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全国爱眼日:“老师”们穿上白大褂,爱眼护眼知识进小学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90%的信息是由眼睛获得。

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儿童视力问题发病年龄提前,发病率增高呈一种难以遏制的上升趋势,这也成为了家长们普遍面临的痛点。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上午10时,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专家团队走进了雨花区枫树山东南海小学。

这些身穿白大褂的“老师”们将登上讲台,把深奥的医学知识转化为趣味语言,为小学生们上一堂科普课,宣讲爱眼护眼知识。

全国爱眼日:“老师”们穿上白大褂,爱眼护眼知识进小学

(医生在宣讲爱眼护眼知识)

活动同期发布2017年度长沙市中小学生体检视力检查数据,2017年度长沙市中小学生体检33.5万人次,发现视力低下比例59.38%,其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发病率近60%,中学生视力低下比例发病率高达80%。

随着年龄增长,视力低下比例越来越高。

专家呼吁儿童眼病重在预防,儿童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早期眼病筛查至关重要。

全国爱眼日:“老师”们穿上白大褂,爱眼护眼知识进小学

(医生科普现场)

“坐在最后一排看不清黑板,妈妈带我到儿童医院检查,发现我视力不好。”9岁的博文现在雨花区枫树山东南海小学读三年级。由于个头较高,他的座位一直比较靠后。

二年级下学期,博文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很影响学习。到儿童医院眼科检查诊断为近视,从此戴上了180度的近视眼镜

博文说,戴着眼镜很多时候不方便,比如说跑步、打球。妈妈都担心镜片会伤到眼睛,希望早一点把近视治好,摆脱眼镜的束缚。

全国爱眼日:“老师”们穿上白大褂,爱眼护眼知识进小学

(医生在为学生测视力)

此次,学校组织近200名学生及部分家长代表参加了与医生面对面的“视力对话”。

人的眼球是长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近视?眼镜要怎样戴才正确?近视眼能治好吗?

医学专家用模型、图片生动地讲述了保护眼睛的小秘密,引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到科学用眼的科普知识。

“视力是家长和学校老师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不少人认为达不到1.0就是视力差,这个观点是不对的。”

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曦琅表示,人眼的视力就像人身体一样有一个发生发育和成热的过程。

婴儿出生时,视力仅为光感,出生后6个月,视觉发育迅速,视力可达0.2或更好,2岁达到0.5-0.6,5-6岁多数可发育到正常成人视力达到1.0。

因此,

通常将2岁前称视觉发育的关键期,6岁前为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引起儿童视力不良的原因主要有先天性眼病,弱视,以及远视、近视和散光等各类屈光不正,眼外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长时间玩手机、看平板,以及学习负担过重,都会导致孩子用眼疲劳,从而引起视力问题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全国爱眼日:“老师”们穿上白大褂,爱眼护眼知识进小学

(科普课堂)

王曦琅介绍,由湖南省儿童医院发起的“爱眼护眼娃娃班——睛滢行动”已正式启动,由医院眼科专家团队深入各大幼儿机构,为在园幼儿进行早期视力筛查,并为家长、老师集中宣讲爱眼护眼知识。

在前期已经完成的5场筛查及宣讲活动中,发现约有1/3的幼儿可能存在各种视力问题,需要进一步系统检查。

儿童眼病重在预防,儿童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早期眼病筛查至关重要。

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儿童眼与视力保健技术规范中明确要求,儿童出生28-30天、3月、6月、12月、2岁、3岁、4岁、5岁、6岁要做相关年龄阶段的眼科检查,中小学生要定期检查视力。

2-3岁的幼儿,可采用快速屈光筛查法进行眼病筛查;学龄前儿童应尽早教会其看视力表。

对已经有近视的孩子,佩戴眼镜是目前眼科及视光学界公认的最有效、最科学、最安全的矫正方法,发现孩子有眯眼、歪头、视物过近、挨近看电视等视物异常现象,应尽早到医院进行规范诊治,合理矫正。

湖南省儿童医院“爱眼护眼娃娃班”后续将持续开展15场相关义诊,预计将覆盖省会近4000名幼儿。专家团队还将逐步深入各市州基层幼儿机构,将“爱眼护眼娃娃班”推广到全省,惠及三湘儿童。

枫树山东南海小学副校长谭继红表示,在全国爱眼日之际,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专家来到学校开展科学用眼健康知识宣讲,推广家校医联动护眼模式,是对健康促进工作的有效探索和尝试。

全国爱眼日:“老师”们穿上白大褂,爱眼护眼知识进小学

(活动现场同学们反应热烈)

拓展阅读:

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最有效的方法

保护视力预防眼病,首先要均衡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少看电视,远离电子产品,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近年国内外眼科研究表明,户外活动能够抵消长时间阅读带来的近视眼风险,户外活动能减少近视的机制,主要与体内多巴胺的分泌有关。

让孩子每天进行2小时的户外活动,沐浴阳光,是目前预防近视最有效的方法。

有益于儿童眼睛的食物

1、蛋白质。

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份,眼组织的发育修复更新需要不断地补充蛋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禽类动物的内脏、鱼虾、奶类蛋类、豆类等

2、维生素A。

维生素A有益眼晴的发育,缺乏维生素A,眼晴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严重的时候容易患夜盲症。

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奶类和蛋类以及植物性的食物,如胡萝卜、苋菜、菠菜、韭菜、青椒、红心白薯以及水果中的桔子、杏子、柿子等。

全国爱眼日:“老师”们穿上白大褂,爱眼护眼知识进小学

3、维生素C。

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状晶体的成份之一。缺乏维生素C容易患晶体混浊的白内障。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其中以青椒、黄瓜、菜花、小白菜、鲜枣、生梨、桔子等含量最高。

4、钙。

钙直接影响眼晴对光的敏感程度,具有消除眼睛紧张的作用。巩膜组织缺钙,其弹性和牢固程度都会下降,巩膜壁的硬度减弱,眼轴延长,导致近视。

富含钙的食物有豆类、绿叶蔬菜、虾皮等。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儿童医院 姚家琦 覃雅芬

湖南医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资讯,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