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人說IPO盛產垃圾股,你怎麼看?

用戶94720436409


有人說IPO盛產垃圾股,確實如此,這是我國的發行制度造成的,近期新股IPO發行通過率是100%,在我國這種審批制度下,大量的新股IPO發行都是機構通過包裝上市的,許多公司並沒有成長性,也沒有核心的競爭力,大量的新股發行就是大股東和中介機構暴富的機會。

而審批制度下負責審批的發審委並不需要承擔任何新股不合格發行的責任,這就形成了新股發行的不可說的秘密,例如,近期出問題的某會計師事務的老闆就是發審委委員。如果不改革新股發行制度,不透明新股發行,我國的上市公司質量是不可能提高的。新股發行不透明,上市公司造假的問題就不可能解決。反過來因為上市公司質量不高,股市漲不起來,股市沒有牛市,又不能吸引的優質的公司來我國證券市場來上市,如果股市不能持續上漲,又不能吸引大量的場外資金和國外資金長期參與我國股市,如果惡性循環,我國就無法建立強大的資本市場,而我國沒有強大的資本市場,經濟轉型升級就困難,經濟強大就困難。

所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從新股發行開始的,只有證券市場有大量的高質量的上市公司,投資者才能獲得長期的投資回報,才能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我國證券市場,只有投資者的利益能有效保護,才能建立強大的資本市場,依靠欺詐和機構與散戶之間的對賭,資本市場很難發展。

當然了,我國股市的問題是積累了幾十年的問題,需要時間慢慢解決,歷史的問題可以慢慢解決,新股發行是可以從現在開始就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問題是我們願意不願新股IPO發行時就嚴格要求,就逼著上市公司提高質量。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垃圾股在A股市場時有發生,這確是不爭的事實。關鍵是要弄明白,這些垃圾害人精是什麼lP0入市的,要追本溯源,源頭控制最要緊。長期以來,重融資輕投資,減輕企業負擔,是中國股市產生的前提條件,導致排隊進場的上市公司,時不時的出現業績變臉、財務造假、內幕交易和大股東清倉套現等情況。甚至有些大股東及企業高管,他們肆無忌憚不折手段的股市中圈錢暴富,其情節極為惡劣,嚴重擾亂了證券市場,極大的損害了廣大中小投資人的利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改變這種不良現狀,必須要從源頭抓起,把政策的著力點放在保護大廣中小投資者利益上,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大對那些違法違規的機構及個人處罰的力度,對有不法行為的人起到制約和威懾作用,同時也給廣大股民朋友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最後再提個建議:鑑於目前社會上正在開展的對民用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各住宅小區對混亂不堪的垃圾進行分門別類的細化,規定時間對號入座倒入垃圾桶,垃圾分類推進情況良好,小區環境面貌也為之煥然一新。據此,我們的證券市場難到不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嗎?也可去分門別類地清理整頓已上市的和將要上市的公司,去偽存真,堅強踢除一切危害證卷市場的“生活垃圾”。


公益與你常相隨


所謂ipo盛產垃圾股,言過其實了,之所以有此說,主要還是新股發行上市後大量存在業績變臉和到期後大量減持以及大量新股股東股權質押等市場極度反感以及給市場帶來巨大壓力和風險的根源。

至於新股上市後大量業績變臉乃至於虧損個股增多,其根源是我國的新股發行體制決定的。目前的新股發行體制是審核制以及人為規定發行市盈率以及盈利條件。

這就導致了發行方為了達到上市前三年的業績規定而人為美化財報和包裝,而為了獲得更高的發行定價(在既有的發行市盈率23倍的規定前提之下),如果假設過去三年平均盈利和業績增速高就能獲得高發行價,而如果前三年業績差則對應的23倍市盈率的定價就低。在募集資金計劃已經確定的前提之下,發行價值越高,則股本攤薄越低,發行價越低,在募集資金計劃不變的前提下,則股本攤薄越高,也就是需要發行更多的股本募集同樣的資金。

因此,上市公司就有充分的動機去美化和包裝財報。加上新股募集資金到位後到投入生產,有一個項目建設到運行的時間差,在這個時間差之前,必然存在對原有業務業績因應股本變大後的攤薄。美化包裝加上攤薄,就有一個業績和上市前三年業績增速的巨大反差出現。

這也就是為什麼新股發行後多數公司存在業績下滑乃至於虧損的根源。

而發行人還要追求股本優勢,比如我一億的上市前股本,假設如果我要募集一億的資金需要發行一千萬股,而高發行價的情況下可能我只要發行500萬股乃至於更少,這樣,大股東或者其他股東就可以獲得利益最大化。而發行前的股本方為了在未來的減持中獲得利益最大化,也有做大業績和包裝業績的天然動機。

正因為股本的設計中預埋了未來利益最大化,也就是發行流通股本最小化,使得發行前股本最大化得以實現,這就帶來解禁之後發行前股本的充分減持空間和高價發行的股價空間存在。

所以,我說,限制發行前後大股東的持股比例不得超過20%(含實控以及一致行動人總持股比例)是限制解禁衝動的有效方法,當然,還要配套以解禁前不限量做空機制,以徹底限制封殺大小非的減持股價和股本空間。

而發行上市後,因為發行人存在對沖鎖定股價風險的考慮以及因為實際融資的天然飢渴症,大量的新上市股東進行股權質押,既可以鎖定發行上市後因為機制帶來的首日44%漲幅以及之後連續炒作帶來的高溢價和高估值,又可以融資套現。因為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國內金融條件客觀存在,而上市之後再融資的條件和週期以及審批非常困難和長耗時,這就導致了上市後的股權質押大量發生,而一旦發生整體的股災或者長期熊市,股價跌破質押平倉線,質押當則佔據了主動,可以放棄質押股權,也可以選擇追保或者棄保。

正因為目前機制天然存在弊端和漏洞,這就導致了新股發行方利益無窮大,業績變臉和解禁減持乃至於股權質押違法風險無窮小(對比獲得利益而言)。

這就是基本上的完整利益鏈條,天衣無縫,既得利益者彼此心照不宣!


屠龍刀fei0598


我覺得這種說法沒有毛病,IPO確實是盛產垃圾股,對於這種觀點我個人看法如下!

公司從未上市到成功在A股市場上市,走的第一道大門就是申報IPO,IPO申報待相關部門審核。按理來說IPO審核要經過不同部分的認可,不允許那些垃圾股上市的,而那些垃圾股會被IPO審核拒之門外,但事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這麼美好。

而有些公司卻為了達到成功上市,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達到成功上市,甚至造假上市,欺詐上市的情況出現。這樣的公司一旦成功上市就成了A股市場的垃圾股,所以IPO盛產垃圾股並非空穴來潮,而這些垃圾股確實是從IPO為源頭就已經註定是垃圾股了。


其次就是有些公司在IPO上市之前,業績非常好,業績蒸蒸日上的,盈利能力非常強。一旦等成功上市之後,似乎並非是這麼牛逼了,上市的一個業績報告就開始大幅翻臉,隨後業績一路下滑變成垃圾股。出現這種事,如果只是一家公司也許是巧合,但是有不少的公司都是這種情況,難道還是巧合嗎?

最後一點就是IPO給股票市場最大的影響除了對股市抽血之外,對於股票市場增加垃圾股也是真實的。除了以上業績造假,欺詐上市,業績翻臉之外,再有就是沒有把那些上市就為圈錢的公司也讓成功上市了,這些公司一上市就並不是想法設法的做大做強公司,也是想法設法怎麼樣從股市圈錢,有些上市公司大股東把股市當做提款機了,從而讓這些公司也能順利通過IPO,有些費解。

以上就是我個人關於股票市場中,IPO盛產垃圾股的分析以及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老金財經


A股是不是盛產垃圾公司,可以從次新股業績變臉可以看出。部分公司存在業績造假行為。另外今年IPO過會率創歷史新低。只有50%左右。這還是在逼退大量公司退出排隊隊伍基礎上。以前在80%以上。這其中的差額。雖然不能認為所有公司都存在財務問題。起碼有一部分存在財務問題。

A股是不是盛產垃圾公司。從每天不斷的減持公告中也可以看出。雖然減持不代表就是垃圾公司。但起碼部分是垃圾公司。股東知根知底。知道垃圾公司不值這個價 有機會就會減持甚至清倉減持。完全拋棄上市公司。

A股是不是盛產垃圾公司。商譽減值不斷也可以看出。雖然有商譽減值並不代表就是垃圾公司。但起碼有部分商譽減值是上市公司併購了垃圾資產。不得不全額計提商譽減值損失。

A股垃圾公司多。導致缺少長期持股價值。造就投資者惡炒不斷。缺少價值投資土壤。要想價值投資。先把上市公司質量搞好。把垃圾公司清除市場。


杜坤維


中國資本市場與國外資本市場的共同特點本質上是一樣的。其基本功能一是融資,二是回報投資者。融資是資本市場的基礎功能,也是保障上市公司能夠獲得最低的籌資成本。經濟社會企業能夠獲取低成本的資金是取得競爭的優勢地位是顯而易見的,同時,根據上市公司的法律規定,上市公司還享有配股,債轉股,增發新股的權利。

正是由於上市公司有其以上的資金與經營P特權,所以爭取獲得IPO是中國企業夢寐以求的夢想。企業千方百計的爭取獲得IPO這樣就可以馬上獲得其他企業不同經營的條件與地位。國家在IPO發行上,是有著明確的方針政策與鼓勵的方向。同時還有具體的財務指標,行業地位,產品優勢,技術性能,消費者評價,盈利,市場的影響力等綜合指標。但是許多IPO企業實際情況是不符合上市條件的,同時許多上市公司的基礎要求與指標是達不到的。但是又為了上市,所以造假與包裝上市,還有與中介機構通融等,爭取上市。特別是在業績上造假與提高利潤指標的賬務處理往往是企業慣用的手法。我們也承認市場環境與市場形勢的改變,所帶來的經營業績改變。但是許多上市企業主觀隱瞞與惡意欺騙也是大有存在的。如果這些企業的IPO審核與輔導期沒有發現,當這些企業上市後,往往就會露出馬腳和暴露。所以形成這種原因一是IPO企業主觀造成的。二是中介機構把關不嚴。三是舉薦券商工作不深入。四是證監會審核不嚴格。只有以上四個環節都能認真履行職責,嚴格控制與把關。相信一定會發現蛛絲馬跡的,但是關鍵是在利益面前總是有些參與審核人員不能公正處理,甚至通融與收取金錢,而放鬆條件。最後暴露出問題。

所以防止IPO上市造假,不但是企業本身,而是要求參與審核的機構與中介,券商,證監會都要嚴格執行法律規定與制度和標準。確保上市公司質量,防止與甄別IPO造假,處於對法律對國家對人民負責的精神,處於公心,實行三公原則。那麼IPO的質量就會好許多。今後希望國家有關部門特別是監察部門,要實時加強對審核上市公司程序等的監督,特別是事前監督與提醒,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是防止國家權力部門權利尋租等腐敗監督關口前移。也是積極探索IPO發行的有關途徑之一。投資者也期盼更優秀的企業能夠獲得國家資源。



時剛軍


在一個潛規則盛行的土地上,這是必然的。馬克思說資本是嗜血的,而特權下的潛規則是嗜髓的。


空谷132394418


不要怪垃圾股,垃圾股也委屈,他們花大價錢上市,就是為了騙錢,上市後能不圈錢嗎?得賺回來啊。問題是:誰讓垃圾股上市的?得了多少好吃?不要否認沒收好處,好企業很多為什麼非讓垃圾股上市?之間的故事不說大家都明白。‘互利共贏’,不管股民損失慘重,昧著良心騙錢,天理難容啊!所以,誰讓垃圾股上市的,誰負責對股民損失的賠償,一定要有連帶責任。上市的垃圾股太多,讓股民避免踩雷是不可能規避的,股民都相信監管層掛在嘴邊上長說的‘嚴格把關’,然而,遇到垃圾股退市讓股民損失自認倒黴,那是說不過去的,以前講的‘嚴格把關’就是對股民的忽悠和欺騙,股民是不答應的,更是天理難容的事,必須對股民損失有個公平、正義的交代!


1509277726


一家企業能不能上市,審核把關是最關鍵的,如果僅僅是為了解決IPO堰塞湖讓任何企業都上市融資,肯定是垃圾股數量增多,這裡面就會存在審核期間出現疏漏,讓一些造假企業,問題企業上市,最後圈錢後落得一地雞毛,股民成為接盤俠。

但是A股的本質就是融資為主,讓企業上市,尤其常態化發行新股成為了近年的一種趨勢,並且有提速現象。2018年因為股市面臨千股跌停,大盤跌跌不休的走勢,新股過會率降到了60%,發行有所減緩,但到了去年底提高到了86%,今年提高到了90%以上,更是常態化三家發行,可想而知,股市就是融資大於一切的形式發展。

那有人說IPO盛產垃圾股,是不是真的?

一、IPO堰塞湖是難以解決的問題,造假需要重罰。

其實IPO堰塞湖在國內是難以解決的問題,目前國內起碼還有萬家以上企業需要登陸A股市場融資,在重融資輕投資的環境中,對上市企業的違法違規震懾力度低,導致了很多企業擠破門檻都想上市。

2017年發行了400多家新股,不到一年時間業績變臉的企業不斷增多,股市也在天量減持中難以上漲,一季度股東減持就超過了四年新高,這就是IPO超發的問題,這也是股市為什麼問題股增多的原因,因為新股提速,垃圾股必然會包裝上市,最後股市質量大幅降低,股民買單。

需要讓敢於伸手造假的企業給予重罰,必然就沒人敢造假上市,就相應的不會盛產垃圾股。

二、完善證券法規,強化處罰力度,實現優勝劣汰。

財務造假,頂格罰款60萬,操縱股票,頂格罰款60萬,違法成本低是犯罪者敢於冒險的緣由,僅僅是罰款幾十萬甚至百萬,可以獲取到幾億甚至幾十億,這就變成了鼓勵犯罪。

完善證券法規,讓伸手必被重罰,必然會起到震懾作用,也會還股市健康環境。而不是給予一定的機會,讓其一次兩次三次的糾錯,人性是改變不了的。

垃圾股退市,垃圾股拒絕上市,股市才能穩定發展,這必然就需要證券法進行完善,加大處罰力度,才能讓市場真正走向成熟。

總之:IPO盛產垃圾股,這是一種諷刺,但這不也正說明了股市當下存在的問題嗎?只有強化監管,加大審核力度,才能避免讓汙濁之氣流入市場,才能減少對股民的傷害。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其實這個問題有更深一層次的含義,真的是IPO都是垃圾股嗎?從結果來看確實有很多,但是從審批環節來看,能過IPO的個股並不垃圾,所以可能只有一個:為了上市而進行財務造假,甚至包裝!!


要知道A股的市場是一個上市麻煩,但是退市困難的格局,28年以來A股的退市率一直保持著2%左右的頻率,並且還出現過多年沒出現退市股的情況!這個在完善的金融市場裡是不可能發生的事。要知道A股裡的上市公司並沒有表面看得那麼光鮮靚麗,只不過上市之前都被渡了一層金!


所以你會發現,許多看似業績非常棒的個股,卻在上市1-2年內突然業績變臉,甚至盈轉虧!這其實就是一種紙包不住火的結果!因為上市之前你可以包裝,但是上市之後你必須實打實拿出你的數據和業績!因此IPO才盛產垃圾股,不是他們變得垃圾,而是他們本來就是很垃圾,只不過欺騙了大眾的眼睛!這些公司上市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圈錢,而不是融資發展企業。這也是為什麼A股牛短熊長的原因,簡直就是一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疑惑和投資建議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