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烟云江湖」青帮北方帮主,‘皇二子’寒云先生袁克文碎片

袁克文,民初‘四大公子’之一。

与大收藏家张伯驹、东北少帅张学良、红豆馆主溥侗并驾叱咤与民国风流场上。

「烟云江湖」青帮北方帮主,‘皇二子’寒云先生袁克文碎片

他最显赫的身份是袁世凯的次子,最琢磨不定的定位是‘青帮老头子’,所谓‘天津(北方)青帮袁寒云’。含着超白金钥匙出生,却是在潦倒中去世。

袁克文生下不久,即被过继给袁世凯宠爱的大姨太沈氏。沈氏无子女,对袁克文溺爱有加,几乎到了百依百顺的地步,所以袁克文天性顽劣、放荡不羁,从不正经读书。但他十分聪明,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喜唱昆曲,好玩古钱,好结文人,自言"志在做一名士"。其实他的亲生母亲是朝鲜公主,1884年嫁给中国驻朝鲜通商大臣暨朝鲜总督袁世凯时才16岁。她出身朝鲜安东外戚大族,家族里出过很多嫔妃。金氏带着自己的两位侍女(李氏和吴氏)嫁给袁世凯,没有想到,袁世凯照单全收,连侍女都纳了。这位‘洪宪皇帝’给老婆们排位次时,并没有按她的身份来排,而是按着年龄排,金氏成了三姨太(这还不算早就娶在中国老家的正室)。排在了自己原来的侍女李氏后面。袁世凯驻朝鲜时,中国官员还不准在国外娶妻生子,袁世凯就把金氏的头生子以沈氏所生的名义抱出来给百日的客人看。这个金冠沈戴的开头,似乎预言了袁克文风流不羁又妖异起伏的一生。

「烟云江湖」青帮北方帮主,‘皇二子’寒云先生袁克文碎片

无意仕途

1915年袁世凯‘洪宪’称帝,那年冬天,袁氏家族在登基前“大典筹备处”按着英国宫廷礼服的款式设计了一系列的皇室服装,包括袁世凯个人的,皇子们的、公主的。在北京试穿皇子服那天,唯独袁克文没有参加。后来,袁克文的侄子袁家诚在接受《新世纪周刊》采访时说,袁克文是所谓“皇子”中唯一不赞成他父亲称帝的。

时年,‘皇二子’袁克文27岁,不仅已经妻妾成群,而且成了了青帮老头子,开了香堂。这一年作为雅士的袁克文还写了一首《感遇》。

乍着微绵强自胜,

阴晴向晚未分明。

南回寒雁掩孤月,

西去骄风黯九城。

隙驹留身争一瞬,

蜇声催梦欲三更。

绝怜高处多风雨,

莫到琼楼最高层。

「烟云江湖」青帮北方帮主,‘皇二子’寒云先生袁克文碎片

小可斗胆诗抄

​而最后两句被定性成为“反诗”,袁世凯的政敌们如获至宝,将这首具有极高文学造诣的政治讽喻诗,变成了他们直击洪宪帝制的利器,而袁克文在被‘皇太子’,其兄袁克定告密给父亲后,立刻被软禁在了北海。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凯在居仁堂大厅举行的登基大典冷冷清清。袁克定,是袁家的长子,帝制的积极推手,身份一度是“太子”,试穿皇家服装时,“太子”服也明显区别与其他“皇子”服。

青帮“大”字辈

袁克定和袁克文的不对付由来已久。《袁克文传》中认为1912年袁克文远赴上海就是因为袁克定加诸于他的一桩绯闻,袁克文一生绯闻不算稀奇之事。但是这一次被克定传他淫及父妾。袁克文带着大量金钱远避上海,‘冒险家的乐园’给了风雅的袁克文舒适的物质享受,还使他有了另一种“身份”。

「烟云江湖」青帮北方帮主,‘皇二子’寒云先生袁克文碎片

​袁克文与另一位文人步林屋在上海拜了兴武六帮老大礼字辈张善亭为师,列“大”字辈。这个“大”字辈在当时是青帮极长的辈分了。他加入青帮的消息,成为各报新闻。

青帮的辈分相对严格,“清净道德,文成佛法,能仁智慧,本来自性,圆明兴礼,大通悟学”。所谓铁树不开花,青帮不分家;铁树一开花,分帮不分家。三分安帮,七分交情;前人领进门,交情在各人。青帮老大俗称老头子。到民国初年已经传了20多辈。礼字辈仅存几人,而字辈其实已经用完,相传最后四字‘大通悟学’是洪门香主秋瑾给序的。

“大”字辈的人也屈指可数,据上海文史资料中姜豪先生的回忆,大概是如下几人:

高士奎,山东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做过直隶水警厅长,后来住在上海,收徒众多,其中马祥生,杨仁栓等较有社会地位.

汪禹丞,安徽人,曾参加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时,任大总统卫队长,又在凇沪警察厅及申报馆任职多年,在洪门是五行山山主,抗战期间在香港病故。

袁克文,号寒云,河南项城人,袁世凯的次子,在上海老牌小报《晶报》上写稿。

樊瑾成,安徽人,历史情况不清楚,是张啸林的老头子,在上海由张供养,据说张发迹后不愿樊再收徒弟,所以他所收之徒不多。

张树声,江苏人,绰号"天王老子",又是理教头子,所收徒弟以京剧演员为多,20年代去世。另外,抗战期间在重庆另有个大字辈张树声,是北方人,西北军中人物,收徒甚众,以交通运输界为多。

王德邻,安徽人,原是军人,后在上海经商,所收门徒甚多,如金廷荪,高鑫宝,顾家棠等。

步章五,别号林屋山人,河南项城人,袁世凯幕僚,到上海先在中国济生会干过扶战活动。后来挂牌做中医,并办过小报《大报》,写些鸳鸯蝴蝶派的小品文,又喜写评剧稿,吹捧女演员,所以他除收无聊文人为徒外,又收女演员为义女。

张仁奎,号镜湖,山东人,北洋军阀时期,当过通海镇守使(驻南通),北洋政府曾晋授‘陆军上将’。后居上海,收徒数百人,其组织名仁社,成员中颇多旧军政人员及工商企业负责人,如韩复榘、蒋鼎文、朱绍良、陈光甫等。抗战期间在上海病故。仁社形式上是个俱乐部,地点在现在的延安路重庆路附近的一所二开间三层楼的西式建筑内,经常有人在内吃喝玩乐。

徐朗西,号裕云,陕西人,早年留学日本,后来参加同盟会,从事过辛亥革命活动,担任过军事方面的职务,北伐后因对蒋介石不满,没有担任国民党政府职务,在上海创办新华艺专,自任校长。所收门徒,以知识分子居多,解放后在沪病故。他在洪门是裕云山山主。

刘登阶,江苏人,具体情况不清楚,是顾竹轩的老头子,因顾而出名,生活由顾供养

袁克文来上海之时,上海青帮后来的三大亨中黄金荣此时势力最为隆誉,但在青帮史上,虽然他一直想有个正经的名分,但始终未得。后来势力独大,他便也瞧不上了。传闻他自诩‘天字辈’。另外说一句,张啸林,也只是“通”字辈,百年青帮第一人杜月笙更只是是“悟”字辈。

袁克文成为“大”字辈,第一也是他的身世,其次,也是花了大价钱。袁克文虽是个文人,但极明白江湖,他知道自己这个“大”字辈在上海没有什么根基,一到沪上就主动造访了黄金荣。给黄金荣带去的见面礼是10枚英国人铸造的黄金纪念币。这是袁世凯请英商专门造的,用来纪念他成为大总统。黄金荣拿给杜月笙看后,杜也很欣喜,传说黄金荣又送给了杜月笙三枚。黄杜二人也极能投其所好,除了在四马路上逛书寓兼寻花问柳的时间,黄杜都会邀袁二公子搓麻。袁二公子深得江湖老合之理,每每都旗开得胜连下几城,最终以输光告终。礼尚往来,黄、杜也做尽人情,临走会赠还袁克文几千块钱。

「烟云江湖」青帮北方帮主,‘皇二子’寒云先生袁克文碎片

​纵观袁克文的生性,民俗学家一直对其加入青帮颇多好奇。例如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认为:“袁克文在本质上还是个纯文人,他中入帮会是玩票的性质”。

是否玩票,终究袁克文成为青帮老头子,帮会与袁氏之间便存在着相互利用的关系。但就他自己来说,更多的是仰慕孟尝春申君而已。做个自由自在的游侠,而他周围的人,每遇困境,也能因他一句话而解围。

后来袁世凯与他之间的误解消融,袁大总统叫他回京,正好离家时携带的10万块钱也差不多挥霍完了。也就顺水推舟,回到了北方。

收徒

既然当了老头子,袁克文在上海也真的收了16位门徒。

袁克文风流倜傥却不是高调之人,也不惹是生非。他曾在《晶报》上登过一则门人题名启事。上来就说“不年三十,略无学问,正求师之年,岂敢妄为人师。”才三十岁,正是拜师的时候,哪敢收门徒?这段话看上去谦逊而合理。这份启事中,他还逐一列出16位门徒的名字。不仅是澄清,也是对门生的负责任。后来这16人中唱花旦的伶人金碧艳、金珏屏兄弟行为不检,还被袁克文逐出师门。他诗词书法均工,收藏鉴赏戏剧无不精通,被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也是昆曲名票友,擅长《长生殿》和《游园惊梦》。当时的梨园行必须在青红帮的保护之下,才能开业演出,所以梨园行人往往拜青帮中的老头子为师。像杜月笙的杜家祠堂落成的时候,几乎全中国有头有脸的名角都来唱了三天。

这样一个文人收徒,门徒的成分也很有意思,在上海期间,收入门下的多是艺人,有余叔岩(老生行余派宗师)、俞振霆、俞逸芬、韩世昌。当然还有些军政界里想与他和他父亲拉关系的人。但是1927年回到天津之后,他又收了100多门徒,在中国这个最早的通商口岸上,投到他门下的,就开始有洋行里混事儿的买办了。比如安利洋行买办毕馨斋,英商塘沽驳船公司经理王汉臣,当然还有本土商人。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潦倒而死,妓女送葬

袁克文在天津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4年。1931年3月22日,袁克文病逝于天津英租界58号,42岁。袁克文一生极为离奇,香艳,多才及浮沉。他在上海期间,曾以自己14年抽大烟而一朝戒绝,为戒大烟做过广告。但是回到天津后,又是烟枪不离手,病体不离床。所以说,吸毒者,尤其是鸦片膏,害一生。也终究难戒绝

那年他得了场猩红热,还没痊愈,这位风月盟主就去会了一次旧相好。回家后旧病复发,不治身亡。一生散金无数,而身后笔筒里只被人翻出了20块钱。袁克文这点很秉持了文人风骨,以他的名头,像张作霖这样的大军阀等不少掌权掌枪者,都请过袁寒云,却都一一被他决绝的回了。

给袁克文出殡,自发组织起来的僧尼道士达4000多人,另一支自发的队伍是上千妓女,她们有着统一装束,发系白头绳、胸戴袁克文头像徽章。而名人雅士中还有前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

「烟云江湖」青帮北方帮主,‘皇二子’寒云先生袁克文碎片

袁克文出殡

而与津门呼应的上海,公祭者中有生前好友周瘦鹃、包天笑、刘山农、孙东吴、刘襄亭等,都是当时知名的文人。

「烟云江湖」青帮北方帮主,‘皇二子’寒云先生袁克文碎片

袁克文出殡

两地帮众云集,为自己的老大送行。

正是:南回寒雁掩孤月,东去骄风黯五城。​(袁克文诗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