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青島火車站始建於1900年,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教堂,由德國人魏爾勒和格德爾茨設計,山東鐵路公司承建。最早的建築主要由鐘樓和候車大廳兩部分組成,具有德國文藝復興時建築風格。鐘樓是一座造型優美的尖頂結構,鐘塔高35米,沿用德國鄉間教堂樣式,頂部為八角式屋頂,牆身上方四面起山牆,山牆頂部四周放置4部大鐘。老火車站建築居於青島廣西路(原亨利王子路)和蘭山路(霍恩措倫路)的軸線上。1991年按原貌重建,原建築主體平行南移數十米,鐘塔增高3米。

1901年的火車站,剛剛建成,周圍建築稀少。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拍攝於1904年的火車站照片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1912年9月28日,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的孫中山先生致力於鐵路建設,從濟南乘火車來到青島,在青島火車站月臺上留下了一張十分珍貴的照片。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據說在這張照片中,不僅有當時青島商界的名流,而且還有德國、法國和青島報界的記者。在孫中山走過的車站月臺上方,青島人還扎有上書“歡迎”兩個大字的彩色牌坊。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1914年日本侵佔青島後,強佔了這條鐵路。1914—1922年,日本第一次佔領青島時期的火車站照片,站前有“千葉公園”。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千葉公園照片,1922年後改稱第五公園,建國後廢棄。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1923年1月1日,中國政府從日本手中收回膠濟鐵路,也收回了青島站。圖為中日雙方在青島朝城路(後為青島鐵路分局所在地)舉行交接儀式後合影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民國時期青島火車站,1939年8月30日和31日兩天,市區遭開埠後最大臺風暴雨襲擊,併發生了海嘯。海水衝上了車站南面的岸邊,沖塌了攔海石壩和樹木、電線杆。在最大的自然考驗降臨時,車站無恙。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1951年青島火車站,候車室上方鑲嵌著新中國鐵路路徽。該路徽1950年1月22日頒佈。1956年9月5日,車站上空突然出現特大暴雨,從天而降的雨水創下了本地日降水量的最高記錄,電話中斷,鐵路停車。風雨飄搖中,火車站大樓依然故我。1961年9月7日,青島再遭受特大暴雨襲擊,致使31人死亡,1956間房屋倒塌,23處橋樑被沖毀,在這期間,建成已整整60年的火車站沒有受到任何大的損害。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20世紀70年代的青島火車站,右邊圓柱的地方是檢票口。1975年7月19日,在市區持續6個小時的風雨交加中,電業局的10千伏電路跳閘15次。風雨過去,當光明重新照耀這個城市的時候,榮辱不驚的火車站依然在原來的地方,還是昨天的模樣。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90年代初的青島火車站,這是原裝的。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1991年,增設膠濟鐵路複線工程,在專家聽證會上70%的專家不同意拆,為了保留它,專家們認為可以將老火車站平移。這種意見並沒有被採納,最終的方案是,拆除老火車站,原址處建新火車站,再在原址處向南幾十米的地方,重建一個高仿老火車站的建築。在原火車站北側新修建了大型二層候車大樓,另在原站址南重新依原來風格建造了南樓,新鐘樓增高了3米,以求與新建候車大樓的比例協調。這次擴建於1993年竣工,百年火車站成為新建築。

1993年首次擴建後的青島站,原先的檢票口變成了候車室。“青島站”三個字,移到新候車室上方。老站房頂的煙囪也不復存在。北側立起一座大樓,那就是青島鐵道大廈。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為適應青島市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和迎接2008年奧帆賽,青島火車站又於2006年11月份進行封閉施工。2006年11月19日晚,即將改造前的青島火車站候車廳。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2007年1月7日,24層的青島鐵道大廈被爆破拆除。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這是網友gelinhai在爆破後瞬間拍攝的火車站珍貴鏡頭。那漫天的煙塵讓人想起老站經歷的紛紛擾擾的如煙歲月。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2008年初,建設中的青島新客站。青島新客站由地上三層和地下兩層共五層樓組成,站房沿站場東、西、南呈“U”形佈局,同時形成“品”字形廣場。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雖然原鐘表樓和售票廳建築在形式上仍舊非常高仿,但新建鐘錶樓的尖塔頂部的顏色由藍色變成了紅色,變得土氣了不少,而且整個火車站也變得更加平淡而不突出了。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單。

現有鐘樓已是新建築

青島著名人文學家李明曾說過,現有的青島火車站鐘樓已經不是百年前的老建築了,它早已在1991年被拆除重建了,建築部門用原有的材料,按照圖紙,將鐘樓重建。“從建築本身來說,它已經不算是百年老建築了,應該說是新建築。”李明表示,在火車站改造的同時,車站花園也被徹底破壞了。之後,周邊地區開始頻繁拆遷,大量出現了與傳統建築的尺度和體量完全衝突的大型現代建築。

建築史話:青島火車站,入選建築遺產,兩次拆建,你看的都是贗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