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战国末年和汉朝开国相隔19年,为何给人是两个时空的感觉?

公元前221年,雄才伟略的秦始皇用远交近攻的政治手段强势的兼并了东方六国,一统了天下,事隔八百年后再次肃清了宇内,定鼎了乾坤,华夏再次归一,可是却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和平场景,短短15年,号称虎狼之师且一度雄视天下的秦军,黑色的旋风不再是历史的主角,它在浩浩荡荡的起义中走向了灭亡,随之而起的是四年的楚汉争霸,最终楚霸王惜败于刘邦之手,成为千古绝唱,而西汉王朝也于公元前202年开国,正式拉开了400年两汉的序幕。


战国末年和汉朝开国相隔19年,为何给人是两个时空的感觉?

自周平王东迁之后,天下局势日渐纷扰,周王室失去了威势,再也不具备号令天下的实力,自此华夏进入了大争之世,血性之争,春秋战国成为了时代的代名词,在三家分晋以及田齐代姜齐之后,兼并更加频繁的战国时代到来了,直至秦始皇的横空出世,战国才画上了圆满的句话,自此又一副截然不同的场景成为了后世2000多年的历史轮回。

战国时期,天下纷纷扰扰,虽然同属于华夏,可是却有不同的风俗习性以及不同的官方话语,导致了很是可笑的一幕,六国书不同文、车不同轨、度量衡也不同,因此大部分文化不能兼容,从一国到达另外一国,大家未必能够从容的交流,或者是清楚表达各自的意思,所以才有了后来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做法,这是为了促进文化的融合,为了便于管理。

战国末年和汉朝开国相隔19年,为何给人是两个时空的感觉?

秦之前,是采用的分封制,大宗小宗的概念,用血脉亲情来维系万事一体的周王室统治,虽然长达八百年,但是却有国中之国,诸侯有军政权,时间一久,争端日显,为了周王朝埋下了尾大不掉的祸根,一直延续数百年,直至周王朝的覆灭,嬴政吸取教训和经验,采用了郡县制,如此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从此开创了崭新的纪元,华夏进入了封建专制体制,这是时代的进步,是历史的必然。

秦末,陈胜吴广率先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第一次农民起义走上了台前幕后,浩浩荡荡席卷了天下,虽然起义最终失败,却动摇了秦帝国的统治根基,自此为后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乱世一统的模式。以后千百年中的大小起义的概念就是借助于此,这就是一个标杆和旗帜。

战国末年和汉朝开国相隔19年,为何给人是两个时空的感觉?

秦之前,的确是“王侯将相有种”的传承,贵族的专制,刑不上大夫,出生即决定了阶层,想要跨越这道坚固的天险几乎是难以为之的事情,可是秦军功体制的实行,依法治国的理念的出现,寒门子弟多了一条可以跨越阶层的道路,虽然仍然艰辛,却给了大众以希望,功勋贵族不再是为所欲为,他们也被容纳在了法治之中。

我们要知道,以上种种的现象相隔也仅仅是19年,或者应该说秦一统之后的15年是实行和过渡的过程,直至汉朝的建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融合,一个真正不一样的华夏王朝就在废墟和战乱之中迅速崛起,它的辉煌注定要光耀千古,它是新生的,是朝气蓬勃的,是激情万丈的!

战国末年和汉朝开国相隔19年,为何给人是两个时空的感觉?

跨越这19年的时间,真犹如两个时空的流转,让你分不清谁是谁,好像走了好长好长的路,又好像是近在咫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