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论衡》之书虚篇(12)

2019年4月2日,星期二,农历己亥年【猪年】二月廿七

今日品读王充《论衡》之论衡卷第四——书虚篇第十六(12)

《论衡》之书虚篇(12)

【原文之十二】

说《尚书》者曰:“周公居摄,带天子之绶,戴天子之冠,负扆南面而朝诸侯”。户牖之间曰扆,南面之坐位也。负扆南面乡坐,扆在后也。桓公朝诸侯之时,或南面坐,妇人立于后也。世谷传云,则曰负妇人于背矣。此则夔一足、宋丁公凿井得一人之语也。唐虞时,夔为大夫,性知音乐,调声悲善。当时人曰:“调乐如夔一足矣。”世俗传言,夔一足。案秩宗官缺,帝舜博求,众称伯夷,伯夷稽首让于夔龙。秩宗卿官,汉之宗正也。断足,非其理也。且一足之人,何用行也?夏后孔甲田于东蓂山,天雨晦冥,入于民家,主人方乳,或曰:“后来之子必贵。”或曰:“不胜之子必贱。”孔甲曰:“为余子,孰能贱之?”遂载以归。析橑,斧斩其足,卒为守者。孔甲之欲贵之子,有余力矣,断是无宜,故为守者。今夔一足,无因趋步,坐调音乐,可也。秩宗之官,不宜一足,犹守者断足,不可贵也。孔甲不得贵之子,伯夷不得让于夔焉。宋丁公者,宋人也。未凿井时,常有寄汲,计之,日去一人作。自凿井后,不复寄汲,计之,日得一人之作。故曰:“宋丁公凿井得一人。”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穿土凿井,无为得人。推此以论,负妇人之语,犹此类也。负妇人而坐,则云妇人在背。知妇人在背非道,则生管仲以妇人治疽之言矣。使桓公用妇人彻胤服,妇人于背,女气疮,可去以妇人治疽。方朝诸侯,桓公重衣,妇人袭裳,女气分隔,负之何益?桓公思士,作庭燎而夜坐,以思致士,反以白日负妇人见诸侯乎?

【字词】

1、扆:(yǐ)古代庙堂户牖之间绣有斧形的屏风。

2、牖:(yǒu)古时建筑中室与堂之间的窗子,后泛指窗户。

3、夔:(kuí)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此文中指尧、舜时的乐官

4、伯夷:商末孤竹国人。伯夷、叔齐同为孤竹君之子。孤竹君立叔齐为储,叔齐在其父去世后欲将君位让与伯夷,伯夷逃走,而叔齐亦不肯继位而逃走。后来周灭商,伯夷、叔齐坚持不归周朝,不食周粮,隐居并终饿死于首阳山。

5、蓂:(míng)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尧时的一种瑞草。东蓂山,古山名。

6、橑:(liǎo)指长木条。

7、胤:(yìn)动词,继承之意;名词,指子孙、后裔。

【拙解】

释《尚书》者说:“周公居摄政位,掌管天子印绶,佩戴天子冠冕,背靠屏风面朝南而受诸侯朝拜”。门窗之间屏风称之为扆,是面南的座位。背靠屏风面南而坐,则屏风在身后。齐桓公朝会诸侯之时,或许是面南而坐,妇人站立于身后。世间流传,便称背负妇人于其背。此说则如夔只需一只脚、宋国丁氏老者凿井得到一个人的传说一样。尧、舜之时,夔为大夫,天性知晓音乐,调奏乐声悲悯动听。当时人称:“调奏乐律如有夔一人就足够了。”世间便有传言,夔只有一只脚。经查尧舜秩宗官位空缺,舜帝广求人选,众人称伯夷适合,伯夷叩首相谢却让位于夔和龙。秩宗乃是卿类朝官,类似于汉朝的宗正。说夔断去一足,非是常理。况且一只脚之人,如何行走?夏王孔甲狩猎于东蓂山,遇昏晦雨天,入一百姓家中,主家妇人正在为子哺乳,有人说:“君王来到,此子必会享富贵。”有人说:“不胜君福此子必会贫贱。”孔甲说:“成为我的儿子,谁能使他贫贱?”于是用车将其载回。后来因为劈柴,被斧斩断一足,终是只为一守门人。孔甲欲使孩子富贵,是因其有余力,孩子断足后便不适宜为官,所以只做了守门人。如今说夔只有一足,无法快步行走,只能坐着调奏音乐,这是可以的。秩宗官职,不宜只有一足,犹如那位守门人断去一足,不可能富贵一样。孔甲无法使其子富贵,伯夷不会将秩宗官位让与夔。宋国丁氏老者,是宋国人。未凿井之时,常去别人家汲水,算计一下,每日需有一人工作。自凿井之后,不再去别人家汲水,算计一下,每日可得一人的劳作。所以说:“宋国丁氏老者凿井而得到每日一人的劳作。”俗间竟传言说:“丁氏老者凿井在井中得到一个人。”人是人所生,而非生于土。挖土凿井,无法得到人。由此推论,齐桓公背负妇人的传说,犹如此类传言。背对妇人而坐,便称有妇人伏在其背。知道妇人伏在背上非道德所为,便生造出管仲的用妇人治毒疮的传言。如果齐桓公让妇人去掉胸前衣服,再令妇人伏其背上,用女人之气疗疮,才可以说是用妇人治毒疮。正在朝会诸侯之时,齐桓公身着多层衣物,妇人亦是穿着几层衣裳,女人之气被分隔,背着她有何益处?齐桓公渴求贤士,燃庭上火炬并于夜中静坐,苦思渴求贤士,如何反认为他会在白天背妇人会见诸侯呢?

【小议】

传言是经众人之口而传,难免以讹传讹;传书出于有思维倾向者之笔,偏颇者众。传言之误易成“三人成虎”,传书错载史则贻害千年。传言之误或许真是源于误闻误信,而传书之错当是有意为之。传言或可识真和伪,传书难辨虚与实,尤其是古之大家的传书,或有名家“背书”的传书。王充《论衡》之书虚篇,用具体的事例论述辨识传言、传书真伪、虚实的重要性,为后世研史辨经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王充所举出的“书虚”事例,有些竟是古之名家所传,甚或直揭帝王、圣贤近乎神话般故事的不实,以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下,确实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实属不易,令人佩服。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