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香港的牛雜怎麼製作的?我們來看看

在很多港片裡面好像就經常能看到牛雜的“身影”,而香港牛雜跟廣式的蘿蔔牛雜其實就是差不多的東西,只不過不同地方不同叫法,口味上些許區別罷了。而我住的地方不遠處在年前就新開了一家牛雜鋪子,滋味算不上多麼頂級,但是街邊小店來講已經算是不錯的了。有的時候趕上遇到不錯的食材,我也會買一些自己回家燉個牛雜,也可以用來佐個粉或者面之類的。

香港的牛雜怎麼製作的?我們來看看

牛雜的做法也不是多麼複雜、高深,不然的話也不會以街邊小店、推車檔為主要存在的形式了。要做的好吃重點就在於①真材實料;②乾淨衛生;③多做多調整。能做到這幾點,基本上就能燉出不錯的牛雜了,至於風味這個問題是沒辦法統一的,不可能所有人的口味喜好都一樣。

首先說用料。牛雜雖然就是下水,但是普遍價格還是不便宜的,混合的下雜牛心、牛腸、牛肚等差不多都在20塊錢一斤上下了,至於毛肚之類的上雜就更貴不少了。所以不要小看一碗由牛心、牛肝、毛肚、牛腸、牛腩、牛肺之類的東西混煮出來的東西,成本也是不低的。還有一些不太多見的分類,比如沙瓜、腩青、脆喉之類的,可能一些特別喜食牛雜的饕客會多瞭解一些吧。

香港的牛雜怎麼製作的?我們來看看

牛雜的醇厚、奇妙香味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來源於這多種牛類食材的混合,如果店家在主料上“打馬虎眼”,弄太多了牛肺之類的便宜東西,這個味道自然就不對勁,所以真材實料是首要條件。

其次就是牛雜的清洗去味要徹底

,畢竟這個美食的主要材料就是這些異味比較重的內臟。方法跟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做豬肚雞處理豬肚差不多,只不過牛雜種類多,更繁瑣一些。我們要先用大量水浸泡讓牛雜內部血水儘量排出,然後用小蘇打搓洗至少兩遍,接下來換食鹽和麵粉搓洗,基本上就能去除絕大部分異味。最後可以用蔥、姜、花椒、酒、茶葉來給牛雜焯水,不同於肉類容易失去水分和口感,牛雜可以焯水的時候汆的稍微徹底一點。經過這樣耐心、細緻的處理,基本上牛雜就乾淨而無異味了。

香港的牛雜怎麼製作的?我們來看看

最後要說的就是燉煮了,所用辛香料是各家有各家的組合,除了必有的生薑之外,我一般會用草果、香葉、桂皮、八角,以及

非常少量

的丁香和甘草。也可以選擇一些溫和的中藥材,比如熟地、川芎等,但是用量一定要少一些,全加一起不要超過牛雜1%,不然的燉煮出來跟一鍋中藥似得,完全沒有牛雜香氣了。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最好是使用牛骨熬煮出來的高湯來燉煮,重要才會湯味醇厚濃郁。蘿蔔這個常駐配菜推薦至少在燉煮40分鐘以後再加入進去,這個時候牛雜已經吸收了不少料味,湯裡的肉味、料味也基本穩定,蘿蔔放進去才比較合適。

香港的牛雜怎麼製作的?我們來看看

簡單的說下流程:

牛雜買回來浸泡、搓洗、清洗乾淨、然後焯水處理,儘量心、肝、百葉、腸、筋、腩等齊全一點,這樣合煮出來的滋味更醇厚;

接來下用一點老抽、加上適量的生抽、鹽、糖給牛雜抓勻醃漬大約1個小時左右,然後把醃好的牛雜放入燉鍋,加牛骨高湯或者水大火煮;

草果、桂皮之類的上面推薦的香料用清水先沖洗、浸泡幾分鐘,然後用紗布包好,放入燉鍋裡,調味料中記得要加入柱候醬,其他的基本調味就看自己的口味吧;

大火燒開之後轉小火燉煮40分鐘到1小時左右,開蓋放入蘿蔔塊,再次燒開之後小火燉煮到蘿蔔熟透入味,基本就完成了。

以上就是這次關於牛雜的分享了,希望能夠有所幫助,其實就是準備工作繁瑣了一點,真正做起來並不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