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證券日報頭版評論:金融科技創新要立好規矩 謹防區塊鏈走P2P“老路”

“下一步,應積極完善監管框架,積極推進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強調功能監管,提升監管科技,在尊重市場原則、鼓勵創新的同時,積極有效防控金融風險。”央行日前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對金融科技創新提出了總的原則,即創新與監管並重,立規在前。

提到金融科技創新,區塊鏈自然是當前市場最熱的焦點之一,之前則是互聯網金融業務以及第三方支付。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對金融服務創新發展起著重大作用。

過去十多年來,我國在金融科技創新發展及監管方面有成功也有教訓。比較成功的是對第三方支付的監管。雖然第三方支付也曾出現過一些小問題,但都及時得到了化解,通過十多年不斷的博弈、改進、技術進步,及時有效的建章立制、修渠築壩,確保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金融科技創新方面受到教訓的則是P2P。2012年以來,因准入門檻低等因素,P2P等互聯網金融業務迅速發展,最高峰時全國網絡借貸平臺數量超過5000家。隨著網絡借貸行業的發展,監管漏洞逐漸湧現,儘管監管層陸續採取了一些監管措施,但當時的監管科技水平顯然沒有跟上它們的發展步伐,風險逐漸累積。一直到2018年下半年,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1000多家網絡借貸平臺集中爆雷,行業聲譽直線下降,危及社會和金融穩定。隨後,這個行業進入集中整治階段,一些省市直接撤銷了P2P。現在,各地P2P仍處於整頓當中。

當前各界對待區塊鏈的態度,與此前的P2P有些類似,無論是何種類型的企業,似乎都能和區塊鏈扯上關係。對於當前炙手可熱、風起雲湧的區塊鏈,該如何在規範中實現創新發展,避免重走P2P的老路呢?

筆者認為,P2P興起之初是為了企業和個人解決融資渠道狹窄的問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但在後續的發展中,P2P逐漸忘掉了自己的初心,成為資本的遊戲。這是區塊鏈創新乃至金融科技創新發展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互聯網+”的迭代產品,後者的普及和深入,讓我國經濟從資源推動型高速發展換擋至更加註重生態優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而前者要做的就是通過科技創新手段,提升整個社會的管理、運行,優化經濟金融生態環境,以此來推動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區塊鏈與P2P一樣,初心都是為了服務實體經濟,但後者在資本的衝擊下呈野蠻生長狀態,最終發展成為金融領域的風險點之一。所以,區塊鏈尤其是“區塊鏈+金融”在發展之初,就要立好規矩,制定好發展規劃,讓其成為實體經濟的“守護神”,絕對不能踏上P2P的覆轍。

我們可以暢想:一個好的“區塊鏈+金融”產業的發展,必定要結合我國金融市場特點,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開展金融業務、產品、流程和模式創新,從而確保科技創新業務在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的同時規範發展。這是金融科技創新穩健發展的基本路徑。

對於金融科技創新的監管,央行正在完善現有政策法規,改進監管框架,加強消費者保護,按照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實施功能監管,堅持和落實金融牌照制度,推進監管科技穩步發展,提升監管能力,加強系統性風險分析與防範。這裡需要強調的是,無論何種形式的金融科技創新,加強消費者保護都應當是其必須遵守的底線,這也是監管的紅線。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