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被世人忽略的德才兼备的宦官-张承业

提起宦官,往往负面评价居多,如宦官擅权,乱政,贪腐等,通常宦官扰政加速了王朝的灭亡,有人甚至评价宦官干政是王朝覆灭的根源。但宦官也有许多贤能之士,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蔡伦,郑和及怀恩等人足以青史留名,还有一个被世人忽略,但是德才兼备的贤宦,唐朝末年的张承业。

唐朝自唐玄宗开始,就委派宦官担任监军之职。中唐以后,朝廷为监察地方藩镇,将宦官派往各藩镇出任监军,张承业就是唐昭宗的亲信宦官,当时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攻打长安,欲挟持皇帝前往凤翔,唐昭宗想到太原去避难,因张承业与李克用交好,将张承业任命为河东监军使,先去太原安排迎驾事宜,后来唐昭宗并没有去太原,反而去了华州。

被世人忽略的德才兼备的宦官-张承业

张承业就在太原担任监军使,与李克用一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后来辅佐李存勖灭后梁做出来重大贡献。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自立,史称后梁。当时李克用以复兴唐朝为名与朱温相抗衡,张承业就效忠于李克用。次年李克用病重身亡,临终前安排后世指定继承人李存勖,但李存勖年纪尚轻,在军中资历较浅。当时叔叔李克宁在军中威望仅次于李克用,很多人就纷纷提出让李克宁来继承晋王之位。

父亲去世,自身地位正受到威胁,李存勖正哀伤不已。张承业劝他,正是危急时候,大孝应该是继承和发扬先王基业,岂能像普通百姓那样以哭为孝。张承业把李存勖扶到大殿接见将士,承袭河东节度使和晋王之位。

被世人忽略的德才兼备的宦官-张承业

李存勖的叔叔李克宁原本是不想夺权,架不住身边亲信和妻子的怂恿,密谋篡位,消息泄漏到李存勖之母曹太夫人,曹太夫人急忙拉着晋王去请张承业商议,张承业得知李克宁想将晋王母子送到汴州朱温那里,勃然大怒,当即表示必须除掉李克宁。他联络李存璋、朱守殷等人暗中谋划,最终除掉了李克宁和其他主要策划者,稳固了李存勖的王位。

张承业在李存勖心中地位很高,他很感激张承业,称为“七哥”,这是因为张承业为后唐立下了汗马功劳,李存勖听从了张承业的建议,解除了潞州之危,在根据地采取正确的措施:发展农业,生产粮食,提拔人才,减轻赋税,训练军队。这些措施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河东境内蒸蒸日上。

张承业对后唐最大的功劳是发展后方,为前线提供后勤保障。李存勖常年征战在外,就需要一位忠心可靠和治国安邦的人才来镇守李家的大本营晋阳,帮李存勖镇守的正是唐昭宗当年派来的河东监军使-张承业。

被世人忽略的德才兼备的宦官-张承业

张承业采取一系列措施,招抚流民从事农业生产,活跃商业市场,积蓄钱粮,与契丹人交易购买战马,为前线征战提供了后勤保障。在政治上推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政策,对王室亲贵一律同仁,在张承业的严格约束下,宗亲权贵没有敢不遵守法令的。

张承业还有个最难能可贵之处,忠心,他一生只忠于唐朝。当时晋王下令,授封张承业开府仪同三司,左卫上将军和燕国公,被张承业拒绝了,表示自己是唐朝的臣子,不接受授封。后来李存勖要登基称帝,张承业坚决反对,愤愤不平“诸侯血战,本为唐家,今王自取之,误老奴矣!”,最终忧郁而死,临终前还表示他的墓碑上只能刻一个官名-河东监军使,因为这是唐昭宗所封的官职。

被世人忽略的德才兼备的宦官-张承业

张承业去世后,前往张府吊唁的人络绎不绝,李存勖的母亲曹老太夫人闻此噩耗,痛哭失声,亲自到张府披麻戴孝。后世评价张承业都认为,李存勖能成就一番霸业,承业功不可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