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東亞銀行:Elliott東方戰線的中場休息?

東亞銀行:Elliott東方戰線的中場休息?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大洋彼岸,Twitter與對沖基金Elliott關於置換首席執行官之戰正酣,而這一端Elliott針對東亞銀行(00023-HK)的改革倡議似乎正取得進展。

2020年3月4日港股開盤前,東亞銀行發佈公告指將對其業務和資產組合進行全面檢討,專注識別可提升其現有業務和資產價值的潛在策略性交易,以及潛在非核心資產的策略替代方案,並表示已聘請高盛為財務顧問,於今年6月30日前公佈檢討最新情況。

值得留意的是,該銀行表示此公告獲得之前曾對簿公堂的股東Elliott支持,在公告發出的同時,Elliott將申請暫停針對東亞銀行前任和現任董事所提出的不公平損害訴訟程序。

受此消息帶動,東亞銀行3月4日逆市高開,午後放量急升,最終收報17.60港元,大漲5.52%,市值511.54億港元。

Elliott是誰?

總部設在紐約的Elliott是一家成立於1977年的基金管理公司,以大膽進取叫板管理層聞名。近年戰績輝煌,被其通過多種形式要求管理層整改的著名公司包括最近的Twitter、現代汽車、軟銀、AT&T、三星、大眾等等。

儘管不受管理層待見,這家維權對沖基金所到之處卻很受小股東歡迎,甚至為機構小股東籌資與管理層打官司。這也是它一出手往往能帶動目標公司股價上漲的原因。

截至2019年12月31日,Elliott的資產管理規模達到402億美元,在美國、倫敦、香港和東京都設有辦事處。

Elliott與東亞銀行的恩怨已糾結多年。港交所(00388-HK)的資料顯示,這家對沖基金2015年8月4日“舉牌”東亞銀行,當然其在此之前早已默默增持東亞銀行的股份,直到持股達到5%以上才為人所知。

在成為東亞銀行的大股東之前,Elliott是東亞銀行另一大股東國浩(00053-HK)的股東。“舉牌”東亞銀行之後,Elliott繼續頻頻增持,到2017年7月,其於東亞銀行的持股已達到8%,為第四大股東。

2016年2月4日,Elliott發致東亞銀行股東函件,向董事會提議賣盤。不過以家族主持人李國寶為首的董事會指出彼時並非出售時機,駁斥了有關提議。

隨後Elliott又於2016年7月向香港特區高等法院原訴法庭提出不公平損害呈請,指東亞銀行相關董事未經適當考慮股東利益就通過和批准大股東三井住友銀行和Criteria Caixa的多項投資。

目前,東亞銀行的第一大股東為三井住友銀行,持有19.01%權益;第二大股東為西班牙金融集團Criteria Caixa,持有17.30%權益;國浩為第三大股東,持有14.15%;Elliott持8%權益,為第四大股東,而Elliott亦為其第三大股東國浩的第二大股東,持有後者的9.01%權益。

東亞銀行創辦人李石朋後人李國寶目前為董事會執行主席,持有3.41%權益;其子李民橋和李民斌為聯席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分別持有0.11%權益。李國寶胞弟李國章任董事會副主席,持1.44%權益;堂弟李國星和李國仕亦任非執行董事,分別持有0.64%和0.48%權益。

東亞銀行的董事會構成

儘管李家總持股量或未跟上前幾大股東,但他們在董事會的影響力舉足輕重,見下圖。東亞銀行的董事會由16名董事組成,李氏家族成員就佔了六席,或相當於37.5%。大股東三井住友銀行有一名董事奧正之,第二大股東Criteria Caixa則有範禮賢,比重分別為6.25%。其餘董事皆為香港社會名流。

面對這樣一個向創始家族與大股東傾斜、主要靠社會名流作為制衡力量的董事會,Elliott站出來為小股東發聲很合理。


東亞銀行:Elliott東方戰線的中場休息?


東亞銀行的業績表現

從下圖可見,除了2017年出售卓佳集團錄得一次性收益外,其平均資產回報率和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持續向下。


東亞銀行:Elliott東方戰線的中場休息?


各分部的業務表現顯示,儘管其投入資源發展內地業務,經營表現卻不算太理想,利潤率顯著低於香港業務。2019年,東亞銀行受到其內地業務早年批出的非一線城市商業物業貸款拖累,而招致重大的一次性稅後減值虧損。

雖然香港業務收入和利潤都有所改善,內地業務收入也見穩健增長,該銀行仍因為減值虧損而致2019年盈利顯著倒退。期內,東亞銀行錄得收入196.84億港元,同比增長15.30%,股東應占利潤減少一半,至32.6億港元;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由上年的6.30%下滑至2.70%。

對股價的啟示

Elliott買入東亞銀行的股票,並要求管理層進行變革或賣盤,最終目的是為了賺錢,力圖通過改革實現增長並推高股價,以豐厚的價格賣出以確認利潤。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東亞銀行的股東應占權益為953.07億港元,市值卻只有511.54億港元,反映現價較其資產淨值具有46.33%的巨大折讓。

如何催升沉睡的股價?多年前的RJR Nabisco給出了很好的案例——管理層企圖槓桿收購,激發一眾資本追逐,抬高股價。但故事的結局很遺憾,被抬升的價格令最後的出資者背上沉重的負擔,最終讓RJR Nabisco手中的馳名品牌走向失敗。這是資本操作者的慣用伎倆,他們所重視的不是企業經營本身,而是自身的利潤。

在東亞銀行的戰略投資大股東、管理層、董事會、小股東之間,本來就存在眾口難調的利益分歧。當前市價的巨大折讓是不可否認的事實,Elliott的攪局確實讓這些公司的價值終於被市場發現。

對於小股民來說,Elliott的參與也許能帶來一時的得益,但需要注意的是資本逐鹿本就為自身服務,當Elliott的利益與小股民背道而馳時,也會背信棄義,所以明智的投資者要客觀分析東亞銀行的投資價值,切忌盲目跟風。

從基本面來看,2019年東亞銀行的經常性業務仍保持穩健增長,而且也已著手進行科技化。不過今年年初疫情擴散、美國降息、貿易關係及脫歐、美國大選年等等錯綜複雜的因素,可能會影響到香港地區甚至全世界的經濟發展,主營香港業務的東亞銀行又如何能逃得過不利的大環境。內地業務方面,從其業績可以看出這幾年的發展進度不是那麼順暢,面對來自國有同行和外資同行的夾擊,未來將聚焦一線城市零售銀行業務的東亞銀行在競爭中保持利潤表現並非易事。

所以,東亞銀行即將面對的是前景並不樂觀的2020年,奉勸投資者看清檢討情況以及潛在策略,再作投資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