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柏林电影节上的贾樟柯,不是中国电影界的功劳

2月24日,在柏林电影节上,《小武》修复版首映现场。这是22年后,贾樟柯带着他的长篇处女作,再次来到柏林电影节。在本届柏林电影节上,贾樟柯还公映了他的新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贾樟柯电影如同往常一样,赢得世界各地人的喜爱。

柏林电影节上的贾樟柯,不是中国电影界的功劳


在中国,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贾樟柯?作为一名山西人,我发现身边很多朋友都不认识贾樟柯。除了那些一批又一批的艺考生,或者是资深影迷。电影导演,基本大家只认识张艺谋、陈凯歌。

柏林电影节上的贾樟柯,不是中国电影界的功劳


张艺谋、陈凯歌等人是中国第五代导演,在80、90年代活跃较多。贾樟柯算是第六代导演,是他们的接替者。而第六代导演中,基本都是拍国家不允许的题材,所以也不会拿到电影院播放。贾樟柯也是在这两年,开始逐渐回归院线。相比之下,贾樟柯更像是外国养大的孩子,如今回来报答祖国。

柏林电影节上的贾樟柯,不是中国电影界的功劳


《小武》一片用欧洲艺术家的眼光来看,是一部上乘佳作。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这是公然对社会秩序的挑衅,当时还有某些大导演出来抨击。在那之后,贾樟柯就开始走了国外路线,从柏林、戛纳再到威尼斯,贾樟柯凭借自己的才华打通了三大奖项,还包括洛迦诺等二流电影节。如果说他是中国骄傲,那么没问题,如果说贾樟柯是中国电影界的骄傲,对不起,不沾边。

柏林电影节上的贾樟柯,不是中国电影界的功劳


除了贾樟柯, 第六代导演事实上离我们更近,至少比张艺谋、陈凯歌近。但是为什么张艺谋、陈凯歌拍一部电影,即使大家看不懂,仍然万人空巷。但是离我们更近的章明、娄烨电影,却总能享受到一人包场?

柏林电影节上的贾樟柯,不是中国电影界的功劳


第六代电影导演的成功不是中国电影的功劳,而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不知道大家对伊朗电影有了解多少,本届柏林电影节最高奖项被伊朗电影《无邪》获得。而导演本人却无法前来领奖。

柏林电影节上的贾樟柯,不是中国电影界的功劳


贾樟柯电影饱含丰富的东方文化,是基于中国前年沉淀下的民风民俗。在山西这片土地上,给了贾樟柯很多创作灵感。他的新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则是试图传承人们对农村的乡土记忆。其实《乡村爱情》也在完成这个使命,只不过一个对内,一个对外。

柏林电影节上的贾樟柯,不是中国电影界的功劳


当代年轻人对于过去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缺乏认识和理解。现在的贾樟柯更多的是要表现这种“记忆中的文化”。而记忆的连续,就是历史的书写,就是一种传承。

柏林电影节上的贾樟柯,不是中国电影界的功劳


现在,贾樟柯自己走出一条电影路之后,他也在致力于扶持新导演,不仅创办“添翼计划”,给年轻导演搭出一个平台。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20年前的中国电影来说,没有什么能帮助贾樟柯这批导演走向电影道路。

柏林电影节上的贾樟柯,不是中国电影界的功劳


中国电影虽然一直在发展,但是却始终不尽人意,在商业上不断突破记录,但是在艺术上却总不尽人意。那些在外国经常获奖的电影人,又有多少是中国电影界推荐出去的呢?

柏林电影节上的贾樟柯,不是中国电影界的功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