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易中天面对“国学热”现象,明确表示很反感

说到国学,不懂的人也许会鄙视,认为国学全是“垃圾”,但也一定有人会替国学喊冤,说国学是人生的瑰宝,能让人在国学中找到了无处安放的灵魂。

虽然已经是‘9102’年了,即使是在这样一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外来文化不断走进国门的时代下,依旧无法掩盖绝大多数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热爱程度会越深。

易中天面对“国学热”现象,明确表示很反感

有人就不理解:为何社会程度发展越高,老祖宗的东西越无法忘怀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给了大众一个解释:“因为国家发展程度越高,就越需要把根扎深。这个根就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热’升温的本质是文化自信。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根,然后发芽,开花,结果。

综合这几年来看,国学、国学阅读和国学教育,几乎成为人们谈论思想文化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各种解读国学的书籍争相出版,各种品说古人的节目陆续播放,一些地方还有老师着汉服上课、学生进孔庙祭拜的事情,足见人们的热情。似乎国学已成为一个新的潮流方向。

易中天面对“国学热”现象,明确表示很反感

面对这样一个“国学热”现象,易中天却发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说:“我很反感‘国学’这个词,那是过去针对‘西学东渐’而提出的,所以你们在我的书中看不到这个词。国学作为学术不可能热,哪有‘学’热的呢!只能叫传统文化热”。他认为,之所以会有“国学热”,是因为30年改革开放,大家找不到北,形成了“道德沙尘暴”信仰危机,于是有人就想在传统中寻找药方。对这种‘热度’,他毫无兴趣。

假如说中国有“国学”,美国是不是该有“美学”?日本是不是该有“日学”?“国学”这个词,从定义上来讲很不严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是两个概念。国学是当年为了对抗西学而提出来的,而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庞大的体系,又可以分为糟粕与优秀。

就如易中天有个说法:可以打倒“孔家店”,但不能打倒孔夫子。

易中天面对“国学热”现象,明确表示很反感

因为这两者不能画等号。五四时候的“孔家店”与孔子偏离得非常远。儒家观点表述为:人与人不平等,但确为对等。什么意思呢?对等就是不能进行单方面的要求。比如君要仁臣才会忠、父慈子才会孝,这才叫对等。但“孔家店”却把不平等高高举起。将思想转变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如何能划为等号?

所以,易中天的这种反感态度,并不是不无道理。哪些能取,哪些该扔?是需要认真合计合计。适合传统社会的,放到如今的时代,那不是灵丹妙药,有可能为“病急乱投医”。

说白了,惟有真正的了解,才有真正的热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