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它虽然外表长相难看,却是回复阳气、祛寒止痛的良药!

附子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中,并被列为下品。陶弘景曾说:“乌头与附子同根。附子八月采,八角者良。乌头四月采。春时茎初生有脑头,如乌鸟之头,故谓之乌头。”在《本草纲目》也有相关记载:“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草乌头是也。”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生长于山地草坡或灌木丛中。主要产于四川、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经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等。盐附子以个大、质坚实、灰黑色、表面光滑者为佳,黑顺片以片大、均匀、棕黄色、有光泽者为佳,白附片以片匀、黄白色、半透明者为佳。

它虽然外表长相难看,却是回复阳气、祛寒止痛的良药!

那么关于附子到底有什么功效呢?中医认为,附子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

附子秉性纯阳,辛甘大热,能上助心阳以复脉、下补命门之火以追回散失的元阳,是“回阳救逆第一品”。用于治疗久病伤阳、寒邪内犯或大汗、大吐、大泻所导致的亡阳证,表现为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状,比如《伤寒论》中的四逆汤,常与干姜、甘草一同使用。

附子能回阳救逆,人参能大补元气,两味药一同使用,可以治疗亡阳兼气脱者。如果是寒邪入里、直中三阴,表现为四肢厥冷、恶寒倦卧、吐泻腹痛、脉沉迟无力或无脉者,比如《伤寒六书》中的回阳急救汤,与干姜、肉桂、人参等一同使用。

它虽然外表长相难看,却是回复阳气、祛寒止痛的良药!

附子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的功效,凡是心、脾、肾等脏阳气衰弱者都可以使用。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导致的阳痿滑精、宫寒不孕、腰膝冷痛、夜尿频多者,比如《景岳全书》中的右归丸,与肉桂、山茱萸、熟地等一起使用。治疗脾肾阳虚、寒湿内盛所导致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等,比如《局方》中的附子理中汤,与党参、白术、生姜等一起使用。

治疗脾阳肾虚、水气内停所致的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比如《伤寒论》中的真武汤,与茯苓、白术等一同使用。如果是治疗心阳衰弱、心悸气短、胸痹心痛,可以与人参、桂枝一同使用。治疗阳虚兼外感风寒者,比如《伤寒论》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与麻黄。附子一起使用。

它虽然外表长相难看,却是回复阳气、祛寒止痛的良药!

附子气雄性悍、走而不守,能温经通络、逐经络中风寒湿邪,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凡是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者都可以使用,尤其善于治疗寒痹痛剧烈者。治疗虚寒头痛,比如《三因方》中的必效散,与高良姜一起使用。如果是寒凝气滞腹痛,比如《济生方》中的延附汤,与延胡索、木香等行气止痛药物一同使用。

附子功效虽好,但是其性大热,所以热证、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因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附子反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即不能和上述药一起使用。又因附子有毒,如果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以引起中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