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二战后,日本最大的潜艇是什么?

第一军情


那无疑是“亲潮”级的后续型“苍龙”级了。

二战后的日本海上自卫队被限制发展进攻性的武器装备,舰队规模也受到很大的制约,核潜艇作为具备强大隐蔽性与攻击能力的战略武器装备,无疑也在红线之内,作为变通,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潜艇舰队的建设方面贯彻了如下几个原则:一是不求数量,快速迭代。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建造了四、五代柴电动力潜艇,每一代都有较大的技术飞跃,每一代的建造数目都相对有限,只有十余艘;二是追求质量,追求吨位。在建造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单艇战斗力就成为了日本海自的必选项。因此,提升单艇的训练与战术水平,提升潜艇吨位以容纳更多的电子与水声设备提升战斗力就成为了日本海上自卫队自然而然选择的技术路线。

作为日本潜艇舰队建设思想的最新体现,“苍龙”级可以说是日本几十年来潜艇建造与使用的集大成者,具备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吨位大,“苍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柴电动力潜艇之一(尚有争议),全长84.4米,耐压壳体直径约7米,水下排水量4000余吨,超过了法军的“红宝石”小型核潜艇;二是自持好,“苍龙”级装备了4台瑞典技术的斯特林型发动机,具备了不依赖空气水下推进能力,巨大的艇体又保证了其续航力(在以3节的速度航行时可以在水下航行2到3周时间,是目前常规动力潜艇的最高水平);三是信息能力强,安装有ZQQ-7型艏部声呐阵列、侧舷声呐阵列与艉部拖曳声呐,可以携带30枚美制MK48mod7型重型鱼雷,并通过ZQY-51型战斗系统接入日本海上自卫队乃至美军太平洋舰队的作战网络来实现联合作战。但是,由于设计取舍方面的问题,“苍龙”储备浮力较弱,抗损裕度不足,总的来说性能类似于我军最新的039C。


军武次位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最大的潜艇是苍龙级潜艇。

苍龙级潜艇,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在第一款量产的AIP(不依赖空气推进)型潜艇。它的出现,让日本成为世界上继瑞典(哥特兰级潜艇),德国(212型潜艇)后,第三个使用不依赖空气推进(AIP)技术的国家(日本并未声明拥有此项技术,苍龙级上装备的发动机,是从瑞典引进技术后,由川崎重工生产的产品)。

苍龙级潜艇侧视图

苍龙级潜艇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造的吨位最大的一级(水上排水量为2900吨、水下排水量为4200吨)。潜艇命名,则从2007年起,规定不再以潮汐或海生物来命名(例如汐潮级),而是采用动物来命名。

苍龙级潜艇,是日本第一款采用不依赖空气推进(AIP)技术的潜艇,苍龙级共装备了4台4V-275R MkIII型斯特林发动机,由于安装了4台斯特林发动机,因此苍龙级潜艇比亲潮级潜艇的水上排水量增加约200吨,艇体长度增加了2米左右(全长为84米)。

苍龙级潜艇的外形,与亲潮级基本相同。它采用了所谓的雪茄形的线型。采用了目前新型潜艇中较为流行的X形尾舵,比装备传统十字形尾舵潜艇具有更高的机动性,而且尾舵损坏的危险系数更小,更适合在水文复杂的海域作战。该级潜艇水上最高航速为13.5节,水下最高航速为20.5节。可以以4到5节的速度,在水下连续航行至少3周。

苍龙级首艇苍龙号,耗资600亿日圆,后续量产艇基本上均控制在此价格以下。目前,已经有9艘苍龙级潜艇进入日本海上自卫队服役,分别为:

访问珍珠港的白龙号潜艇(苍龙级三号艇)

苍龙号(SS-501),2005年3月31日开工建造、2007年12月5日下水、2009年3月30日服役。

云龙号(SS-502),2006年3月31日开工建造、2008年10月15日下水、2010年3月25日服役。

白龙号(SS-503),2007年2月6日开工建造、2009年10月16日下水、2011年3月14日服役。

剑龙号(SS-504),2008年3月31日开工建造、2010年11月15日下水、2012年3月16日服役。

瑞龙号(SS-505),2009年3月16日开工建造、2011年10月20日下水、2013年3月9日服役。

黑龙号(SS-506),2011年1月21日开工建造、2013年10月31日下水、2015年3月9日服役。

仁龙号(SS-507),2012年2月14日开工建造、2014年10月8日下水、2016年3月7日服役。

赤龙号(SS-508),2013年3月15日开工建造、2015年11月2日下水、2017年3月13日服役。

访问关岛的白龙号潜艇(苍龙级三号艇)

清龙号(SS-509),2013年10月22日开工建造、2016年10月12日下水、2018年3月12日服役。

苍龙级潜艇内部装备并不是每艘都相同,例如声呐系统。苍龙号的声呐系统,是亲潮级装备的ZQQ一6型的改进型,而云龙号之后,则采用改良的ZQQ-7B型整合式声呐系统。


鼎盛成宁


二战后,日本军队受到了盟国的严格限制,现在的日本自卫队只有防卫权,没有军事主动权,在法理上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军队。不过,随着美国在亚太的战略需求,日本逐渐得到解绑,开始冲破束缚,积极扩充军备,其海陆空三军自卫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就日本海军而言,目前最大的潜艇便是苍龙级潜艇。该潜艇是在基于AIP技术上发展而来的。作为日本新一代最具攻击力的柴油动力常规潜艇,该艘潜艇共有4台4V-275R MkIII型斯特林发动机,这些发动机让苍龙级潜艇的水面排水量增加了约200吨,同时导致该艇体长度增加了2米。当然,这款潜艇的最大性能是其采用了流行的X形尾舵,具备了更加高度的机动性,降低了尾舵损坏系数,能在复杂的水域作战。

日本海军服役的首艇苍龙号耗资600亿日元(约合42亿元人民币),是由日本著名的三菱重工神户造船厂所建造而成。2003年8月,日本海上自卫队提出了建造苍龙级AIP潜艇,并将这一计划列入2004年的军费预算当中。2005年3月31日,“苍龙”号在三菱重工神户造船厂开建,后续艇将由川崎重工神户造船厂与三菱重工联合制造。2007年12月7日,苍龙号潜艇正式下水。由于苍龙级潜艇达到了4200吨的排水量,使得其成为二战之后,日本自主建造的最大潜艇。

不过,苍龙级潜艇存在一个巨大的设计缺陷,那就是其储备浮力不够,航程不足,消音瓦不先进,就连锂电池也被认为存在巨大安全隐忧。神户制钢事件更让人们对这艘苍龙级潜艇的质量产生怀疑。相比俄罗斯基洛级潜艇,苍龙级潜艇在作战方面也有待进一步观察。(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军迷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军情


上面的都回答非常正确,我就不介绍了。

来闲扯一下,“旧日本帝国海上军事”二战时期,日本海军无疑是亚洲地区海战霸主……,美国情报员破译日本航母部分计划密码,使日本在海战中大败美国各国……,日本无条件投降向“中、美、英、苏”签到《终站诏书》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战爆发初期著名的“太平洋”珊瑚海海战爆发。
日本使用“瑞鹤号、翔鹤号、祥凤号”以及各种重轻巡航舰和驱逐舰与美澳开战,此战使损失翔鹤号成没、翔凤号重创、损失几十架飞机取得战术性胜利。


后一个月中途岛西北海域爆发,日本派遣六艘航母进攻中途岛,期间美军破译日本的无线电情报,随后将计就计制定埋伏计划,使美军在此次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扭转开局以来的被动,
大多了,不想继续答了,有看到本文的来一个续写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