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蔣勳:《紅樓夢》是一本可以當佛經讀的書(人生感悟,哲理好文)

蔣勳:《紅樓夢》是一本可以當佛經讀的書(人生感悟,哲理好文)


蔣勳﹙1947年-﹚,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與作家。福建福州人。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現任《聯合文學》社社長。

文 | 蔣勳

蔣勳:《紅樓夢》是一本可以當佛經讀的書(人生感悟,哲理好文)

(古典名著紅樓夢)


我跟很多朋友提過,《紅樓夢》是一本可以當佛經讀的書,閱讀《紅樓夢》的過程,其實就是修行的過程。像今天要講的第四十一回,作者把幾個如此不同的人物放在一起:一個是來自鄉下,不識字,有點粗粗笨笨的劉姥姥;一個是十四歲,在貴族家庭長大,養尊處優的賈寶玉;還有一個是出身世家,因為家道沒落而養成孤僻個性的妙玉。透過三個人在一起產生的人性之間的互動跟關係,使我們有了一種反省與領悟。

我們讀小說有時候會問:讀它對我有什麼好處?我喜歡哪一個人?誰可以做我的範本?這樣的角度可能都不是《紅樓夢》要提供的。我覺得《紅樓夢》真正能提供的,是讓我們看到劉姥姥、寶玉、妙玉各自揹負著的生命裡要完成的東西。

蔣勳:《紅樓夢》是一本可以當佛經讀的書(人生感悟,哲理好文)

(風雨大觀園)


妙玉在這個小說裡出現的次數並不多,她是十二金釵之一,一個出家的女孩子。我們知道她有潔癖,愛乾淨到不得了的程度,大家都不敢靠近她。

她又是一個高傲得不得了的女孩子,連林黛玉都被她批評,我們覺得林黛玉在《紅樓夢》裡面已經是一個近乎完美的人物,她卻覺得林黛玉對喝茶和音樂的品位還不夠。

可是今天我們看到,妙玉這麼一個品位很高、潔癖非常的女孩子,要受一個苦,這個苦就是劉姥姥要來她的櫳翠庵喝茶。

蔣勳:《紅樓夢》是一本可以當佛經讀的書(人生感悟,哲理好文)

(畫中的紅樓夢)


我想平時妙玉是根本不會讓劉姥姥這種人去她廟裡的,可今天是賈母帶了劉姥姥來,妙玉不能拒絕。妙玉等於是賈家供養的出家人,給她一個廟,讓她在這裡修行。

我覺得《紅樓夢》最發人深省的就是:一個人最堅持的部分,大概就是最受苦的部分,修行也不過就是如此。妙玉這麼愛乾淨,偏偏來了一個髒兮兮的老太太,她要怎麼辦?

當然我們也會反省:修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覺得第四十一回作者完全在寫佛經,你會發現修行是你覺得不可褻瀆的東西忽然被褻瀆了,而那個褻瀆恐怕是修行的開始。

我進入中年以後,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如果我愛美,當我看到那個美被蹂躪跟糟蹋,我還堅持、還相信,它才對我有意義。如果我那麼容易放棄,我就知道我的修行其實還不夠。

蔣勳:《紅樓夢》是一本可以當佛經讀的書(人生感悟,哲理好文)

(昆區紅樓夢)


後來尼姑把劉姥姥用過的成化窯的杯子拿進來,妙玉就吩咐把它丟掉,大家知道成化窯是多麼珍貴的東西,可是因為這個鄉下老太太用了她的杯子,妙玉覺得噁心,就不想再要了。我相信真正的潔癖並不是乾不乾淨的問題,而是心靈上不能容納東西了。

妙玉這一場戲,常常被提及,林語堂在好多場合講到《紅樓夢》,說他最不喜歡的人就是妙玉,他覺得妙玉實在太過分了。

可是我看到這一段,不覺得我會不喜歡妙玉,因為我要借這段去反省,是不是我心裡也有一個妙玉?我要提醒自己,當我愛一個美的東西時,一定不要忽略,沒有任何美或是高貴的東西比人更重要!所以我覺得作者是在講“寬容”。

蔣勳:《紅樓夢》是一本可以當佛經讀的書(人生感悟,哲理好文)

(紅樓夢中的妙玉)


林語堂何等聰明,可他還是有分別心,他認為妙玉對劉姥姥的態度不好。可是我覺得作者在這裡要寫的是妙玉的苦,妙玉最後走進一個大悲劇。就是說我們揹負的東西,也是最放不開的部分,到最後讓你領悟的剛好就是這些東西。

《金剛經》中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相信妙玉一天可能讀很多次,可是劉姥姥用過的一個杯子她都不要,這個分別相何其嚴重。

所以作者是不是在寫佛經,我想大家馬上就懂了。真正的修行並不在語言上,而在行動中。我們讀經文其實很容易,從十幾歲開始讀《金剛經》,那些字都會背了,可是常常在提醒自己能做到多少?

蔣勳:《紅樓夢》是一本可以當佛經讀的書(人生感悟,哲理好文)

(戲曲紅樓夢劇照)


“無壽者相”是說所謂的早夭跟長壽並沒有什麼差別。講得這麼簡單,可是我記得母親臨終的時候,我抱著她念這一段,忽然覺得自己怎麼還放不下,不是明明告訴你“無壽者相”了嗎?所以我相信重要的哲學是需要你在一生當中去深深體會的。

我沒有想到,竟然要用母親身體的痛與臨終的痛來讓我懂這句話。可是沒有這件事,我真的讀不懂。也正因為如此,我會提醒自己其實所知有限。

蔣勳:《紅樓夢》是一本可以當佛經讀的書(人生感悟,哲理好文)

(紅樓夢劇照)


因為以前覺得自己好棒啊,十幾歲的時候班上哪有人在讀《金剛經》,所以好得意。《金剛經》哪裡是要你得意的?《金剛經》怎麼可能是讓你得意的?所以等到母親臨終的時候才會讀懂那一句,它其實是在等待那一個時刻。

我相信,這才是真正在閱讀上有一個很大的、被充滿的感覺,而那個充滿的感覺是一個好的哲學或者好的文學跟隨著你的一生一直在做反省,在做不同程度的領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