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一個心理學真相:父母越“無能”,孩子越“全能”

感覺自從當媽後,天天就幹一件事:24小時保姆。

早上叫孩子起床,幫他穿衣、洗臉。


孩子吃一口飯磨唧三分鐘,只嚼不咽,乾脆拿起勺,喂到他嘴裡。

催促了幾次“快點換鞋,要遲到啦!”結果,孩子還在玩積木,趕快幫他換上鞋。

說了幾百遍“玩具不玩了要收起來”,然而,玩具還是滿屋飛,只能一個個幫他收拾。

晚上該睡覺了,孩子還在鬧騰,放下脾氣好好商量:“寶貝,快去刷牙!”可是孩子仍舊不動,沒辦法,只好幫他“洗刷刷”。


“孩子還小,能力不夠,我幫他多做一點兒。”
其實不然,你只側重事情的結果,卻忽略了孩子的存在。
英國心理學家萊因說:
“存在等於被感知。”
意思是,我的感受被你感知到,我才發現自己原來是這般的存在著。
簡單地說,一個人的存在感,來自於他的感受被另一個人看到。 孩子的"存在感",就是自己做的事、說的話,被爸爸媽媽重視和回應。


比如,孩子在努力地吃飯,雖然吃的很慢,但他渴望媽媽看到,如果媽媽做出了正面回應,孩子就被看到了。如果媽媽沒有回應,反而拿勺子直接喂,就剝奪了他的“存在感”,他就會質疑:“我存在嗎?媽媽存在嗎?這個世界怎麼了?”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存在性焦慮,是指孩子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的認可和重視。父母總是以一種冷漠、不耐煩的態度回應孩子,孩子會覺得,我是沒有存在感的,是不會被愛的。

一個心理學真相:父母越“無能”,孩子越“全能”

父母對孩子的不耐煩 可能會抹殺他的存在感
你有沒有發現,生活中很多細節,父母都表現得太過心急了些,幾乎是在拽著孩子長大的。起床要快點兒,吃飯要快點兒,出門要快點兒,整理玩具要快點兒,睡覺要快點兒,連走個路也要快點兒……
很多事情,很多父母只是按照大人的進度來要求孩子,完全看不到孩子的存在。
所謂“看到”,必須是心對心,感受對感受,是心靈的呼應,而不是簡單的語言對語言,身體對身體。
孩子雖然在自己身邊,但有多少家長從來沒有真正看見、關注過自己的孩子,也從來沒有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更看不見孩子的努力和感受。
譬如,催孩子刷牙,你可能喊了七八遍”快點快點“,孩子依然未動。
面對這個場景,我們就很容易炸毛。
為什麼會炸毛?

因為已經很晚了,孩子還沒刷牙睡覺。

因為孩子當我們的話是耳旁風。

因為孩子沒有按我們的計劃準時上床。


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超過了閾值,警報響起,父母就會用“不耐煩”,在情感上離開孩子。
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
孩子正在努力地趕快拼好積木,然後再去衛生間刷牙,因為媽媽說過做事要堅持到底。
父母經常犯的錯誤,就是總自以為是地幫助孩子,卻看不見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孩子長期不被感知,就會沒有存在感,沒有自我。他可能畢生都在用直接或扭曲的方式希求被別人看到。
另一方面,在父母的“幫忙”之下,孩子會越來越依賴爸爸媽媽來解決問題,而他自己沒有實際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很可能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甚至長大後,連責任心都沒有。

一個心理學真相:父母越“無能”,孩子越“全能”

圖片來自微博@人民日報

一個優秀的孩子 一定擁有一個會等待的父母
在孩子眼裡,爸爸媽媽什麼都會。一看孩子遇到困難了,父母就第一時間跳出來,幫助孩子完成,聽著孩子高高興興地說:“爸爸媽媽好棒!”心裡美滋滋的。
然而,這樣的父母,很養出獨立的孩子。
父母最大的智慧,就是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完整、需要被尊重的人看待,看見孩子的存在,用他真正需要的方式愛他。
孩子的本性是比較積極、勤快的,他們從睜眼的那一刻起,就喜歡四處張望,喜歡用自己弱小的力量探索外部世界的一草一木。這個過程,身為父母,不要心急,而是要耐心一點兒,用心去幫助孩子去探索、去成長。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
聰明的父母在替孩子做事情之前,要觀察和思考:孩子有沒有自己做事情的願望,孩子是否需要我幫忙?
如果發現孩子自己想做事,你就要放手讓他去做。要給他時間從摸索中找出自己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訴他方法,或者替他做。
當然,你可以在一旁指導、鼓勵,培養孩子相應做事的能力。

孩子掌握的能力越多,就會比別的孩子越優秀。
在一期《爸爸去哪兒》中,節目組請了媽媽們前來探望,並要求她們帶孩子一天。應採兒與兒子Jasper的任務是去地裡拔豬草,餵豬。
對於這個任務, Jasper一開始很不願意做。應採兒遞給他一些草,說:“來,你放(竹簍裡)。”Jasper搖搖頭。
採兒非常耐心:“你就試試看,你不試又怎麼會知道?”Jasper表示自己沒有玩過,有些不太敢。採兒鼓勵他說:“我也沒有玩過啊。”

一個心理學真相:父母越“無能”,孩子越“全能”


Jasper一度情緒很低落,趴在媽媽的肩膀上,說:我不想要工作,只想要去吃飯。

一個心理學真相:父母越“無能”,孩子越“全能”


應採兒繼續鼓勵他自己去完成:“有時候,你一定要做完的事情,我們就把它做完。”

一個心理學真相:父母越“無能”,孩子越“全能”


並且,一邊用激將法,一邊手把手地教他拔草。
經過一連串的氛圍塑造之後,Jasper終於拔了一把草。應採兒再接著鼓勵兒子:拔多一點,男生怎麼拔的,rua,rua......這個詞彷彿觸動了Jasper,終於開懷大笑,大大發力,最終,自己完成了拔草任務。

一個心理學真相:父母越“無能”,孩子越“全能”


父母教育孩子,很難得的一件事是給孩子機會,願意等待孩子去成長。


孩子在父母的等待中,被看到了,於是就有了存在感,並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所謂的自我。
有清晰自我的孩子,會更加深入地瞭解自己,才能夠對未來有著清晰的定位。

父母適當“無能”一點兒孩子才能“全能”一點兒
孩子生物學的存在,意味著他需要水、食物和空氣;而心理學的存在,意味著,他需要愛、信任、自由、獨立和有一個自己可以說了算的人生。

孩子一哭,大人就去抱;孩子做任何事情,大人都去幫忙;孩子想要什麼東西,大人都會想辦法滿足……
太過“強”的父母,教不出優秀的孩子。
等孩子上了幼兒園或者進入學校,遇到一點兒困難(比如搭不好積木),就會哭著找父母幫忙;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比如被別的孩子搶玩具),也會哭著找父母訴苦;遇到想做的事情,發現自己根本做不好,更會哭著求助於父母。
60分的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最佳環境。
他們在孩子面前,往往不會過分地表現,而是裝得“無能”一點,給孩子創造出更多做事的機會。


他們懂得在孩子面前示弱,向孩子尋求幫助,孩子會產生被需要感,明白父母也是需要照顧的,他的處事能力,以及自身的責任感就會相應增強。
吃完飯 ,媽媽一邊收拾碗筷,可以一邊對孩子說:“媽媽一個人忙不過來,寶貝,你拿抹布把桌子擦乾淨,好嗎?”
過生日的時候,鼓勵孩子給大家分蛋糕:“寶貝,媽媽切不好蛋糕,你來幫大家分蛋糕好嗎?”
家裡來了客人,可以讓孩子給客人洗個蘋果:“阿姨說,寶貝洗的蘋果最甜,你來幫媽媽給阿姨洗蘋果,好嗎?”
收拾完具一直是父母最頭疼的事情,你同樣可以通過向孩子示弱,讓孩子自己完成:
第一步,你可以跟孩子說:“我現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我不知道怎麼做,你來幫我好嗎?
注意哦,這裡的重點是:讓孩子幫助你做事情,而不是你幫孩子完成。
第二步,繼續跟孩子說:“你來教媽媽收拾玩具好嗎?媽媽都不知道它們的家在哪裡?你來告訴媽媽好嗎?”“你要收拾得慢點兒哦,否則,媽媽會跟不上你的。”
一定要強調:“你來教媽媽收拾玩具”、“你要收拾得慢點兒哦”。這就從你監督孩子收拾玩具,變成了孩子教你收拾玩具。

第三步,完成了上面兩步之後,結果是,孩子主動去收拾玩具了,而且收拾得比以前快了。
你要表現得有點兒失望,不得不說:“哎呀,怎麼搞的?玩具這麼快都回家了!”
有時,父母后退一步,換一種思路,換一個方法,展現出“無能”,孩子反而會更優秀。
孩子在父母“無能”中,潛能反而能得到激發。不得不說,這種“無能”的父母是明智的、有遠見的。
孩子將來發展如何,全在於父母的教育,所以,不如父母“無能”一點,在對比之下,孩子才能成長的“全能”一點。
人生路上,其實每一個父母都是孩子最重要的引路人,願所有孩子都能被看到,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遇到一個正確的引路人。

一個心理學真相:父母越“無能”,孩子越“全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