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四維圖新鉅虧 順豐美團入場 沒有商業場景的高精地圖玩家洗洗睡吧

最近,高精地圖的話題又熱了起來。順豐旗下豐圖科技的甲級測繪資質申請在自然資源部網站上公示,如果不出意外,順豐將成為第21家擁有甲級測繪資質的企業。

四維圖新鉅虧 順豐美團入場 沒有商業場景的高精地圖玩家洗洗睡吧

近幾年,申請甲級測繪資質的公司數量迅速增加。據統計,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的五年間,新增的高精地圖甲級資質的公司只有一家(滴滴旗下滴圖科技),而從2018年7月至今的短短1年多,就有6家公司獲得高精地圖甲級資質,這還不算此次公示的豐圖科技。而另一家互聯網三小巨頭之一美團,也明確表示正在開發地圖業務。

四維圖新鉅虧 順豐美團入場 沒有商業場景的高精地圖玩家洗洗睡吧

和新玩家的爭相進入相對,一些高精地圖老玩家正面臨尷尬。不久前,四維圖新發布了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四維圖新歸母淨利潤為2418.49萬元,同比大幅下滑88.97%。其中,公司第三季度淨利潤為-6141.55萬元,同比暴跌209.73%,上市以來首現單季度虧損。

四維圖新鉅虧 順豐美團入場 沒有商業場景的高精地圖玩家洗洗睡吧

一邊是滴滴順豐美團爭相入場,一邊是四維圖新渡“生死劫”,真是讓人感慨世界之大。問題隨之而來,為何四維圖新境遇如此,滴滴、美團、順豐還在爭奪高精地圖入場券?而且,同為圖商,高德地圖在高精地圖領域也仍然風生水起,在廣州車展期間還宣佈了以100元的成本價向車企提供高精地圖?

筆者覺得,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高精地圖的門檻究竟在哪兒。

很多人或許覺得,高精地圖的門檻主要是技術層面,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高精地圖是傳統地圖的一次數據精度和參數維度的升級,對採集設備有更高要求,但在採集技術手段上並沒有明顯差異。也就是說,對於有測繪資質的專業圖商而言,高精地圖的生產其實只能算是一項基本功。

四維圖新鉅虧 順豐美團入場 沒有商業場景的高精地圖玩家洗洗睡吧

而從汽車智能化的層面來看,隨著相關行業標準、法規的逐步完善,不同級別的高精地圖需要包含哪些要素,需要達到怎樣的精度和鮮度,都將有更加明確的規範要求。這將使高精地圖成為一種通用性很強的零部件,就像車上的輪胎,不可或缺卻又高度標準化。

綜合這兩點,我們有理由相信,高精地圖在技術上其實並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麼高不可攀。實際上,過去很多人之所以認為高精地圖高深莫測,更多來自於一些廠商出於自身利益的有意或無意的“過度包裝”。百度Apollo把高精地圖當成了實現商業閉環的武器;四維圖新則靠著高精地圖的新聞一次次拉昇股價;在行業裡,高精地圖的價格甚至達到每車每年700元以上……一輛車增加700元的成本意味著什麼,稍稍瞭解汽車行業的人都會心裡有數。

當然,筆者非常能夠理解這些公司通過高精地圖變現的急迫心情,因為成本問題才是高精地圖的真正門檻所在。

一方面,高精地圖的採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續投入,持續更新;另一方面,由於對精度和數據要素的更高要求,高精地圖本身的採集設備投入以及人力成本都相對更高。再加上自動駕駛業務大規模落地尚需時日,這決定了高精地圖是個需要持續“燒錢”的行業。

四維圖新鉅虧 順豐美團入場 沒有商業場景的高精地圖玩家洗洗睡吧

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尚需時日,似乎意味著圖商前期的投入難以通過數量攤薄,而只能通過高單價賺一筆是一筆。但即便如此,單靠車企的高精地圖測試需求,也完全無法滿足圖商的巨大投入。四維圖新吆喝了這麼多年高精地圖行業合作,各種利好消息,到頭來業績虧得一塌糊塗,足見高精地圖黑洞之深。

那高精地圖的成本門檻就無解了麼?在筆者看來,解法其實也很簡單,對任何一個高精地圖玩家而言,是否有足夠的商業應用場景至關重要。

在自動駕駛這個外部應用場景還不成熟的當下,只有那些能夠內部“造血”的玩家,才能在高精地圖這個“修羅場”裡生存。

四維圖新鉅虧 順豐美團入場 沒有商業場景的高精地圖玩家洗洗睡吧

目前,高精地圖有最強烈應用需求的領域,一是出行、二是物流。出行領域,谷歌已經開始了無人駕駛出租車的試運營,離開了人類駕駛員的各種生理問題,無人駕駛出租車能夠實現全天候運行,極大提高效率,未來擁有極為廣闊的前景;物流領域,長途運輸的場景相對固定,自動駕駛物流車能夠大幅提高效率並避免由於長時間疲勞駕駛導致的安全事故,並明顯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效率。這就是為什麼做出行的滴滴、做物流的順豐,以及未來可能既做出行也做物流的美團爭相進入的原因。

四維圖新鉅虧 順豐美團入場 沒有商業場景的高精地圖玩家洗洗睡吧

同樣的,作為最早一批高精地圖玩家之一的高德,背靠的是體量龐大的阿里經濟體。而物流作為電商的核心之一,可算是阿里的命脈,也是最重要的商業應用場景。據瞭解,未來菜鳥平臺每天將有10億單包裹的運轉量,其中倚賴高精地圖服務的無人物流比例絕不會小。從這個角度說,高德在高精地圖的問題上,是背靠阿里在作戰,用阿里豐富的商業場景來練兵,助力車企自動駕駛甚至都算是捎帶手兒的。這也是為什麼高德敢於給出每車每年100元的高精地圖成本價,並且逐年持續降價的底氣所在。

四維圖新鉅虧 順豐美團入場 沒有商業場景的高精地圖玩家洗洗睡吧

當然,拋開具體的公司策略不談,把高精地圖變成“普惠公益”、賣到白菜價確實是件好事。這就好比房租佔比過高的情況下,店家將難以經營,如果作為自動駕駛基礎設施的高精地圖成了盈利工具,不僅將嚴重減緩自動駕駛的普及速度,更可能破壞整個行業生態,即使在短期內給某些圖商帶來了並不豐厚的回報,長期來看也只是飲鴆止渴。

我們總說,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依筆者看,在高精地圖這個領域裡,是否擁有商業落地場景才是專業的最重要體現。至於只能靠把高精地圖賣到天價來續命的公司,及時止損也許才是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