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榆社县乡村文化记忆丛书之一<怀远>》代序

王晓峰

《榆社县乡村文化记忆丛书之一<怀远>》代序

在榆社县广袤混沌的土地上,存在着一批古村落和传统乡村文化遗产,它们经历了箕榆大地的风云变迁,尽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是榆社人文历史的积淀。诞生于农耕时代的《张果老峰》这样描述:“古迹曾传果老峰,携筇绝顶认仙踪。人登半岭高千尺,洞辟深岩透几重。”这闲云野鹤、出尘飘逸的奇山秀水实在令现代人所向往。然而,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它们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乡镇和城市的商业化对乡村文化进行着巨大的冲击,不同程度上传统的乡土景观遭到破坏,农耕文明渐渐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有识之士敏锐地感知到了这一点,纷纷呼吁保护现有传统乡村记忆,我认为这实在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把这件事情提高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来,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一项战略任务,这也是一种人文情怀。

中国的乡村文化,曾经因繁华而辉煌,也曾经因落魄而惨淡,它的命运,与它的母体——农村经济息息相关,乡村的贫瘠和没落造成了它的衰退,但可喜的是,近年以来,乡村文化开始得以重新进入现代人返璞归真的文化视野,并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探索、回归,成为了都市人休闲、养生的居所,成为中国人怀旧情感之最后的灵魂栖息地。如浙江乌镇、如湖南凤凰、甚至包括我们的邻县平遥,它们无疑都是中国乡村文化的宝藏。时不时地,它们会出现在巨大的海报或招牌上,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和眼球——乡村文化,正在复苏——也许就在某个平常的日子,你走出城市,走进农村,就会不经意地发现原来就在我们身边,也有如此美丽的村庄,如此古老的遗存。

《榆社县乡村文化记忆丛书之一<怀远>》代序

榆社,就是这样的遗迹。它蜗居在太行深处,脱离于尘世喧嚣,寥落的国道诉说着小城的贫穷,澄碧的湖水映照着生态的秀丽,沉寂的废墟展现出曾经的文明;走进榆社,走进榆社的历史,你才能体验榆社的文化之美,它不是附丽于秀美的山水之上,也不是掩映在几张城市名片上,它蕴藏在榆社的天地之间,数千年来,等待着人们上下求索。

下赤峪,这个名字至少已经被叫了1000多年。在这个官方的名字背后,还有一个文雅的小名,叫下府。现居于此的村庄主人刘氏家族是一批外来移民,约五百年前从洪洞迁居此地——他们的祖先想必很喜欢这块风水宝地,把整个家族搬迁到这里,还很诗意地把这段经历记入家谱:“……或下赤峪以及河窊、鱼头、清秀等处,莫不人烟稠密焉,虽非阀阅名门之家,而身列黉宫者有人,名登国学者有人,亦可谓邑之望族矣。”这里不难看出榆社的文化积淀,也可以看出榆社人的浪漫机巧;而且下赤峪村前碧波万顷,颇有江南水乡的韵致;智者乐水,它孕育了一代廉吏和几名进士,科举蝉联,簪缨相继;在榆社的历史上,这是光辉的故事。云水流芳,宁有穷焉?在我看来这些古村落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例如,苏澈在《杨桃何处笑春风》一文中描述:“桃阳李氏家族的古楼院群里竟然有个酒坊楼院……李家米酒的醇香久久飘满整个院落的后楼前厅,小小酒坊的设计之独到之处,已从穿堂正额上木刻的‘凝瑞处’三字中传达而出……”可见榆社的乡村文化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这些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人文社科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榆社人对于文化的执着,并不仅仅表现在这些土木建筑里,榆社人对于文化的追求是流淌在血液和基因中的。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域的民间服饰、传说、习俗、特色手工艺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丽宝藏,遗憾的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特色艺术正在渐渐消亡。张年玲的《散落民间的一朵艺术奇葩》、《东湾村百年连碗油灯》等系列散文的描写对象,就是对榆社民间艺术传承的抢救性发掘,在她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可贵的民俗、民风等值得眷念的事物。王跃东笔下则有怀旧、感伤的悲悯情怀,在他的《寻访行将逝去的古村落》一文中,我们走进石会、水泽、琵琶窑、焦红寺、龙门、泉滩……“宽敞之处,有两间灰砖房,似有人居新迹。其旁有数间红砖屋,三间无顶三间上锁。前有断壁残垣,院落宽广,扇车、大瓮、酒缸等乱置;见土灶,隐有烟迹;此外概无踪影。”——可见文化传承的主体——人,正在流失,古村落之地方文化走向衰败。那些本该坚守的事物正在逐渐消退,“文脉还在,文化息声”,这种尴尬的局面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榆社县乡村文化记忆丛书之一<怀远>》代序

榆社只是一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地方;榆社文化,也许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长河中,它仅仅是一朵不起眼的浪花。但是又有谁能说,它的存在没有它的意义?它古老沉厚,它历久弥新,它坚韧不拔,它流淌着向往文明追求上进的文化精神。这或许也正是中国乡村文化最可宝贵的价值。我喜欢这本书,我也喜欢这本书背后的榆社作家群以及他们代表的榆社文明的传承。从这本《怀远》中,我发现榆社的村庄保留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遗迹遗存,承载了厚重的中国农耕文化,谱写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记录了古老文明的记忆,梳理了乡土社会发展的脉络——这是对榆社历史的回顾,进而有对未来县域人文之旅规划的根基。它里面辐射的文化内涵,应该引起我们重视,保护乡村记忆和文化资源,增加经济方面的支持,以发展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目前想到的东西。

有怀情自远,非是藉秋风。我在此向所有有志于榆社文化、乡村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践行者表达我由衷的敬意,我愿与他们一起承担和弘扬这责任与使命,这是我作为榆社宣传文化事业负责人的担当。我希望这本书是榆社县古村落保护和发掘之路上一个美好的开端,我诚挚邀请每一个榆社文化人一起加入这支队伍,用我们共同的智慧让这些沉睡的风景重新恢复生机和活力,让它们永远美丽,天人合一。

是为序。

(作者为中共榆社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