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師範生,文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師範生。他們畢業後就在農村中小學當教師,默默無聞,甘於清貧,一干就是幾十年。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初期,人們也逐步認識到知識、教育的重要性,但農村的基礎教育薄弱,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培養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任務迫在眉睫,於是,大量的師範生應運而生。從此,師範生和師專生、民辦教師、代課教師並肩作戰,為中國農村的基礎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鄉村學校的師資力量逐漸加強,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師範生們成為教師隊伍的生力軍,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人才。

師範生曾經是學習上的佼佼者。 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後,國家計劃中專招生,從初中畢業生中選拔優秀人才。就這樣,一流的學生被錄取中專,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師範生。那時,中專計劃特別少,鄉村學校學生能夠考上中專(師範)的在全縣寥寥無幾,因此,只有品學兼優的學生才能上師範。我記得1984年,全縣好像只有300多中專名額,鳳陽師範就在我縣計劃招96人,滁州師範招12人。也就是在這一年,我考上了鳳陽師範,走上了教師崗位的。

師範生在學校學習時很努力。白天上課,晚上自習。除了學習文化課,還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中午有寫字課,晚上有教唱歌和讀報。班上的女生會唱歌,輪流教唱。後來會哼唱的幾首歌,還是那時學會的。在師範二年級時,我把許多精力投入到繪畫上,學素描,畫水彩,也有成就感,不過,畢業後就放棄了。

師範生是捧著鐵飯碗卻甘於清貧的堅守在農村中小學的教育陣地上的。那時,大部分師範生畢業後就被分配到偏遠的農村鄉鎮中小學教書。那時,農村中小學條件格外艱苦,到學校能分到一間住房就很不錯了。偏遠的地方,沒有好路沒有車,閉塞得很!剛畢業時,工資才幾十塊錢,除了生活,別無結餘,這樣的狀況一直到1993年,也不過拿到一百幾十塊錢。不過,教師有了鐵飯碗還是知足的。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恪盡職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一份職業,也以教書育人為自豪,雖清貧,但略顯清高,亦自律。

師範生是教學中的萬精油,哪兒需要哪兒抹。在師範學習時,不分專業不分科,各科都學,所以,分到中小學以後,學校缺什麼教什麼,教什麼像什麼,個個能挑大樑。剛畢業時,我教過物理,教過幾何,只是後來自學考試中文專業畢業後,才固定教語文。而且,在師範學習時,有的師範生才藝多,這樣,音樂、美術、體育的人才也不缺乏。隨著師範生的到來,鄉村學校的教育風生水起,質量也越來越高。

師範生人人寫得一手好字。在師範學習時,開設有寫字課,學生學習寫字也非常認真。寫字是教學的基本功。上課需要板書,時間一長,教師的粉筆字均屬上乘;備課要寫鋼筆字,時間一長,教師的鋼筆字也寫得好;以前印試卷需要自己刻鋼板,一筆一劃,教師的鋼板字呱呱的;有的毛筆字寫得好,也得力於在師範時練的基本功。

師範生有遺憾,就是沒有參加過高考。不過,師範生畢業後,教書不忘了學習,他們通過自學考試、函授、脫產學習,大部分都取得了本科學歷,也具備了相應的學力,完全能夠勝任自己的教學。特別是自學考試,沒有頑強的毅力就很難堅持下來。剛畢業那陣,除了教學,就是自學,很少有娛樂的時候。

師範生教學經驗豐富,教書育人一絲不苟。他們都有二三十年的教齡,經歷過教學改革的風風雨雨,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培養了一批批的優秀人才。他們很多來自於農村,瞭解農村孩子上學和升學的艱難,即使有時對不公正的待遇不滿,也不願耽誤孩子的前程。課下牢騷滿腹,課上是誨人不倦,一絲不苟。

師範生有的正在默默的退居教育陣線,但他們只要一天在崗位上,就能嚴格的要求自己。是他們,曾經撐起了教育的一片藍天;是他們,曾經為農村教育默默的付出;是他們,曾經為農村教育注入了活力;是他們,讓人們看到了農村教育的希望!

請記住,這些在中國教育史上有過巨大貢獻的師範生們!

師範生,文/高令亞

師範生,文/高令亞

師範生,文/高令亞

師範生,文/高令亞

師範生,文/高令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