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皇帝勤政不是教育出来的,是制度决定的

清朝的军机处制度决定皇帝必须事必躬亲,而不是清无昏君。没有昏君为什么对外战争几乎完败?而明朝几乎清一色的昏君、暴君,却对外战争都是完胜?其实,明朝皇帝没那么坏,是满清黑明朝黑得实在太厉害了。

皇帝勤政不是教育出来的,是制度决定的

军机处

1.明朝的内阁制决定了再怎么昏庸,皇帝即使不上朝,国家机器照常运转。

明初,朱元璋血腥屠杀了李善长、胡惟庸两个宰相和他们的势力后,废除宰相制,撤掉中书省,成立内阁,权利集中在皇帝手里。

皇帝勤政不是教育出来的,是制度决定的

朱棣

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部门,只有参政议政权,就是拟票权,把行政权分给六部,决策权只有皇帝一人拥有。为防止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又设立督察院和北镇抚司,监督官员。为防止皇帝成了聋子,被架空,明成祖朱棣成立特务组织东厂,设立厂卫监视制度。

皇帝勤政不是教育出来的,是制度决定的

嘉靖帝

当皇帝不理政务时,由秉笔太监代行批阅,秉笔太监的批红后,念给皇帝听,皇帝决定后,由掌印太监盖印,再交内阁出正式文书圣旨,再由太监宣旨给各部施行,各部门如果认为决策不好,有封驳权,这样又会追究内阁责任,这有些像现代的三权独立,只是缺乏民主思想的灵魂。

嘉靖和万历爷俩不上朝时间加起来有60年,但两位的政绩可不一般,不上朝不等于不理政。日常政务有内阁和太监处理,重大事务向皇帝汇报。这样一来,皇帝不用每天都上朝开会庭议了。重大事情由内阁开会合议后,由太监上报给皇帝。所以平时各部文武百官,按部就班,该干啥工作就干啥。

在皇帝面前,无论是内阁,还是宦官,都只是帮助他处理朝政的秘书。皇帝直接任命内阁首辅和掌印太监,并恩威并施,平衡他们,皇上再抓紧东厂的狗链子,就没有人不卖力的。

明朝内阁成立后,皇权不断得到增强,而内阁大臣们有一定独立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皇帝的决策,比清时军机处皇帝的一言堂的决策要科学有效多了。

到了崇祯继位,把魏忠贤给灭掉,打破平衡,皇帝一人搞起“独裁”,把自己累个半死,士大夫又不卖他的帐,引狼入室,断送了大明江山,崇祯非亡国之君,明臣却是亡国之臣!

2.清朝之初,依明制设立内阁,相当于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但后来皇帝为了加大皇权,雍正设立了军机处,直接架空内阁。

皇帝勤政不是教育出来的,是制度决定的

康熙帝

军机处实质还是皇帝的秘书处,军机处是没有实权的,完全是按皇帝的意思办,而内阁则成了只按皇帝命令盖章的盖章处,致此,皇帝独掌大权事事躬亲,一人管理天下,所有大事小事都要向皇帝请示。

所以大家看到清朝皇帝都很勤政是因为没人替他决策,而清朝没有一个为人称颂的官员是因为都是奴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