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汗,出与不出,这是一个问题。(老中医都要问系列)

老中医系列又来了

相信去看过中医医生的朋友们都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你平时出不出汗?什么时候出汗?哪里出汗?”

汗,出与不出,这是一个问题。(老中医都要问系列)

今天针人来为大家讲讲各种异常出汗在中医理论里所代表的意义。

自汗 自汗指清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后尤甚的症状。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等症,多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因阳虚(卫阳不足)不能固密肌表,玄府不密,津液外泄,故自汗出,活动时机体阳气敷张,津随阳敷外泄,故出汗更为明显。

汗,出与不出,这是一个问题。(老中医都要问系列)

盗汗指睡时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兼见潮热、颧红等症,多见于阴虚证。因阴虚阳亢而生内热,入睡时卫阳入里,不能固密肌表,虚热蒸津外泄,故睡眠时汗出较多;醒时卫气复出于表,肌表固密,故醒则汗止。


绝汗指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的症状,常是亡阳或亡阴的表现。若病人冷汗淋漓,兼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属亡阳证,是阳气暴脱于外,不能固密津液,津无所依而随阳气外泄之象;若汗热而黏腻如油,兼见躁扰烦渴、脉细数疾者,属亡阴证,为内热逼涸竭之阴外泄之象。

汗,出与不出,这是一个问题。(老中医都要问系列)

战汗指病人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而后汗出的症状。战汗者多属邪盛正馁,邪伏不去。一旦正气来复,邪正剧争,则发战汗。见于温病或伤寒病邪正相争刚烈之时,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如汗出后热退脉缓,则是邪去正安、疾病好转的表现;如汗出后仍身发高热,脉来急疾,则是邪盛正衰、疾病恶化的表现,故战汗为疾病好转或恶化的转折点。

汗,出与不出,这是一个问题。(老中医都要问系列)

冷汗指所出之汗有冷感的症状。多因阳气虚或惊吓所致。


热汗指所出之汗有热感的症状。多因里热蒸追所致。

黄汗是指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的症状。多因风湿热邪交蒸所致。

头汗指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又称为“但头汗出”。多因上焦热盛,或中焦湿热蕴结,或病危虚阳上越所致。

汗,出与不出,这是一个问题。(老中医都要问系列)

手足心汗指病人手足心汗出较多的症状。可因阴经郁热熏蒸,或阳明燥热内结,或脾虚运化失常所致。

半身汗指患者仅半侧身体汗出的症状,或左侧,或右侧,或上半身,或下半身。经常无汗出的半侧是病变的部位,可见于中风、痿证、截瘫等病人。多因为风痰、痰瘀、风湿等阻滞经络,营卫不能周流,气血失和所致。

心胸汗是指心胸部易出汗或过多汗出的症状。多见于虚证。伴有心悸、失眠、腹胀、便溏者,多为心脾两虚;拌心悸、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者,多为心肾不交。

汗,出与不出,这是一个问题。(老中医都要问系列)

阴汗指外生殖器及其周围汗出的症状。多因下焦湿热郁蒸所致。

汗,出与不出,这是一个问题,你了解它背后的含义吗?


关注“针人不露相”,获取更多中医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