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引進特斯拉是一招好棋?未必!

引進特斯拉是一招好棋?未必!

特斯拉經營情況好轉

但仍面臨挑戰

美國時間8月1日下午,特斯拉(TESLA)發佈第二季度財報,特拉斯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都超出了分析師預期。

特斯拉二季度營業收入達到40億美元,同比增長幅度達43.37%,創造了季度營收新紀錄,比此前華爾街給出的預測值31.42億美元高出8.58億美元。

特斯拉二季度淨利潤為-7.43億美元,虧損幅度較去年同期擴大85.29%,但低於今年一季度7.85億美元的淨虧損額。

二季度,特斯拉完成了大規模的成本重組措施,這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特斯拉經營性現金支出、行政銷售費用等有明顯縮減,“燒錢”量低於投資者預期。

特斯拉在二季度的營業支出高達12.4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9.08億美元,也高於一季度的10.54億美元。

但得益於營業收入的大幅增加,特斯拉二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有所縮減,淨流出為1.3億美元,明顯好於一季度3.98億美元的淨流出量。

雖然特斯拉的經營情況在特殊措施之下有所好轉,但未來能否擺脫產能不足、經營虧損、償還債務的窘境,仍然面臨挑戰。

吸引特斯拉

對中國具有特別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發展現在與中國開始有關係了。今年7月10日,特斯拉公司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

特斯拉公司將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該項目規劃年生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

此外,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電動汽車研發創新中心也同步揭牌。上海方面表示,上海將積極支持特斯拉公司在上海設立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子公司和電動車研發創新中心,推動創新技術成果轉化。

當特斯拉在美國陷入“製造地獄”並開始被資本市場拋棄之際,中國開放了外資新能源汽車完全獨資設廠,特斯拉此時決定在中國投資建廠,無疑是一步重要的戰略決策。中國整體上強大的製造能力、龐大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都是目前面臨困境的特斯拉所亟需的。

對中國來說,目前吸引特斯拉投資中國具有特別意義——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之際,在中國自身發展新能源汽車徘徊在低水平之際,代表商用電動車最高水平的特斯拉投資中國,無論在政治上、產業上和市場信心方面,都是中國目前所需要的。

引入特斯拉

對上海可能是把“雙刃劍”

不過,事情都有兩面。特斯拉投資中國雖然能帶來一些明顯的好處,但這一項目要成功落地並可持續發展,還面臨不小的挑戰,對於上海來說,也面臨著“雙刃劍”效應。

從市場來看,在美國市場難以提供融資的情況下,馬斯克明確表示,特斯拉上海新工廠耗資大約20億美元,很可能會通過中國本土銀行的貸款資助工廠建設,首批投資預計2019年到位。

這意味著,上海吸引特斯拉,不僅要拿出土地、財稅方面的優惠政策,還要協助其解決融資問題。

從特斯拉在美國的情況來看,要取得財務平衡,目前還充滿挑戰。過去華爾街給的錢、風險投資給的錢,都是可以燒掉的股權融資;今後如果特斯拉從銀行借錢,這是債權融資,是需要還給銀行的(否則就是壞賬)。因此,從經濟上看,吸引特斯拉落地有挑戰。

從發展高技術產業來看,上海吸引特斯拉投資,也有值得注意的風險點。

安邦諮詢(ANBOUND)首席研究員陳功指出,國內發展高技術產業,“養比爭要好”——科技產業需要長時間養育,厚積薄發,這才是穩妥之道。如果科技產業只依賴風口技術和資本,來的快,去的也快。像上海這種寸土寸金之地,應該發展那種更長遠一點的產業更好,尤其是生物醫藥,應該是重中之重。

在陳功看來,上海急於引進特斯拉,有點飢不擇食,除了給特斯拉的條件不可思議,而且與國家未來的新能源車發展思路也不盡吻合。目前,國內輿論已經開始關注更多元的技術路線,而上海還花錢在發展純電動力。

搞產業要想成功,最重要的是控成本。只要控成本能夠成功,產業發展必然大有光彩,而且後來的比前面來的要好得多。

現在,特斯拉高調過來了,上海也視之為明星產業,但上海把它擺在哪裡啊?過去的通用汽車、大眾汽車都有遷離的趨勢,現在引進特斯拉,可能根本擺不下。

在中美貿易摩擦正酣之際,特斯拉落戶上海,無疑對中國有正面的象徵意義,但對於上海而言,以較高的成本引進特斯拉,也會面臨空間資源、引進成本、國家產業政策調整、市場可持續發展等一系列的挑戰。因此,引進特斯拉對上海很可能是一把“雙刃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