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孩子的三大需求無法滿足,吃穿再好也不幸福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父母即使不吃不喝,也要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很多父母以為,現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肯定很幸福。


其實不然,孩子幸福與否,並不是父母說了算的,幸福不幸福,只有孩子自己說了算。


孩子的三大需求無法滿足,吃穿再好也不幸福

1、父母吵架離婚時


8歲的軒軒在讀小學二年級,每天在學校里老是走神,悶悶不樂,同學找他玩也提不起興致,老師讓他回答問題也無心應對。


班主任看出了軒軒不對勁,於是進行了一次家訪後瞭解到軒軒的爸爸媽媽最近經常吵架,還會提到離婚,而軒軒夾在父母中間左右不是。


父母吵架離婚時,孩子的內心會十分驚恐,不知所措,以為是自己犯了錯,更擔心以後自己沒人要了。


孩子的三大需求無法滿足,吃穿再好也不幸福

如果父母雙方吵架,甚至還拉著孩子做選擇時,孩子心中便出現了左右為難的分裂思想,從而進入了心理學上的三角關係。


本來是父母雙方的矛盾,硬是把孩子拉進來,讓孩子給自己評理:爸爸錯還是媽媽錯,甚至離婚讓孩子選擇和誰站隊。


父母下意識地把孩子拉到自己的矛盾糾紛中,無疑是把孩子當成減壓的工具,甚至有的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吵架和離婚的原因,這就給孩子埋下自卑的種子。


在父母的爭吵中,孩子的身心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創傷,不能自由地發展出自己的人生。


孩子的三大需求無法滿足,吃穿再好也不幸福

父母怎麼做能避免孩子受到傷害呢?


首先,給孩子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只有父母關係融洽,孩子能夠感受到家庭裡愛的流動和溫暖,在愛的包圍下,孩子身心更加健康,親子關係才會正常發展。


其次,做誠實的父母,即使父母雙方有矛盾甚至離婚,告訴孩子,爸媽之間遇到問題需要解決,這和他沒有關係,即使爸爸媽媽分開了,對他的愛不會改變。


最後,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經常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會讓對方在孩子的心中失去了威嚴,孩子也更加自卑不自信,造成孩子冷漠孤獨。


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並推崇孩子的爸爸。


父母的孩子世界的兩根頂樑柱,如果這兩根頂樑柱互相傷害不和睦,指責雙方不高大、不牢固,那麼孩子的世界將會變得低矮狹小,甚至坍塌。


孩子的三大需求無法滿足,吃穿再好也不幸福

2、沒人玩、沒人陪


很多父母給孩子不少的限制,牆上不許畫、地板上不能拍球、衛生間裡不許玩水,更不能領著同伴來胡鬧。


有的父母在外面工作忙,回到家後卻翹著二郎腿玩手機、看電視,孩子過來找他玩卻幾句話把孩子打發走。


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別說開心了,只能悶悶不樂甚至用更加叛逆的方式來吸引父母的關注。


缺少陪伴的孩子非常沒有安全感,害怕自己一個人待著,出門會一直黏在大人身邊,晚上睡覺也不敢一個人睡。


缺少陪伴的孩子也沒有幸福感,他們時常感覺孤獨,長期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性格會膽小懦弱,遇事就躲。


孩子的三大需求無法滿足,吃穿再好也不幸福

家是幸福的港灣,但一個家得有爸爸媽媽和孩子組成。孩子正常的身心成長需要一定的儀式感,會讓讓孩子變得更加專注和自信。


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也就那麼幾年,而恰恰就是這短短几年,是孩子和父母建立親密關係的關鍵時期。


一旦錯過,無論父母怎麼補償,在孩子心中,這份愛都是有缺失的。如何補償孩子,讓孩子真正走出來,內心得到滿足的愛。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的不是父母的愧疚,而是用心的陪伴和貼心的呵護。


孩子的三大需求無法滿足,吃穿再好也不幸福


3、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他們哄著、逼著孩子畫畫、彈琴、以及上各種培訓班,不管孩子喜不喜歡,是否感興趣。


朋友嘉雯有一對雙胞胎女兒小佳和小演,從孩子出生起,嘉雯都會在生活上給予兩個孩子一樣的東西。漸漸地,小佳和小演到了上學的年紀,嘉雯同樣給報了相同的興趣班——學鋼琴。


然而小佳喜歡學鋼琴,但是小演不喜歡,小演更喜歡的是學街舞。嘉雯覺得跳街舞有什麼好,與鋼琴相比檔次太低了,於是便拒絕讓小演參加街舞興趣班,逼著她和小佳一起學鋼琴。


孩子的三大需求無法滿足,吃穿再好也不幸福

一年後,小佳的鋼琴水平突飛猛進,但是小演連琴鍵都分不清。這讓嘉雯十分懊惱,對小演又是一通責怪。小演無心鋼琴,整天被嘉雯逼得悶悶不樂,學習成績也開始下滑。


嘉雯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同意了小演學街舞,不學鋼琴,很快小演發揮了街舞的天賦,在學校的文藝表演上大放光彩,贏得掌聲,學習成績也在穩步提升。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軌跡,父母應當尊重孩子的喜好,而不是替孩子做決定。真正地愛孩子,是“如他所是”,而不是“如你所願”。


安全感、幸福感、自由都是兒童的基本心理需要。這些需要沒有被滿足,孩子吃穿得再好也不會感到幸福。


孩子總會有自己的小煩惱,父母應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肯定、鼓勵孩子表達情緒,幫助調整情緒,給孩子真正的幸福。

END


作者簡介:池沐,自由撰稿人,專注親子教育,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對我的肯定,你的每一次轉發都會悄悄地改變著每一個孩子,關注我,讓我們攜手成長,成為精益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