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河北石家莊和保定,哪個城市更有發展前途?

車憶語


河北這兩個城市,發展潛力都很巨大,要論誰的發展潛力最大,目前來看,石家莊排在前面,以後來看,保定的發展潛力不可小覷。

石家莊市是河北省省會城市,地處河北省中南部,環渤海經濟區,北靠首都北京和直轄市天津,

石家莊是距離北京最近的省會城市,是華北重要的商業貿易市場和流通中心,物流中心,國家重要的交通樞紐。


2017年,石家莊經濟總量GDP達到了6558億元,全國經濟排名第32位,比排在31位的江蘇徐州只相差42億元。



保定,河北省地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於北京,天津構成黃金三角地,並互成掎角之勢,自古就是北控三關,南達九省,地連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

保定是京津翼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保定的城市定位規劃是,以保定,廊坊為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和京津產業轉移的重要承載地,於京津形成京津翼城市群核心。

2017年,保定經濟總量GDP達到了3220億元,全國經濟排名第70位。



河北省這兩個城市,假以時日,誰發展的更好,我們拭目以待。


曾經6029059217


所以,我特別感謝有了雄安新區,雖然從保定市剝離了三個縣組建了雄安新區,細想一下好像跟保定市沒有多大關係,但實際上關係大了,因為保定市主城區到雄安新區才不到四十公里的距離,將來鐵鐵的覆蓋保定市,這是真正的唇齒相依。

保定市的地理位置是在京津冀的中心位置,這個位置將來也是發展的最大優勢。國家要建設雄安新區的非首都承載功能,必定大力發展交通,保定市將是最大的受益者。這些年保定人吐槽保定市建設發展慢,還不是沒錢沒支持鬧的,現在這個問題在雄安新區的建設中,無形減輕了保定市很多壓力,將保定市帶入發展的快車道。

雄安新區還是副省級城市,河北省唯一的高級別城市,一下子就把保定市從去年新評定三線城市變成了二線城市。2017年12月24日,保定市入選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7年12月26日,保定市入選“2017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

這兩個城市評選都是預見未來保定市的發展,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未來保定市的發展前途肯定要好過石家莊!


保定微評說


作為一個河北人我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很糾結,這兩個城市一個是前省會,一個是現在的社省會。

說到發展,近些年石家莊要比保定發展的快的多,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記得我小時候,雖然是石家莊是省會,但是保定市無論是從經濟、體育、文化各方面都要超過於石家莊,然而近二三十年以來石家莊的發展是非常之迅速,很多指標都遠遠的超過保定市。

至於未來的發展,我感覺保定應該要加快腳步迅速一些,畢竟雄安新區是國家的一個很大的戰略計劃,而恰好雄安新區的位置就坐落在保定範圍內,而且保定離北京天津只有一小時的路程,而且北京的一些科技、院校,批發市場等也陸續的遷往保定,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大保定會更加美好!


同創未來0312


一般這種地域問題是不願回答,大家都知道保定原先也是省會城市後來的話就變成了石家莊,但是要說以後的發展的話那肯定是保定啦,因為好像是近些年比較關注的發展都在保定的周邊,最出名的當然是雄安新區啦,這可是國家的千年的大計,而且現在保定的發展更加的走生態的路線有一陣沒有發現什麼霧霾了,所以說這給保定以後的發展奠定了一小部分的基礎。

保定以後就依託著雄安新區來發展個人感覺要比石家莊更有潛力一些,而且京津冀協同的發展這也給保定帶來不少的好處要知道保定可是比石家莊還要離北京近一些,這樣保定的發展就有了更多的依託。但是對現在要說的是但是石家莊無可避免的是省會,城市規劃要比保定好太多當然不光光河北省只有石家莊還有保定大家要知道還有唐山所以感覺要真分出來那個有前途的話那隻能說都有。


保定事兒


石家莊和保定都是河北的發展中大中型城市,石家莊是河北的省會城市,而保定又處在現階段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重要位置,所以兩個城市的發展前景都還不錯。非要做一比較的話,就要先來了解這兩座城市。

石家莊是河北省省會,地處河北省中南部,環渤海灣經濟區。東與衡水接壤,南與邢臺毗連,西與山西為鄰,北與保定交界,距首都北京273公里。京石、石太、石黃、石安高速公路和107、207、307、308國道以及2條省道、42條縣道在石家莊市域縱橫交錯。石家莊是中國鐵路運輸的主要樞紐,京廣、石太、石德、朔黃四條鐵路幹線交匯於此。截至2016年底,石家莊轄區總面積15848平方公里,市區面積220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078.46萬人,下轄8個區、11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 石家莊是全國糧、菜、肉、蛋、果主產區之一,農業集約化和產業化水平較高,生產規模位居全國36個重點城市第一位,被國家確定為優質小麥生產基地,素有“北方糧倉”之稱。



保定,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 ,是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素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保定向來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保定市總面積22190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末,下轄5個市轄區、15個縣,4個縣級市,設有1個國家級高新區,全市常住總人口1149萬人。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涉及保定市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2017年12月26日,保定市入選“2017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 綜合上面的信息不難看出,石家莊是河北的省會城市,所以從國家的政策扶持,資源面更勝一籌。但是,保定的優勢卻顯而易見:地緣紅利,毗鄰北京,居河北中心;人口紅利,河北省唯一一座人口超千萬的城市;城市空間紅利,行政區劃調整,土地存量充足;文化優勢,千年古城,自然、人文資源豐富。

從現在的形式看,保定具有發展優勢。但重點不是行政機構,而是產業銜接。利用其地緣、人口和土地優勢,借首都二機場的建設做強其空港服務經濟,借中關村科技城項目,提升其研發及轉化能力,形成相對完整的製造業產業鏈。


石家莊新聞網


各有優勢吧。

保定在歷史文化方面,源遠流長。曾經河北省老省會。

石家莊目前作為。河北省的省會。在政策,政治地緣優勢上媛媛由於保定超過保定。

但是,在從去年開始喜歡新區的設立。

彷彿又給保定帶來了更多的機遇。

至於以後到底誰更強,那現在誰敢妄下定論呢?或許在未來的20年內。我們有機會能夠看到。



保定味兒


這個問題是典型的沒事找事,拿著省會城市和地級市相比,不知是在捧殺保定還是在嘲諷石家莊?

作為河北省內的兩個地區,石家莊和保定可謂真正的冤家,尤其是在1968年河北省省會自保定遷到石家莊為河北省55年來省會變遷11次劃上了句號後,保定和石家莊的“樑子”也就真正結下了。

因為省會最終落戶石家莊,意味著保定這個幾百年來的河北省老省會,徹底退出了省會序列,從此它將不得不接受和洛陽這樣的古都一樣的滄桑命運。

而從保定所處的位置來看,它比洛陽還要悲慘,因為它處於首都北京和河北省省會石家莊之間。

對於北方的城市而言,緊挨大城市絕不意味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相反,這意味著自己的發展將毫無例外受到大城市的影響,是真正的“大樹底下不長草”。

而保定在石家莊這棵大樹和北京這棵參天大樹之間,絕對清爽到涼涼。

在我國北方,由於城市發展先天條件不足,又缺少外資等的引進,使得城市的發展除國家政策扶持的同時,相當一部分需要依靠周邊城市的輸血。

而輸血的順序一般都是自高而低,地位高、城市規模大的城市“空吸”地位低、城市規模小的城市和地區。

保定,作為河北省的普通地級市,在被北邊北京“空吸”的同時,也難逃石家莊的“特殊照顧”。而石家莊作為省會城市,也不得不被北京“空吸”。

石家莊,作為“火車拉來的城市”,在城市發展條件上並不優越,這使得“空吸”其他地區成為自己的主要發展方式之一。而作為地級市的保定,則因為政治地位的限制無法反吸石家莊,這是石家莊作為省會相比於保定的最大優勢。

所以石家莊和保定的前途問題是不言而喻的。

1968年的省會搬家,看似是偶然的政治事件,實則也是歷史的必然。在建國後相當長的時間裡,落戶保定的省機關一直有“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思想,導致保定作為河北省省會長時間無法得到省內優先發展的寶貴機遇。

加上保定距離北京過近,因為特殊的國際環境,計劃經濟時代的大型項目無法落戶這裡,距離北京較遠的石家莊反而因為運輸、製藥等行業逐步發展起來。

等到1958年天津市降為河北省轄市,省機關迅速離開保定,將天津作為河北省的新省會。

應該說,這是河北省充分發展的最好佈局。可惜由於和蘇聯的交惡,沿海不再安全,且天津作為河北省會確實無法發揮北方工業基地的應有作用,所以在1966年,天津恢復直轄市地位,河北省機關再次遷回保定。

而苦於沒有較大城市的領導,在政治鬥爭的大環境下,加上計劃經濟時代工業優先的原則,不得不選擇了河北省內工業基礎相對較好的石家莊,保定由此被徹底拋棄。

而最令人鬱悶的是,即使失去省會地位,保定依然在北京周邊,仍然避免不了被北京“空吸”的命運,再加上南邊的石家莊,保定的最大的前途就是沒有前途。

雄安新區的成立,讓很多保定人歡欣鼓舞,認為保定的春天就要到來。殊不知,這個疏解北京首都壓力的新區,除了抬高了保定的房價,剝離了保定地區數千平方公里土地,短時間內便再也沒有現實意義。

相反,因為地處保定地區範圍內,保定市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最典型的體現就是環保力度的驟然加大。

作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環保事業的狠抓落實絕對是必需和必要的,但對於工業項目較多的保定而言,在短期內卻是真正的災難。

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保定市全月單雙號限行,所有房地產項目停工,白洋淀上游水系涉水涉汙企業全部配套汙水處理設施,不符合排放標準全部停業整頓,保定在一片肅殺中迎來了為期一月的藍天白雲。

作為全省排名第五併力爭上游的地級市而言,這真的是第一位的需求嗎?

而且雄安新區作為疏解北京功能的新區,本質上是北京的延伸,更直白點說是北京的飛地。在當下京津冀戶籍制度隔閡難以破除的情況下,對於河北尤其是保定市雄安周邊縣市的帶動作用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而付出的代價則是異常慘重。

而在失去雄安三縣之後,保定更顯得支離破碎。因為雄安新區的成立,保定有幸摘得“二線城市”桂冠。但相比於南京、杭州這樣的二線城市,保定的存在更像是一種調侃。

所以說,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是石家莊相比於保定最顯著的優勢,這直接決定了石家莊在可預見的範圍內比保定前途更好。

對於任何地區的城市發展而言,經濟腹地都是必要因素,在某些區域更是首要因素。因為河北省的特殊地理位置,省會石家莊真正能夠空吸的地級市只剩石家莊、衡水、邢臺、邯鄲,加上保定南部地區,而保定能夠空吸的區域,拋去雄安三縣,幾乎所剩無幾。

古往今來和古今中外的城市發展一再證明,歷史底蘊是城市發展的錦上添花之筆,但絕不是舉足輕重之因,縱然保定市作為河北省數百年的省會,有著更深厚的歷史因素,但現實終歸還是選擇了更年輕的石家莊。

應該為雄安歡呼的,可以是任何人,但唯獨不能是保定人。因為在我國北方的城市發展過程中,政策傾斜很多時候的重要性大於腹地空吸,既然歷史已經選擇了雄安,就意味著保定不可避免地再一次與機遇擦肩而過。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但總好過迷失自我不是嗎?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石家莊暫且不說,今天來說說新二線城市——保定。

老實說,河青君的對於保定的印象大約就是一座有些年代感的城市,有著千年歷史沉澱,還是河北前省會,有過輝煌,但已經過去。當時的保定,給人的感覺是慢節奏的生活和工作,經濟發展不那麼突出,在外地人看來,唯一叫得響的是“驢肉火燒”。

保定的優勢有四:地緣紅利,毗鄰北京,居河北中心;人口紅利,河北省唯一一座人口超千萬的城市;城市空間紅利,行政區劃調整,土地存量充足;文化優勢,千年古城,自然、人文資源豐富。

從中短期看,保定最具備打京津冀這張牌的優勢。但戰略重點不在吸引首都行政機構,而是與京、津的產業銜接。具體包括:利用其地緣、人口和土地優勢,借首都二機場的建設做強其空港服務經濟,借中關村科技城項目,提升其研發及轉化能力,形成相對完整的製造業產業鏈。

需注意的是,未來真正能給保定帶來產業紅利的並非北京,而是天津濱海新區。對比兩地的產業結構,支柱產業看似相似,實際上存在梯度,保定與濱海新區共同構建起面向全球消費市場的製造業產業鏈條,不僅對於保定,對於河北而言都是借勢國家級新區和自貿區紅利的有效途徑。

十多年過去,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不斷深入以及雄安新區異軍突起,讓地處京畿重地的保定再次受到世人的關注。2016年以來,隨著房地產行業的爆發式增長,保定的房價也從幾千元漲到一萬多甚至兩萬;加之區劃調整後,清苑區、徐水區、滿城區等原本的縣轄區域也迎來發展機遇,這對於這座古城來說的確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很多人都說,保定是沾了“京津冀一體化”和“雄安新區”的光,也有不少人吐槽“二線城市又怎樣,還不是隻有四線的工資水平”?

保定有好的方面,也有差的方面,但不管怎樣,還是希望保定能夠抓住京津冀一體化的機遇,越來越好。

歡迎來和河青君交流~


河北青年報


石家莊和保定,都有很好的發展前途,各有各的優勢,其實沒必要比較,但是可以分析一下兩個城市各自的最大優勢。

我來自河北省,河北是我的家鄉,石家莊和保定兩個城市我都去過,都比較瞭解,還有一定的發言權。

首先說石家莊,石家莊是河北的省會城市,石家莊現在發展的最大的有利條件就是政治優勢,它彙集了河北省的政治資源,在財政稅收,經濟政策等等各方面,都享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但其實在歷史上,石家莊名不見經傳,反而保定長期是河北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河北在中國歷史上是叫做直隸省,保定一直是河北地區的首府,舉足輕重。但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因為修建京廣鐵路的原因,途經石家莊,石家莊因為鐵路而建城市,一躍成為河北省的首府,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比較好的工業基礎。

再來看保定,它是一個距離北京僅有200公里的城市,保定最重要的一個優勢就是地緣區位,保定離著北京近,因此能夠承接很多北京轉移的非首都功能的產業,我們也因此看到,2017年4月1日,中國決定在保定地區建立雄安新區,這才是對保定發展最大的促進條件。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已經把雄安新區定位為千年大計,依託於雄安新區的設立和發展,保定也必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這是石家莊所不具有的重大政策紅利。


吳軍師觀天下


作為保定人,保定以後發展肯定超莊的,按旅遊說,京津人口大市,小長假周邊遊,來保定比去莊近。工業,保是老工業基地,有八大廠。周邊縣比莊多,各有所長。交通,每個縣甚至鎮都有長途去京津的班車。都說北京是心臟,離心臟近不強,哪還能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