信中承诺:“从2018年起,小米每年整体硬件业务的综合净利率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部分,我们都将回馈给用户。”

累计亏损上千亿为何还受青睐?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米的净负债达1272亿元人民币,累积亏损1290亿元。

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小米冲击港交所上市,雷军身家超百亿美元

小米累计负债

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累计亏损如此巨大的小米还能在港股上市?还如此受青睐?其实,其中的亏损很多是由于小米在融资时发行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造成的。优先股在上市后将转换为普通股,按照港交所计算规则会出现公允价值损失。如果在美股上市,按照其会计原则(GAAP),则不会计算这一项。

而且,小米的核心价值已经得到各方认同。其一,手机出货量大,成长性好,2017年的年度营收也比上一年增长了67%。其二,毛利率增速快,小米整体毛利率从2013年的1.31%到2017年的13.2%。其三,“铁人三项”商业模式被验证,即硬件、互联网服务和新零售。其四,小米未来战略布局与众不同,包括小米生态链、小米之家以及海外市场表现。

这家公司完全有希望成为全球一线的科技企业。当然,小米也在招股书中提出预警:由于业务持续扩张,预计日后成本及开支会增加,假如不能维持或提高经营利润率,日后可能持续亏损。

销量下滑后逆转

2010年4月小米成立,雷军和合伙人当时只想做一款让自己喜欢、觉得够酷的智能手机。8个联合创始人中,6个是工程师,2个是设计师,都是消费电子设备狂热的“发烧友”。

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小米手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快速普及。此外,早期的小米也通过“单品制胜”“饥饿营销”等方式,成为国内少见的拥有“粉丝文化”的高科技公司。对应苹果的“果粉”,小米的粉丝被称为“米粉”,雷军也被称为雷布斯。

如今8年过去,小米早就不止是一家制造手机的硬件公司。用他自己的话说,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而以工程师文化主导的小米,也证明了工程师推动科技进步,并用商业世界的法则实现梦想。随着小米IPO提振,独角兽概念逆势造好,不少公司跟涨。

根据招股书,小米计划将30%的IPO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及开发智能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人工智能音响等核心产品;30%用于扩大投资及强化生活消费品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30%用于全球扩展;10%用作一般营运用途。

小米也曾遭遇危机。2015年、2016年,小米市场占有率一度下滑,外界质疑声不断,甚至一度传言小米不行了。

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小米冲击港交所上市,雷军身家超百亿美元

2017年则成为小米的翻身之年。雷军认为小米逆转的原因是补课。这包括:组织结构对标,向同行学习;以创新、质量和交付三个命题为龙头来解决问题。2016年5月,雷军在内部做出人事调整,亲自掌管手机研发和供应链,专门成立团队协调供应链的协同问题。

雷军在今早发布的公开信上说,据我们了解,除了小米,还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之后能够成功逆转。

他还说,小米逆转的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创新,核心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对于商业模式,他这样概括,“小米是手机公司,也是移动互联网公司,更是新零售公司”。

IDC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的线上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一。小米披露的数据是,其天猫旗舰店支付金额达到20多亿,几乎是上年的一倍。

小米的商业帝国

小米生态链计划始于三年多之前,所有产品保持高度一致的调性,生态链模式布局物联网,就像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小米生态链负责人刘德也曾表示,小米生态链享受了小米四个红利:品牌红利、用户红利、渠道红利和海外红利。

通过独特的“生态链模式”,小米投资、带动了更多创业者,围绕手机业务构建起手机配件、智能硬件、生活消费产品三层产品矩阵。现在,小米已经投资了90多家生态链企业,改变了上百个行业,未来这个数字会更加庞大。

如今,小米生态链上的产品不只包括手机和智能设备,也包括旅行箱、毛巾等生活用品。数据显示,小米生态链2017 年销售额突破200 亿元人民币,相较2016 年增长100%以上。

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小米冲击港交所上市,雷军身家超百亿美元

招股书披露,小米公司2017年智能手机营收约805.6亿元,占比70.3%,IoT与生活消费产品营收234.4亿元,占比20.5%,互联网服务营收约98.9亿元,占比8.6%。

小米在海外市场的增速也十分强劲。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的海外市场收入分别为40.5亿元、91.5亿元、320.8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6.1%、13.4%和28%。其中2017年海外收入同比暴涨了250%。

很多人记得2015年4月,雷军在印度演讲中的那句"Are you ok"引来台下笑声不断。而两年后的2017年11月14日,雷军兴奋地在微博上公布,小米在印度市场成为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机品牌。

印度是全球手机的第二大市场,当小米切入后,以“样板市场”“目标第一”的方式,先后投资互联网公司,设立分销和服务网点,开始布局该市场,小米甚至在当地建立了工厂。目前,小米在东南亚多个市场表现不错。

新零售玩家

“我们实际上是一个铁人三项的公司,这个商业模式造就了小米的成功。我们做硬件产品,做手机、做电视、做扫地机器人,做很多有趣的硬件产品;同时我们也做互联网,做电商,做新零售。”在2017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主办的天下网商大会上,雷军这样总结小米模式的成功。

小米之家不仅是“米粉”们集结的地方,也是来自小米生态链产品在线下汇流之地,而这也得益于小米的生态链计划。不难发现,继硬件、互联网之后,新零售已经是雷军的又一重要棋子。

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小米冲击港交所上市,雷军身家超百亿美元

小米之家

2017年11月5日,小米之家首家旗舰店在深圳开业,雷军带着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等高管到场喝起小米粥。六年后,初创时集体喝粥的场景重现。

小米之家成为了小米新零售起飞的地方。2016年2月,小米在北京五彩城开出第一家完全自营的零售综合体——小米之家,开始探索由电商升级到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雷军更表示要三年开出1000家门店,三年力争破700亿营收目标。

小米之家官方微博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之家在全国范围内的门店数量达到331家。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28日-5月1日,小米又有61家线下店开业。据了解,小米之家自营门店的坪效比达到24万元/平米,仅次于苹果,全球排名第二。

而在2017年双11当天,小米之家单日零售额超过1.14亿元,是上一年双11的3倍多。

雷军谈到小米之家的新零售经验时总结了三点:爆品、高颜值、高性价比。“新零售的本质就是高效率,如果传统零售业能做到电商的效率,那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小米生态链的多家企业连续上市。北京时间2月8日晚,作为小米生态链营收最高的重磅成员,华米成了这个庞大家族中的第一家在美上市公司,以及首家海外上市的中国智能硬件公司。

当时很多人便在猜测,什么时候轮到小米?现在,属于小米的时刻终于到来。而它也将开辟港交所历史上的全新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