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孩子小时候越是表现出这三种“乖”,长大越没有出息

文|文儿

保留孩子适度的调皮捣蛋就是保持孩子的创造力和魄力,听到不少的家长夸其他小孩子都是“你看看人家谁谁一点都不淘气,老师家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一个十分听话的孩子真的好吗?对父母以及老师言听计从的孩子长大之后多数会更加懦弱,孤僻,这点值得我们深思。

孩子小时候越是表现出这三种“乖”,长大越没有出息

1. 强迫孩子为了成为好孩子而做好孩子的“乖”

孩子年幼时占有欲都比较强,学会和别人分享并不是一件判断孩子是否优秀的硬性标准,而现在很多家长接触各种的教育理念过于妖魔化“分享”这个词。

比如家长的朋友们带着孩子来家里做客,一些父母就擅作主张的把孩子心爱的玩具送给别人,孩子当然会表达出不满,而这时父母会直接说孩子不懂事,不会分享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久而久之孩子会压抑自己真实的情感,强迫自己做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而失去自己的特色。

孩子小时候越是表现出这三种“乖”,长大越没有出息

2. 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的“乖”

一些孩子对父母的话过分的言听计从,没有丝毫自己的主见,当然这种情况多见于父母要求过于严苛的家庭。

一些父母活跃在孩子生活活动的所有范围内,控制着孩子的生活、学习、玩耍娱乐,孩子没有独自思考的空间,并且稍表现出对父母的质疑就会受到父母的责备,这种家庭氛围长大的孩子,虽然幼年确实省力,但成年后往往没有主心骨,性格懦弱。

孩子小时候越是表现出这三种“乖”,长大越没有出息

3. 不会表达自己情绪的“乖”

孩子年幼哭闹单纯就是表达情感的途径,很多家长就会说“你再哭就不要你了”或者是“你再哭坏人就把你卖到山里”等等,家长觉得不以为意只是想让孩子安静。

但是长此以往,孩子幼小的心灵会严重缺乏安全感,并且不敢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长大之后会影响孩子和其他人的交流,以及性格偏压抑。

----------------------

怎么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孩子和自己的关系不亲近怎么办?孩子爱打人是因为什么?孩子脾气特别大是怎么了?孩子总爱看电视玩手机该如何引导?

如果你有这些疑惑: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妈妈的阅读】。只为成为孩子更喜欢的妈妈!

世界上没有哪所学校的教育能比的上妈妈的阅读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