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稻盛和夫:別讓公私不分,毀了企業的前程

稻盛和夫:別讓公私不分,毀了企業的前程

稻盛和夫:別讓公私不分,毀了企業的前程

島 君 說

作為經營者,要想成大器,做大事,就必須認清工作的意義。

自己儘可能輕鬆,驅使員工賣命,藉此賺大錢、發大財,這樣的經營者大有人在。但是,只把賺錢和享樂當作人生目的,從結果來說經營者自己並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企業也不可能持續健康發展。畢竟,社會總是期待經營者具備更為高尚的人生目的。

那麼,經營者具體應該怎麼工作?又是為什麼而工作?被譽為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先生在《幹法》一書中給出了答案。

本文摘編自稻盛和夫最新著作《幹法》,正和島作為機械工業出版社合作方,經授權發佈。

作 者:稻盛和夫

編 輯:夏昆

來 源:正和島

稻盛和夫:別讓公私不分,毀了企業的前程

無論如何也要讓事業成功

首先,理所當然,經營者必須將他的事業引向成功。無論是創建風險企業,還是繼承原有的事業,讓事業走上軌道,促使它成長髮展,乃是經營者的第一要務。

這個出發點,就是要抱著“無論如何也要讓事業成功”這種強烈的願望去工作,在這一點上做到極致。這種強烈的“意識”類似於格鬥時必須具備的“鬥爭心”。

缺乏這種“鬥爭心”的人,首先就不適合當經營者。相反,只要具備這種“意識”,哪怕資金、技術、人才不足,都可以靠熱情和執著的信念加以彌補,就可以讓事業獲得成功。

大家或許認為,僅僅依靠“意識”,事業不可能成功。然而,在“意識”裡秘藏著巨大的力量。一般認為,邏輯演繹、推理推論、構思戰略,就是說使用頭腦“思考最重要。”我相信,心中的“意識”的重要性,要遠遠超過用頭腦進行的思考。

在我們的人生中,“意識”所具備的強大的力量是其他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的。

稻盛和夫:別讓公私不分,毀了企業的前程

要有“想這麼幹”的念頭

“想這麼幹”“如果有這個東西就太好了”“如果有這種可能性就太好了”,這一類“意識”“念頭”,會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浮現。

例如,發明創造某種東西,在具體實施時,必須用頭腦思考,必須進行研究。但其發端卻是突然在心中浮現的“念頭”。

一般說來,“念頭”這種東西往往受到輕視。常聽人說:“不要憑念頭、不要憑心血來潮做事。”但實際上,這個“念頭”才是最重要的,現代科學技術,一切發明創造的起源,都發端於這個“念頭”。

這在企業經營中也完全一樣,經營者心中強烈的“念頭”可能變為現實。

正如松下幸之助先生所言,企業的經營方法千差萬別,你的公司一定有適合你公司的做法,但企業要想獲得成功,你自己必須認真去想,這個“想”才是一切的開始。

稻盛和夫:別讓公私不分,毀了企業的前程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當你抱有了“不管怎樣、無論如何都要這麼幹”“非如此不可”這種強烈的願望後,接著就只有“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一條了。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句話非常關鍵。在工作中想要做成某件事情,就要不惜付出無窮無盡的努力。不肯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卻想獲得很大的成功,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放眼自然界,不管什麼動物,什麼植物,不在拼命求生存的物種並不存在。正如那生長在石縫之間草兒一樣,在少的可憐的土壤中,草兒拼命吸取陽光雨露,萌生出它的嫩芽,又必須趕在枯萎之前竭盡全力、拼命生長,以便留下子孫。

草兒不是為了擊敗對手而努力,而是為了自身的生存而拼命努力。經營者也應如此,不僅是為了獲得成功而勤奮努力,就是為了生存也必須“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也是自然界的法則。

稻盛和夫:別讓公私不分,毀了企業的前程

拼命地工作到底為了什麼?

“如果自己某種程度上擁有經營者的才能,那麼就應該為了夥伴們的幸福,站在前頭努力拼搏。”這樣一種使命感塑造了我的人生觀。

自創業起經過了約20年,針對持續高成長、高收益的京瓷公司,同時針對我這個掌舵人,許多媒體朋友都提出了這樣的疑問:“你到底為了什麼還要如此拼命地工作?”

記得當時,對媒體、對熟人和朋友,我說了這麼一段話:“驅使我想要提升公司業績的原動力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員工們在未來的日子裡,永遠生活安定、永遠幸福。為了打好這個基礎,就要提升銷售額,確保利潤。”

“想要擴大銷售額,就要增添新員工,員工增加,我就要解決包括員工及其家屬的吃飯問題,於是我就愈加不安。因為不安,所以要通過開發新產品來提升銷售額,於是人手又不夠,就又要招募新員工。可以這麼說吧,正是在這沒有止境的不安和焦躁之中,公司才不斷成長,達到了今天這樣的規模。”

稻盛和夫:別讓公私不分,毀了企業的前程

一旦奢侈就會傲慢

有人稍微獲得一點成功,就常去賓館大吃大喝。耳聞目睹這種現象,我心裡就會生出疑問。我想他們在創辦公司之初也是倡導儉樸的,後來成功了,闊綽了,覺得奢侈一點也無所謂,反正經濟上承受得了,他們因此也就學會了奢侈浪費。

但是,我卻無論如何也奢侈不起來,一旦奢侈,就會傲慢,我一直這麼告誡自己,我想這已經成了我的習慣。

我在京都有自己家屋,但我實際使用的不過是我的寢室、書房以及一樓的起居室而已。在家時,通常都會坐在有電視的起居室李,沒有什麼安排時,就會看書、看電視,無所事事度過一天。

人一旦成功,總會驕傲。即使過去是十分謙虛的人也會變得傲慢起來。這樣的話,他的人生觀也會隨之不斷變化。一般人都是這樣。

同時,隨著人生觀、思維方式的變化,企業的業績也會下降。迄今為止,我目睹了許多這樣的事例,不少才華橫溢的經營者如流星般閃現又迅速墜落。我想

無非是因為他們經受不住成功的考驗,人格、人性、思維方式發生消極變化的結果。

稻盛和夫:別讓公私不分,毀了企業的前程

抱著無私之心去工作、去做事

我認為,讓成功持續的所謂“幹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無私”,就是抱著無私之心去工作、去做事。

地位越高、權力越大,只要下命令,什麼事情都可以幹,特別是企業的最高領導者,沒有人能夠制約他,因為他手中握有人事任免權這種絕對性的權力,所以哪怕他亂幹胡來,別人也難以阻止他。

其中有的經營者公私混同,連個人的私事也會讓員工去幹。這種人格不成熟的人本來沒有資格坐上經營者的位子,可能他原先也是一個優秀人物,只是坐上權力的寶座以後,才麻痺了他的神經。

以前曾有盛和塾的塾生問我:“當社長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關於“社長要訣”我作了如下闡述:

第一,社長必須設置嚴格區分公和私的界限,就是說絕不能公私混同,特別是在人事問題上,不可有絲毫的不公平。

第二,社長對企業要負無限大的責任。為什麼?因為企業本是無生物,而向企業注入生命的唯有你社長一人。企業是否充滿生機,取決於你以多大的責任感將自己的意志注入到企業之中。

第三,社長的存在既然如此重要,社長就必須將自己整個人格、將自己的意志注入到企業中去。

逐漸的“為社會、為世人做奉獻是人最高貴的行為”,已成為我牢固不動的人生觀。

稻盛和夫:別讓公私不分,毀了企業的前程

經營者的幸福是什麼?

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社會、為世人做有意義的事,並且對此感到自豪和自信,這種自豪和自信在我們面臨經營困難的時候會給予我們巨大的勇氣,同時,當我們在做這些好事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喜悅。我認為,這些才是我們經營者最大的幸福。

付出以筆舌難以道盡的辛勞,勤奮努力、拼命奮鬥,守護公司、守護員工、守護社會,感覺到自己在做這些好事的時候,我們經營者同時也能感覺到喜悅和快樂,我認為,感覺到這種喜悅和快樂就是我們經營者最大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