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傅佩荣:除夕夜,让我们一起做件有意义的事

中国人要过两次年,元旦只是形式上放几天假;

春节,却有休养生息的实在感受。

我喜欢春节,不仅是为了它带来这种感受,更为了它配合大自然的节气,显示周而复始的生命现象。

1宇宙的生日

研究古代民族的人,已经肯定告诉我们:

人类不论处于何地,都有共同的“新年”庆典,以此庆祝“宇宙的生日”。

人类生命寄托于宇宙,宇宙始于浑沌走入秩序。

有秩序才能定位,如春夏秋冬四时运行所需要的规律与韵律,才能施展开来。

古代民族的思考方式,离不开神话式的理解,就是以同情感应取代逻辑推论;

不把世界看成物质的积聚,而看成生命的流行。

因此“一切可以变成一切”,万物之间并无真正隔阂。

时至今日,这种特色在儿童所爱的童话故事中,仍然清晰可辨。


傅佩荣:除夕夜,让我们一起做件有意义的事

2心灵的整饰

以成人来说,我们在庆祝新年时,也常想到“除旧布新”四个字。

这只是提醒自己清扫环境,保持窗明几净吗?

还是,它也包括心灵之整饰?

譬如,仔细反省过去一年的心路历程:

是在原地踏步,还是稍有进益,或者甚至往下堕落了?

我是否变得更有知识,更有耐心,更有雅量,更有情趣?

我是否维系了老朋友的交情,同时结识了新朋友?

然后,瞻望新的一年:

我的计划往哪里发展?

每一年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去不返的;

生命虽有周期,但不可能重复,所以特别值得珍惜。


傅佩荣:除夕夜,让我们一起做件有意义的事

3生命的周期

除了以一年为自然周期之外,生命本身就构成一个个周期。

从入学到毕业,带着泪来,含着泪去,逝者已矣,来者可追。

进入中学,再走一次类似的路,但目标已经提升,要以数万人共同参加的联考为一展身手的舞台。

如果顺利上了大学,又要再由“新鲜人”开始,重复一次生命周期。

这一次的周期也许平静无波,但也可能充满惊涛骇浪。

到了毕业时,一脚跨入成人世界,向青春挥手告别。

然后呢?

好像从此视线模糊,看不清下一个目标,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新年”提醒我们,不能只靠自然周期,还须设定人文周期。

选择一个三至五年的目标,由准备期、努力期、收成期到休养期。

就像一个农夫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样,让自己的生命充实而稳健地走向最高的可能目标。

在除夕夜,家人团聚、围炉夜话的时候,不妨分享一下我们各人对生命周期的构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