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私募的力量系列專題】外資私募加大布局中國市場 打造多種策略積極實現本土化


【私募的力量系列專題】外資私募加大布局中國市場 打造多種策略積極實現本土化

【編者按】私募基金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科技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去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下,擴大金融開放已經成為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私募基金行業以“開放市場、引進技術、促進競爭”為原則,立足國情,兼容幷蓄,穩步推進各項對外開放政策,不斷引入成熟市場基本制度和運行機制,借鑑境外有益的經驗與技術。

2月10日開始,《中國基金報》將每週刊發專版,從不同角度剖析私募基金如何支持創新,為實體經濟服務。近年來,外資私募機構入華步伐加快,他們的到來為國內市場帶來了全新的方法和模式;同時外資私募產品數量不斷增加,策略也越來越豐富。第七版就此刊發專題文章《外資私募加大布局中國市場 打造多種策略積極實現本土化》。


外資私募加大布局中國市場 打造多種策略積極實現本土化

□ 中國基金報記者 汪瑩

近年來,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加大,國際資管機構入華步伐明顯加快。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初,共有外資控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23家,備案610只基金,規模總計約為3230.10億元;其中,有25家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9家獲得提供投資建議服務資格),備案產品77只,資產管理規模75億元。

外資私募策略各異

積極佈局中國市場

相比於國內機構,海外資產管理公司常年進行全球資產配置,具有國際戰略眼光,它們的到來為國內市場帶來了全新的方法和模式。近年來,外資私募產品數量不斷增加,策略也越來越豐富。

橋水中國區總裁王沿告訴記者,橋水在全球共有三種策略,一是獲取市場風險溢價的資產配置,二是需要主動判斷決策的阿爾法策略,三是把市場風險和主動交易結合起來,在中國就是將貝塔和阿爾法相加的全天候增強型策略。

“我們的策略中,相當一部分是獲取市場回報,通過均衡配置各種公開交易產品,在上面疊加一部分我們主動積極的想法,也就是阿爾法,這是優化組合後的全天候增強型產品。”王沿說。

全球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自2009年在北京開設代表處起,一直積極部署進入中國市場戰略。據其中國區主管湯曉東介紹,截至2019年6月底,貝萊德持有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與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共92.4億美元,目前貝萊德發行了兩隻本土募集、海外投資的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基金。

2017年成立並在協會備案的貝萊德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目前已發行了3只產品,均採用同一投資策略,即利用大數據分析,尋找多股票組合的投資機會。“我們對中國資本市場充滿信心,將堅定不移地進行長期投資。”湯曉東表示。

惠理投資集團總部位於香港,是目前亞洲最大的獨立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其董事兼中國業務總裁餘小波表示,過往27年惠理在大中華市場秉持著自下而上的價值投資選股策略,堅持“三好”原則,即好的商業模式、好的管理團隊以及好的價格,努力發掘被市場忽略的投資機會。“好的商業模式能為公司帶來穩定現金流,實現長期增長。在此基礎上,需要好的管理團隊來駕馭,同時,選擇適合的價格進行買賣,留足安全邊際,增加投資獲利機會。”惠理投資在上海設立外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後已經發行了8只產品。此外,惠理目前已取得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合格境內投資企業(QDIE)和私募投資顧問資質。

去年拿下證券私募牌照的野村資管於2019年6月登記為外資私募基金管理人,其董事長兼總經理吳海鋒表示,野村資管的傳統優勢是亞洲股票,將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和實力,為中國和全球投資者提供更具亞洲特色、更貼近本土市場需求的股票型策略。

“我們在中國市場的主要投資策略是股票策略多頭配合股指期貨對沖。”吳海鋒表示,中國市場長期來看很有吸引力,宏觀增速較高,市場漲幅相對較小,估值也沒有過分上揚,根據日本股市經驗,高質量增長的公司將最終脫穎而出;同時,中國股市作為新興市場,波動在所難免,因此,借鑑了野村日本東京AI團隊的技術來輔助規避風險,利用對沖來抵禦一部分市場波動。

元勝投資秉承著與集團元盛相同的投資理念,相信金融市場可以借用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構建數量化、系統化和研究驅動型的投資流程和多元化的交易策略。

據元盛中國客戶諮詢高級副總裁顧穎藝介紹,元盛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和研究經驗已超過10年,2008年開始蒐集並研究中國期貨市場,2010年開發了針對中國期貨市場的管理期貨型(CTA)投資策略。“該策略已有超過9年的實盤業績記錄,在中國境內發行了多隻投資顧問產品和私募基金產品。我們幾年前開始研究中國股票市場,並於去年年底與部分合作夥伴在境內合作發行了首隻期貨結合股票的私募基金,稱為‘CTA Plus’策略。”

完善團隊建設

注重產品策略本土化

外資私募進入中國市場,固然帶來了海外豐富的投資經驗,但也可能遇到“水土不服”的問題。對此,多家外資私募也在積極探索中國資本市場和投資者的特點,同時配置本土人員、擴充國內團隊,以更好地實現策略本土化。

據王沿介紹,橋水2011年就在北京成立了代表處,幾年前在上海自貿區設立了全資公司,“我們的主要部門包括投資、研究、銷售、合規以及後臺部門”。

王沿表示,橋水在產品方向上的首要原則是引入最佳實踐,希望中國的投資者能在風險適宜的基礎上享受到更好的風險收益比。“我們的全天候產品已經有24年曆史,這是一個非常行之有效的策略,長期來看產品首先要適合當地監管和運營環境,同時,要通過投資者教育讓他們逐漸認識到產品有利的地方。”

湯曉東向記者表示,貝萊德目前在上海和北京共有30多位員工,將繼續投放資源開展本土業務,以建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為目標,把最前沿的多元化投資、養老產品設計等能力引入中國。同時,貝萊德香港也在為中國本土的業務營運及客戶服務提供多方面支持。

“自2009年以來,惠理已經在中國內地搭建了幾十人的團隊,並且實現了本土化。”餘小波表示,惠理已有27年投資於大中華區股票的經驗,集團經驗豐富的境外團隊與內地團隊保持著密切聯繫,發揮協同效應,將在全球化視野下深挖中國本土市場投資機會。

吳海鋒則透露,野村資管對於在中國的發展有長期規劃,在本土化方面會不斷完善投資管理策略,比如擴展產品線、引入其他類收益的私募基金產品,利用中日ETF互通機制,為中國投資者帶來更豐富的股票指數基金產品等。“我們希望能將公司61年發展的投資體系和理念帶到中國市場,與之一同成長,探索更適合中國投資者的投資策略。”

元盛也表示非常重視在中國的發展佈局。據顧穎藝介紹,上海是元盛除倫敦以外最大的辦公室,各項職能完善;目前中國相關團隊超20人,包括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楊敏女士在內,絕大部分都是與中國投研管理相關的人員;集團總部對中國團隊的資源支持也很充分,決策鏈條高效直接。

“在策略研發和投資管理上,元盛中國有相當高的自主權和本土化空間。中國策略的投資技術人員大多數都是中國人,有本土招募的,也有從國外調回的。我們在保持投研理念與海外一致的情況下,尊重中國市場特徵,一方面借鑑集團多年經驗,另一方面也對中國市場建立了深度理解。”顧穎藝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