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宝玉的青春账单,未必比你我精彩

红学的兴起,使得不少红迷为之迷溺。或索隐迷失,或探讨学问。而红楼的贵族生活,也成了远远膜拜的对象。固然,面对古代繁华,我们如刘姥姥一般见识浅薄。但又何必厚古薄今呢?日光之下的青春,并无多少不同!

宝玉的青春账单,未必比你我精彩

作者

杨小畜

《红楼梦》是一面多棱镜。我们可以在里面看到好多抑或向往抑或感动抑或懊恼抑或悲叹的事情。它仿佛有一种看不到的吸引力,一旦靠近便被牢牢束缚住,挣脱不开。

且不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单是红楼关系到的专门史也很多:房屋古建筑关系到建筑史,大观园关系到园林史,乌庄头的单子关系到经济史,地租史,物产史,那许多丫头小子关系到中国佣工史或奴隶史,其他有关科举史,漕运史,盐务史,服装史,饮馔史,车船史,工艺史等等,每一个小问题深入下去都是专门的学问。

可是,这些高屋建瓴的学问研究跟我等普通小老百姓实在无甚太大关系,我们以旁观者的姿态看红楼,只是去寻找一些与自己相关的乐趣,去获得一种共鸣。

宝玉的青春账单,未必比你我精彩

比如宝玉爱黛玉,爱的那么深情,我们青春年少也爱过,也爱得那么认真;茗烟闹学堂,闹得那么无所顾忌,我们恰同学少年之时也闹过,也是闹得那么妙趣横生;夏金桂嫉妒香菱就想法设法整香菱,我们小时候考试即将开始,如果一个比你学习成绩好的你时常想超过他的同学跟你借半块橡皮,我们也不借……太多太多了,这些对于我们才应该是大乐趣,而不是为黛玉好还是宝钗坏而喋喋不休。

我们之所以爱红楼,被她深深地吸引着,是因为这里决不止宝玉的喜怒哀乐,更有我们的青春往事啊。

塞缪尔·厄尔曼说过: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说的太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往事,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把自己年轻时候的一件件一桩桩全部记录下来,这是他的青春。试想,宝玉最后出家独坐青灯古佛旁时,敲着木鱼,念着佛语,他在想什么?他决不会想到当年贾环推倒油灯差点烫瞎他的眼睛,他决不会想到贾政骂他畜生畜生,他决不会想到通宵抄补功课。他会想到黛玉,想到晴雯,想到那些自己青春的美好,微微一笑。

蒋勋说,大观园是一个青春王国,《红楼梦》是曹雪芹年少时吃喝玩乐的账单。那我们呢,我们有没有自己的账单?很遗憾,我们没有能力写出一本巨著,但红楼却承担了一个账单的空白格式,我们用回忆去填满,这是红楼功德无量之处。

我们绝对不用觉得自己没有生活在红楼之中而深深遗憾。相反,如果我们把自己的青春拍成电影,比如宝玉看到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会不会羡慕万分?比如我们在孩童时可以跟兄弟姐妹打打闹闹,以村童的生活方式嬉闹,宝玉会不会也想加入进来?比如动画片,宝玉就没见过,如果他看到有这么有趣的东西,会不会吵着闹着要生活在我们的时代?

既然说到这里,不妨就下笔唠上几句,也算是朝花夕拾吧。

有这么三个人,从小就跟我抢好东西吃,好吃的都得除以四,导致我四岁以前不知道包子里面还有馅儿;

有这么三个人,从小就跟我时不时切磋武艺,咱人小志大毫不含糊,于是翻江倒海,鸡犬不宁,难分胜负,最后却都被老妈之降龙十八掌无情镇压;

有这么三个人,从小就跟我玩各种游戏,在床上打滚,用床单把我卷起来然后荡来荡去;

有这么三个人教我骑自行车,然后让我在炎炎夏日骑车去小卖部给她们买东西吃却只分我一点点,导致我小时候皮肤特别黑;

有这么三个人,从小就跟我生活在一块,一起去走亲戚,一起去摘槐花,一起去掰玉米,一起去逛县城,一起打麻将,一起惹老爸生气……

这三个人就是我的三个姐姐。

宝玉也有三个姐姐,元春、迎春和宝钗。

元春从小教宝玉识字习书,对宝玉特别好,元宵节元春回来后见到宝玉,婆娑着宝玉的脖子,这是多么美的一副画面。这里面有一种足以感动人的深情。迎春和宝钗跟宝玉也只是玩诗社之类高雅的活动,除此之外没有见到有追逐打闹,甚至捉迷藏也是没有的。

宝玉的青春账单,未必比你我精彩

自然,大家自有大家的规矩,哪能像我们这样上蹿下跳?可是以宝玉之性格,我想他会不会也羡慕我们这样饿了就吃、恼了就闹的无拘无束的日子呢?

还有,宝玉是没有我们幸运的,因为我们有动画片。小时候的动画片个个是经典,中央一套真的很给力,那时候(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不小心暴露笔者年龄)电视根本就收不到几个台,晚上六点准时“大风车呀么支悠悠地转”。现在稍微转动一下脑子,能回想起的动画片仍不在少数——兔八哥,唐老鸭,西游记,哪吒传奇,海尔兄弟,舒克贝塔,小贝流浪记,蓝猫淘气三千问,大脸猫蓝皮鼠,等等等等,要真让全部罗列,没个一两天估计是下不来。就国庆在家偶尔打开电视机,看到正在播舒克贝塔,我竟然整整看了一下午,跟小外甥一起看的,看得比他还专注,也会为舒克的飞机坏了而着急,贝塔被欺负而气愤。不知道用返老还童这词形容恰当不?

小时候的动画片其实很简单,没有特别复杂的剧情,但是也决没有喜羊羊这么直白无趣。看了一集就想着下一集,当动画片结束时就会懊恼,因为它总是在节骨眼上就结束了,现在我们知道这叫设置悬念,那时候却只会灰溜溜地从电视机前走开,第二天到学校跟同学们说昨天动画片播的内容,说的唾沫横飞、眉飞色舞。

如果有一天没看,会感觉你被所有的小伙伴抛弃了,因为插不上嘴,只能让别人的唾沫星子喷你脸上,别人绘声绘色,你只能暗自神伤。然后傍晚放学后说什么也不去外面爬树掏雀儿了,果断回家等着动画片。

小时候,是真的相信,一点都不会怀疑天上有神仙,天上一天地下一年。三十三重天外有个兜率宫,里面住着太上老君。是真相信,下雨就是因为龙王在尿尿,刮风是风婆婆的风口袋在吹。是真相信,有地狱有阎王,好人有好报,坏人都被哪吒消灭了。还相信,西天有佛祖,孙悟空其实会打过如来佛的,只不过被佛祖欺骗。跃动冲锋是能听懂小豪说话的,让它怎么跑就怎么跑,不会撞到跑道。

时光倏忽而过,现在写下这些文字仍是心神动漾,恨不得马上再找几部动画片观赏观赏。人太容易长大,红楼里宝玉就最怕长大,长大就都散了。小红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越长大越觉得这句话太令人心痛,却真是不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