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膠州轉業軍人馬玉寶自費辦起“紅色教育基地”免費開放

膠州轉業軍人馬玉寶自費辦起“紅色教育基地”免費開放

5年前,從膠州市紀檢監察工作崗位離職的轉業軍人馬玉寶,懷著對紅色文化的濃厚情懷,先後收集1000多件革命老物件,又騰出自家老宅10間房子,自掏腰包辦起了紅色文化教育基地。記者昨天瞭解到,從青島師專畢業的馬玉寶,是青島第一批入伍的大學生幹部,曾參加雲南老山地區對越防禦作戰,對紅色文化有著很深的情懷。5年來,他自費辦起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共接待大中小學生、企業員工兩萬多人,成為膠州唯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基層黨建教育基地。

膠州轉業軍人馬玉寶自費辦起“紅色教育基地”免費開放

從一本本黨史文獻,到一張張發黃的老照片;從部隊軍銜領章,到發報機、軍用水壺軍號;從建國初期的舊傢俱,到改革開放後期的生活用品……走進膠州市膠東街道辦小西莊村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眼前的一件件老物件,彷彿講述著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彷彿述說著中國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革命史,彷彿展示著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鉅變。凡是來過這裡的人,都會被濃濃的紅色文化所感染。

膠州轉業軍人馬玉寶自費辦起“紅色教育基地”免費開放

“每當看到這裡的一切,我就會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後人應該越發珍惜。”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的主人——部隊轉業軍人馬玉寶動情地說,他是青島師專第一批大學生入伍的部隊幹部,在部隊近20年的經歷,讓馬玉寶對紅色文化有著很深的情懷。回到老家膠州後,一直從事紀檢監察工作。2014年,他從原崗位離職後,便開始籌備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許多戰友得知我這個想法後,紛紛把自己收藏的紅色老物件拿出來,支持我辦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馬玉寶介紹,5年間,他先後收集了包括1000多件紅色老物件。其中主要包括膠州基地黨建文獻,部隊老照片、訓練物品和部分老裝備等。記者瞭解到,這期間,馬玉寶還創作了反映對越自衛反擊作戰題材的小說《紅土地上那群男子漢》和反映抗戰題材的小說《沽河舊事》。並參加了宣講志願者協會,義務當起紅色文化宣講員。

膠州轉業軍人馬玉寶自費辦起“紅色教育基地”免費開放

“這幾件軍裝,還有軍銜、軍被,都是我自己用過後一直收藏到現在的老物件,有許多都是和我一起參加過戰鬥,見證了那段難忘的革命歲月。”馬玉寶說起自己的收藏如數家珍。實物有了,接著馬玉寶把父母留下的老宅全部騰了出來,親自動手,用圖畫、書籍、圖片等實物創辦了膠州市唯一一家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面積太小,實物放不開,10間房子400多平米全部用在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上。”馬玉寶介紹,教育基地共分成圖片、文獻、實物等一一陳列展出。第一部分為“光輝歷程、豐功佳績”,主要展示中國共產黨歷史圖片,各級黨史圖書等文獻資料。第二部分為“敢打必勝、鑄我軍魂”,主要展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黨領導下的戰鬥歷程。通過展示軍隊不同時期部分英雄人物畫像,軍隊戰鬥、訓練和日常生活教材、用品、裝備、獎章等實物,特別展示了抗戰勝利大閱兵,宣示南海主權等內容。第三部分為“民俗風情,家鄉新貌”。用大量老圖片和生產、生活工具等實物,展示改革開放後生活變遷、民俗風情,表達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心情。

膠州轉業軍人馬玉寶自費辦起“紅色教育基地”免費開放

記者瞭解到,就是這樣一個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馬玉寶收藏徵集紅色文物,到如今建成教育基地,已陸續投入資金20多萬元。父母留下的老宅如果出租,每年也至少收入2萬元,但馬玉寶卻放棄了。

“我出生在膠州小西莊村。1983年從青島師專中文系畢業後,直接入伍來到濟南陸軍學校,最終實現了自己參軍入伍的夢想。” 今年56歲的馬玉寶說,他從小就崇敬課本上的董存瑞、黃繼光等英雄人物,雲南老山前線作戰中,他是作為一名排長,帶領導戰士作戰勇敢,榮立過三等戰功。自從創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後,他經常把自己和戰友一起作戰的故事,講給前來參觀的學生聽,讓許多學生為之動容。

“創辦紅色教育基地,目的就是緬懷老一輩共產黨人的豐功佳績,悍衛在各個不同歷史時間湧現出的英雄模範人物,傳承黨、國家、軍隊、民族團結拼搏的革命精神,激勵後人、特別是青少年,以紅色文化為導向,自覺抵制腐朽思想。”馬玉寶介紹,基地創辦5年時間,共免費接待參觀者超過兩萬人。其中包括膠州市直機關幹部,農村基層黨員,企業員工和膠州大、中小學生。有的村莊和企業,每年“七一”期間,都會組織黨員來到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開展重溫入黨誓言等活動。

膠州轉業軍人馬玉寶自費辦起“紅色教育基地”免費開放

“走進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瀏覽著一幅幅老照片,觀看著一件件實物,都會感受到一股正能量撲面而來,凡是來過這裡的人,都會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膠州許多市民反映,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這一切離不開老一輩革命家的無私奉獻,來之不易,而馬老師創辦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為大家提供了受教育的機會,參與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

半島記者 黃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