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此人与孔子齐名,受刘邦世代祭拜,至少6个成语因他而来

秦朝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设立了残酷的刑法,并大兴土木,增加赋税徭役,使生活在重压下的百姓苦不堪言。很多英雄豪杰虽不堪忍受暴政,却又没有勇气发难,于是,他们有的隐姓埋名不问世事,有的落草为寇横行于山林草泽之间,如楚国名将之后项羽叔侄就曾隐居于吴中,而英雄黥布、后成为汉朝开国名将的彭越则曾落草为寇。

此人与孔子齐名,受刘邦世代祭拜,至少6个成语因他而来

不可思议的是,在公元前209年的大泽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却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气魄打破了这种局面。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把他列入世家之中,与汤武、孔子等同待遇,刘邦建国之后曾为其置守冢三十家砀,世代血食,他就是陈胜。

此人与孔子齐名,受刘邦世代祭拜,至少6个成语因他而来

据《史记》记载,陈胜,字涉,阳城人。起义之前为人佣耕,但是胸怀壮志,常以鸿鹄自喻。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他被强征渔阳,在途经大泽乡时遇大雨,道路泥泞耽搁了行程,延误了日期按秦律要处以死刑,这给胸怀大志的陈涉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他和好友吴广密谋决定乘机起义。

此人与孔子齐名,受刘邦世代祭拜,至少6个成语因他而来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陈涉先利用舆论来迷惑同行的戍卒,然后果敢地杀死了将尉,再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号号召戍卒,成功举起了反秦的大旗。

此人与孔子齐名,受刘邦世代祭拜,至少6个成语因他而来

陈涉的起义得到了各地的响应,百姓纷纷“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不到一月,队伍壮大到数万人,蕲,铚、酂、苦、谯五县很快被攻克,陈涉顺势建立张楚政权,自立为王。他的“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都得到了验证。在农民起义的推动下各地的反秦力量也相继崛起,其中以刘邦、项羽、黥布等人的实力发展最为迅速。

此人与孔子齐名,受刘邦世代祭拜,至少6个成语因他而来

随着起义队伍的不断壮大,陈胜的小农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加之起义军内部矛盾重重,纷纷割地自首,孤立的张楚政权在秦军的反扑下节节败退,垂死挣扎的陈涉也被车夫杀害,轰轰烈烈的起义失败了,但是由他所发起的反秦起义却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蔓延开来。三年之后,刘邦成功进入咸阳,秦王朝土崩瓦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终取得胜利。刘邦称帝之后,陈胜被追封为“隐王”,为其置守冢三十家砀,世代血食。

此人与孔子齐名,受刘邦世代祭拜,至少6个成语因他而来

陈胜的起义虽然半年之后就夭折了,但是他在“天下苦秦久已”,而众多英雄隐姓埋名的情况下,“先为天下倡”的精神却是空前绝后的。难能可贵的是,在以门第为主导的社会里,陈涉能够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显示出了他超凡的勇气。他从死中求活,即使死也要死得悲壮,正应了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壮语,所以把他与汤武、孔子并列,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此人与孔子齐名,受刘邦世代祭拜,至少6个成语因他而来

更为重要的是,项羽、刘邦虽最终完成了灭秦大业,刘邦更是建立曾辉煌一时的汉朝,但他们的业绩也只是陈涉发难之后的继续而已。如果没有陈胜的首先发难,他们的事业可能还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评价实在贴切不过了:“陈胜虽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

此人与孔子齐名,受刘邦世代祭拜,至少6个成语因他而来

陈涉果敢英武,不仅在秦朝“为天下倡”,他所领导的农民起义,为后世反暴政开辟了先河,对整个中国的封建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因为他而来的成语揭竿而起、云集响应、官逼民反、斩木为兵、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苟富贵,勿相忘等至今被人们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