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新冠肺炎相關心臟損傷再添新證據

近日,醫學預印本平臺MedRxiv發表了來自上海援鄂醫療隊1和北京市佑安醫院2的兩項回顧性研究,報道有心臟損傷的新冠肺炎患者死亡風險更高。

第一項研究1納入2019年12月25日至2020年1月27日就診於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188例新冠肺炎患者,院內死亡43例(22.9%),死亡患者的生存時間為7(4-11)天。11.2%的患者入院時高敏肌鈣蛋白(hs-TNI)超過正常值上限。老年患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現hs-TnI升高。hs-TNI只要≥6.126pg/ml,即使在正常範圍(0-28pg/ml)內,也可能導致死亡,死亡率高達50%,而hsTNI <6.126pg/ml的患者死亡率為9.1%~10%。而且hs-TNI越高,存活時間越短,hs-TNI與生存天數呈顯著負相關(r=-0.42,95%CI=-0.64~-0.12,P=0.005)。hs-TNI升高與炎症水平(中性粒細胞、IL-6、CRP和PCT)升高和免疫水平(淋巴細胞、單核細胞、CD4+和CD8+tcel)降低有關。此外,高乳酸脫氫酶(LDH>354.5u/L)也與較高的死亡率(53.2%)有關。LDH與生存天數呈顯著負相關(r=-0.35,95%CI=-0.59~-0.05,P=0.022),即LDH越高,生存時間越短。

另一項研究2納入2019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3日就診於北京市佑安醫院41例新冠肺炎患者。與輕、中、重症患者相比,危重症患者的TnI顯著升高(P<0.01),危重症患者可能有較高的心臟損傷風險。危重患者3例,其TnI峰值是正常值的40倍,2例出現房顫,心率峰值達160bpm,這2例患者最終均死亡。與輕、中症患者相比,危重症患者心率明顯更快(P<0.01),且與體溫升高不成比例(危重患者與輕、中、重症患者體溫無明顯差異,P>0.05)。除此之外,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基礎合併慢性心臟疾病者更多,換言之,有心臟相關慢性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更易發展成危重症病例。

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新冠肺炎相關心臟損傷及心律失常的發生。尤其是對於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嚴密監測這些心臟損傷高危患者的心功能和心電圖,並對具有心臟損傷相關特徵的患者進行及時干預,這對降低死亡率至關重要。

供稿:王玥瑩 劉彤

新冠肺炎相關心臟損傷再添新證據


參考文獻:

1、 Chaomin Wu, Xianglin Hu, Jianxin Song, et al. Heart injury signs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and earlier mortality i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Med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0.02.26.20028589.

2、 Hui Hui, Yingqian Zhang, Xin Yang, et al.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features of cardiac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Med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0.02.24.20027052.

\u0003\u001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