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醫內科學——頭痛


中醫內科學——頭痛

1、概念

頭痛是指頭部經脈絀急或失養,致清竅不利所引起的以頭部疼痛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病證。

二、病因病機

1、外感六淫

中醫內科學——頭痛


2、內傷不足

中醫內科學——頭痛


三、診斷要點

1、症狀:以頭痛為主症,或全頭痛,或局部疼痛。

2、性質:可為劇痛、隱痛、脹痛、搏動痛等。

3、發病特點:外感頭痛者當兼有外感證候,且病較急,病程較短暫。內傷頭痛者則兼有內傷證候,且起病緩慢,反覆發作。

4、輔助檢查:血常規、腦脊液檢查,測血壓及腦電圖、頭顱CT或MRI等檢查有助於診斷。

四、鑑別診斷

真頭痛:呈突發性劇烈頭痛,或呈進行性加劇頭痛。常伴噴射性嘔吐,或頸項強直,或偏癱、偏盲、神昏,甚至肢厥、抽搐。

五、辨證要點

1、辨外感與內傷

外感頭痛:起病較急,病程短,頭痛較劇烈,伴外邪犯肺衛之徵,應辨別風、寒、溼、熱之不同。

內傷頭痛: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常反覆發作,時輕時重。當辨氣虛、血虛、腎虛、肝陽、痰濁、瘀血之異。

2、辨頭痛所屬部位

頭為諸陽之會,手足之陽經均循頭面,厥陰經亦會於巔頂。

太陽頭痛——多在頭後部,下連於項;

陽明頭痛——多在前額 , 及眉稜等處;

少陽頭痛——多在頭兩側,並連及耳部;

厥陰頭痛——在巔頂部位,或連於目系。

3、辨頭痛性質

外感:風寒——頭痛劇烈而連項背;

風熱——頭脹痛如裂;

風溼——頭痛如裹;

內傷:痰溼——頭重墜或脹;

肝火——頭痛呈跳痛;

肝陽——頭痛而脹;

瘀血——頭痛劇烈而部位固定;

虛證——頭隱痛綿綿,或空痛。

外感頭痛:散風祛邪為主。夾寒——宜散寒;夾溼——宜化溼;夾熱——宜清熱。

內傷頭痛:扶正為主,或祛邪為先。肝陽偏亢——宜熄風潛陽;氣虛——宜益氣升清; 血虛——宜滋陰補血;腎虛——宜益腎填精; 痰濁——宜化痰降濁;瘀血——宜活血通絡。

根據頭痛部位的不同,選用適當的引經藥,提高療效。

太陽頭痛——羌活、蔓荊子、葛根; 陽明頭痛——葛根、白芷; 少陽頭痛——柴胡、川芎; 厥陰頭痛——藁本、吳茱萸;太陰頭痛——蒼朮;少陰頭痛——細辛。久痛不愈,頭痛較劇烈者——搜風通絡之蟲類藥物。

七、分證論治

(二)外感頭痛

1、風寒頭痛

主症:全頭痛,痛連項背,痛勢較劇烈,常喜裹頭可兼見惡風寒,口淡不渴,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緊。

治法:疏風散寒。

方藥:川芎茶調散。

川芎——行血中之氣,祛血中之風,上行頭目,為風寒頭痛之要藥;

荊芥、細辛、白芷、防風、羌活——辛溫散寒,疏風止痛;

薄荷 ——清頭目;

甘草 ——調和諸藥;

清茶 ——清茶調服,取清茶清上而降下之性,並監製諸藥之溫燥、升散,使升中有降。

2、風熱頭痛

主症:頭痛而脹,甚則如裂,可兼見發熱惡風,面紅赤 ,口渴喜飲,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祛風清熱。

方藥:芎芷石膏湯加減。

石膏——清熱瀉火;

菊花——散風清熱;

川芎、白芷——祛風止痛,寓火鬱發之之意;

羌活、藁本——辛溫香燥,散風勝溼止痛;

金銀花、連翹、黃芩、薄荷——辛甘苦寒,清熱解毒透邪,可助石膏、菊花清散上焦風熱。

3、風溼頭痛

主症:頭痛如裹,肢體困重,身熱不揚,胸悶納呆,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舌質淡紅,苔白膩,脈濡或滑。

治法:祛風勝溼。

方藥:羌活勝溼湯。

羌活、獨活、防風——祛風勝溼;

蔓荊子、川芎、藁本——清頭目以止痛。

(二)內傷頭痛

1、肝陽頭痛

主症:頭脹痛,或抽掣而痛,頭痛多為兩側,兼見頭暈目眩,心煩易怒,失眠多夢,面紅目赤,口苦,脅痛。舌質紅,苔薄黃,或少苔脈弦或弦細數。

治法:平肝潛陽。

方藥:天麻鉤藤飲。

天麻、鉤藤、石決明——平肝潛陽熄風;

牛膝、益母草——引血下行;

山梔子、黃芩——清肝瀉火;

茯神、夜交藤——安神除煩;

桑寄生——補肝腎。

2、氣虛頭痛

主症:頭痛隱隱,時發時止,遇勞加重。可兼見頭暈 ,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晄白,自汗。舌質淡紅或淡胖,邊有齒印,苔薄白,脈細弱或脈大無力。

治法:益氣升清。

方藥:順氣和中湯。

   黃芪、人參、白朮、甘草——健脾益氣,旺盛生化之源;

   當歸、白芍——養血;

陳皮——理氣和中;

升麻、柴胡——引清氣上;

蔓荊子、川芎、細辛——祛風止痛。

3、血虛頭痛

主症:頭痛隱隱,纏綿不休,可見面色少華,頭暈,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舌質淡,苔薄白,脈細或細弱。

治法:滋陰養血。

方藥:加味四物湯。

   生地黃、當歸、白芍——滋陰養血;

   蔓荊子、川芎、菊花、黃芩——清頭目以止痛;

   甘草——調和諸藥。

4、腎虛頭痛

主症:頭痛而空,兼見腰膝疲軟,神疲乏力,眩暈耳鳴,健忘,遺精帶下,畏寒肢冷,面色潮紅,五

心煩熱,盜汗。舌質淡,體胖,或舌質紅,苔薄白,或少苔、剝苔。脈沉細無力,或細數。

治法:補腎填精。

方藥:大補元煎。

熟地、山藥、枸杞子、山萸肉——補腎填精;

人參、當歸、炙甘草——益氣養血;

杜仲——益腎壯腰。

5、痰濁頭痛

主症:頭痛昏蒙重墜,可兼見胸脘痞悶,納呆嘔惡,眩暈,倦怠無力。舌質淡紅,苔白膩,脈滑或弦

滑。

治法:燥溼化痰,降逆止痛。

方藥:半夏白朮天麻湯。

半夏、天麻——平肝化痰;

茯苓、白朮——健脾祛溼;

陳皮——理氣化痰;

甘草、生薑、大棗———調理脾胃。

6、瘀血頭痛

主症:頭痛劇烈,經久不愈,或刺痛,痛處固定不移 ,日輕夜重,頭部或有外傷史,或長期頭痛史。舌暗紅,或舌邊尖夾有瘀斑、瘀點,或舌下靜脈充盈,苔薄白,脈弦細或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方藥:通竅活血湯。

   麝香、生薑、蔥白、酒——溫通竅絡;

桃仁、紅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

   紅棗——健脾益氣。

其他類型頭痛

雷頭風——頭痛如雷鳴,頭面起核,憎寒壯熱者,多屬風邪溼毒上攻頭目 。

治宜驅風除溼、清熱解毒。

方用清震湯合普濟消毒飲 。

偏頭痛——亦稱偏頭風,頭痛暴發,痛勢劇烈,侷限於頭部一側,或痛連眼、齒,痛止如常人者,多屬肝經風火為患。

治宜平肝熄風。

方選天麻鉤藤飲加菊花、川芎、全蠍、蜈蚣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