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一個媽媽最心酸的一年是怎樣的?說出了每位媽媽心裡話...

一個女人生完孩子的第一年,是怎樣的一番感受?我想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答案。而爸爸們卻常常不懂,或懂得永遠不夠。


這一年裡,苦楚還是甜蜜?

肯定有看著一個小生命慢慢成長的滿足,也有生活急劇變化帶來的焦慮和抑鬱。各種矛盾激發,人心冷暖被現實照得一清二楚。

所以有人說孩子哪裡是愛情的結晶?明明是愛情的照妖鏡。

這是艱難的一年,很多媽媽熬了過來,但是在心口割下了傷痕。還有的人,最後還是沒有熬過。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我們終究沒有熬過,生完孩子的第一年。

作者媽媽在文中提及:在懷孕七、八個月的時候,就算跪在地上擦地板,也想不起來要指使丈夫來做家務。最後恰恰是我這樣的勤勞犯下了大錯。

因為丈夫一直沒有學會承擔一個丈夫的責任。更無法奢望他去承擔一個父親的責任了。而因為生了女兒,對婆婆言聽計從的丈夫要求再生一胎。沒有得到同意後變本加厲地進行冷暴力。

最後她選擇了離婚,自己帶著女兒。她最後說會再婚,還是會選擇嫁給愛情。

這是一個堅強的女人。

但是她這堅強的背後,是多少傷痕堆積,讓心變得強大。要知道,再堅強的女人也有她的軟肋,也需要有人疼。

一個媽媽最心酸的一年是怎樣的?說出了每位媽媽心裡話...

一個媽媽最酸楚的一年應該就是生完孩子的第一年。

生完孩子後,有爸爸埋怨老婆生完孩子後脾氣變得很暴躁,無法適應。有時還動不動就情緒低落,孩子一哭自己也跟著哭。抱怨妻子不可理喻。

你有沒有想過“產後抑鬱”這個詞?

當提及產後抑鬱這個詞。有人覺得是太作,特別是有的老人會說“我們那時候生七八個也沒見誰抑鬱,這是個什麼鬼?還不是嬌生慣養慣出來的毛病。”

可是,很多媽媽其實已經走到了抑鬱的邊緣,在那裡遊蕩。生完之後,大家更加小心翼翼的是孩子,卻極少關注媽媽的內心需求。

記得那時候老婆帶幾個月大的兒子回鄉下住了一段時間。我也忙於工作,加之初為人父,對這些懂得不多。平日裡也只是電話裡噓寒問暖,問兒子的情況多於詢問老婆的情況。

當老婆說要過來的時候,我還不高興。說在家裡有老人照顧,挺好的,為什麼要來這吃苦。白天也沒有人給你做飯,要獨自帶娃,更辛苦。

我就覺得她這是自討苦吃。

但是當我回去接她的時候。我慶幸自己還是聽了她的話。

因為她不適應那裡的生活。沒有朋友說話,只有一個咿呀咿呀的孩子作伴。

我媽那時候也明顯沒有進入角色。孩子一哭就抱去餵奶。中午她還是照舊大睡。有時孩子沒哭,她就出去溜達。每天做了一日三餐,但帶孩子的時候不多。

而晚上也是老婆哄睡,夜奶。沒有睡好的她中午還要哄哭鬧的孩子。整個人沒有好好休息過一天,變得精神緊張。

而且那時我們也沒有做足準備。只記得給孩子準備衣物奶粉,老婆換洗的衣物都不足。她就在家裡套了一件又粗又舊的衣服。我說你怎麼穿這衣服,醜死了。

她回來後說,其實誰還在乎衣服的好醜,而是內心熬不下去了。

誰知道她那段時間是怎麼過來的。我如今想起,已然感覺到抑鬱的影子在她身邊徘徊。

回來後,她也過得很辛苦。一個人抱著娃爬樓買菜。還要做飯餵奶,照顧孩子24小時。

這些都是一個媽媽願意承擔的責任。但是,她也需要有人搭一把手,關注她內心的情感需求。



而且,再好的婆婆也比不上丈夫的慰藉。

所以我會跟每一個即將做爸爸的朋友說:



一個男人一定要幫助妻子度過這個最艱難的時期。這是你最大的愛和責任。再苦再難,一家人也在一起,一起養大孩子。

一個媽媽最心酸的一年是怎樣的?說出了每位媽媽心裡話...

30歲,這是當媽媽最心酸的一年。

孩子一小時醒一次,他們說奶粉沒營養,一定要你堅持母乳。

於是你跟著一小時喂一次奶。你被婆婆壓在床上坐月子,不許落地,不許洗澡。每天喝無數種湯,吃十幾種大葷大補的食物。

婆婆怕餓著她的乖孫子,變著法的給你下奶

凌晨兩點,孩子又哭了。你迷迷糊糊地起來。你的乳量不多,嬰兒飢餓的吮吸疼的你抽氣。

彷彿那一口口喝的不是奶,是血。回過頭,丈夫不在床上。從第三天起,他就嫌孩子太吵,去客房睡了。

從這一年起,你想的就再不是裙子、美食、化妝品,而是孩子,孩子、孩子。

你再也出不了門,晚上在給孩子餵奶,白天在家做家務帶孩子。每天披頭散髮,耳邊都是孩子哇哇的哭聲。

一個媽媽最心酸的一年是怎樣的?說出了每位媽媽心裡話...

當孩子在懷裡慢慢長大。我們會看到一個越來越強大的女人。

所以當年的那些負重前行,如今能坦然提起。

只是那段日子裡。經歷過的事和人,還是會永生難忘吧。

有了孩子後的第一年。一個女人成為了媽媽。一個男人成了爸爸。

這是多麼神奇的一次蛻變。

如果能勇敢面對,共同分擔,那是一段寶貴的同甘共苦的經歷。

多年以後,會一直在心頭記起。

過日子,不能靠激情四射,而是在平平淡淡中。是你在廚房做飯,我抱著孩子玩耍。是我在給娃讀故事,你在一旁聽著跟著笑。或是我在衝奶,你在為娃換尿片

這樣的分擔能撫平傷疤,驅趕抑鬱,溫暖彼此。

就是在這樣的平常時光裡。

在不斷重複著,積累成了日子。

願你永不忘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