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大家都習慣把錢存餘額寶,不習慣用利息更高的京東小金庫?

翊晨熹絳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餘額寶與小金庫都是貨幣基金,兩者的安全性相差不大,都是超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但是京東小金庫無論從規模、知名度、口碑等各方面都比不上餘額寶,因此即使小金庫的年化收益率比餘額寶高出不少,大家仍然選擇把錢放到餘額寶而非小金庫裡。

我們比較一下就會發現,小金庫的7日年化為4.29%,超出餘額寶(天弘貨幣基金)的3.734%不少,那麼大家為什麼不選擇小金庫呢,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1、餘額寶成立更早,認可度高

餘額寶成立於2013年6月,小金庫同年10月成立,是餘額寶讓大家認識了貨幣基金和零錢理財。在大家的印象裡零錢理財就是餘額寶,餘額寶就是零錢理財,小金庫是什麼我不知道。

2、餘額寶背景更硬,給人更高安全感

餘額寶背後是阿里巴巴集團,小金庫背後是京東,兩個公司的體量相差10倍都不止,大的公司能給人更高的安全感。兩者都是電商巨頭,可能比較不強烈,我舉另外一個例子,如果華為和樂視都代銷貨幣基金,你會選誰的?

3、餘額寶使用更方便

餘額寶在支付寶上購買和贖回,而小金庫是京東金融。支付寶除了可以在各種網上商城使用,線下覆蓋遠遠超過京東金融,本來零錢理財就沒有多少收益,讓大家再使用一個京東金融很多人嫌麻煩。

4、阿里的形象比京東更好

阿里巴巴做了很多得人心的事情,比如單挑銀行、扶持小微企業、做螞蟻森林、成立達摩院研究高科技,深得人心。相比之下京東雖然也很優秀,但是京東的格局明顯沒有阿里大,宣傳的都是劉強東善待員工,劉強東給人大捐款,劉強東給奶茶妹妹母校捐款,劉強東不知道奶茶妹妹漂不漂亮這些。

相比之下多數人更喜歡馬雲的阿里巴巴。

由於上述原因,所以更喜歡存錢到餘額寶上。


首席投資官


先從時間上說,餘額寶的成立時間就早於京東小金庫,餘額寶是2013年6月份成立的,而京東小金庫是2013年10月份獨自成立的,而這段時間京東小金庫難免有模範餘額寶的嫌疑,但是也不確定,但是成立時間是餘額寶勝利的,這只是時間上。

還有就是線上消費,餘額寶是支付寶裡面的理財產品,兩者綁定的。而如今支付寶是越做越大,從最開的單獨的線上支付發展到現在,基本是一個線上百事通,很多服務都是貼合城市消費。讓人有了很大的便捷,從話費充值到保險服務,從境內轉賬到境外匯款,從醫療健康到生活服務。從快遞服務到車主服務,幾乎是包羅萬象,在生活中能使用到的都被轉成線上了,通過一個支付寶軟件就可以實現方便,快捷支付。這是京東遠遠做不到的。

還有就是線下,目前線下隨處可見。不單單高檔的飯店還有低碳炒飯商家都會使用支付寶支付。不管多大的商店,還是多小的攤位都是一樣,做到了大家都方便。主要是人人都在用,用的人多了,自然信用就上來了,大家也就比較容易信賴。

還有就是兩者背後的電商,一個是淘寶,一個是京東,不管大家喜歡那家多一點,但是事實就是淘寶更加成功。成功就是在於用的人比較多,量級比較大,消費的人多,所以就更成功。

通過支付寶強大的市場,使用的人居多,為餘額寶做了一個強有力的引流,所以餘額寶才這麼成功。

之所以為什麼習慣存餘額寶,不選擇京東小金庫,上面也有解釋了,就是使用方便。


環球老虎財經


為什麼大家都習慣存餘額寶而不是存京東小金庫,這個和收益率的關係並不大,長時間以來,京東小金庫的產品收益都比餘額寶要高一些,但是餘額寶的受歡迎程度始終更勝一籌,主要原因我覺得有兩點:

1.餘額寶創建時間早,同類型的產品往往都是先入為主

餘額寶創建於2013年,而2013年普遍被認為是國人互聯網理財的元年,餘額寶作為貨幣基金,首創了消費支付+零門檻理財的模式,降低了理財的門檻,提高了理財的收益率,更重要的是喚醒了大眾的理財意識,推動了銀行的改革,推動了利率市場化的進程。

而京東小金庫是基於京東金融而成立的,類似於餘額寶,上線於2014年3月28日,作為京東金融的開門紅產品,對接的了鵬華增值貨幣基金和嘉實活錢包貨幣基金,模式和餘額寶完全一樣,只是規模相對較小。

2.餘額寶擁有支付寶的線上線下支付背景,相比之下比京東小金庫的京東更有優勢。

餘額寶和京東小金庫被大眾所喜愛,除了理財的零門檻之外,更重要的是獨特的消費支付模式,在理財的同時可用於日常消費,極大的便利了消費者,而餘額寶能比京東小金庫更得人心,還是基於平臺的品牌效應,支付寶無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消費支付場景都比京東要受歡迎,更何況在移動支付領域,京東和支付寶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這也是一大原因。

雖然兩個產品是高度同質化的,但是餘額寶顯然更具有品牌效應,而且成立比京東小金庫早一年,也使產品深入人心,在大家心目中餘額寶已經成為貨幣基金的代名詞,這一點就是最好的證明。


不立而立


問:為什麼大家都習慣把錢存餘額寶,不習慣用利息更高的京東小金庫?

答:因為用戶習慣、餘額寶的安全性及相對高的利息。


用戶習慣


電商平臺發展到現在,淘寶天貓是最大的體量的平臺,匯聚6億左右的消費者,而京東不到2億,而且淘寶成立之初,就致力打造自己的支付體系,多年來,用戶習慣用支付寶結算消費,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支付寶支付,都比京東高几個等級。而且,用戶習慣一旦被培養起來,就很難再去更改了。就好像,我習慣用右手寫字一樣,讓我改為左手寫字,其實很困難,關鍵是我也不願意改。


餘額寶的品牌及安全性


很多人也許沒有聽過京東小金庫,特別是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大家都知道淘寶,知道淘寶買東西可以要用支付寶,知道支付寶中的餘額寶存錢,利息比銀行高。所以,淘寶的知名度,讓支付寶有了強大的品牌性,而支付寶強大的品牌性,正好是餘額寶的口碑,是餘額寶的品牌,而且,餘額寶是每日計算利息的,幾天就可以結算一次利息,並計算回餘額寶裡面的數額。

所以,餘額寶的口碑,品牌,讓餘額寶更加的受大眾接受喜歡。



餘額寶的安全性。

第一、支付寶賬戶採用了先進的128位SSL加密技術(參照國內銀行網站的普遍做法),確保您在支付寶頁面上輸入的任何信息可以安全傳送到支付寶,而不用擔心有人會通過網絡竊取您的敏感信息。

第二、支付寶賬戶有兩個密碼,一個是登錄密碼,用於登錄賬戶,查看賬目等一般性操作;另一個是支付密碼,凡是牽涉到資金流轉的過程,都需要使用支付密碼。缺少任何一個密碼,都不能使資金髮生流轉。同時,同一天內系統只允許密碼輸入出錯兩次,第三次密碼輸入出錯,系統將自動鎖定該賬戶,三個小時後才會自動解除鎖定。

第三、支付寶賬戶提現時,系統將檢查您登記的銀行賬戶姓名是否與您的認證姓名一致,否則不予提現。

第四、作為協議的一部分,支付寶賬戶中的資金將不會用於您指定的用途以外的任何用途。

所以,支付寶裡面的餘額寶資金是相對安全很多的。


另外,支付寶團隊也在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有保障的支付體系技術,可以監控異常的資金流動,只要有異常,立即通知,用戶可以立即報警,讓網警介入調查,追回資金。而且,支付寶也有資金保險,買幾塊錢的保險,假如資金被盜取,支付寶全額賠。


最後,馬雲也承諾,只要是支付寶支付體系的漏洞,導致資金被盜取,阿里集團十倍賠償。


所以,大家都習慣把錢存餘額寶,一方面是因為餘額寶利息也高,最重要的是大家習慣用支付寶了,同時也非常認可支付寶的品牌及安全性。



天雨旅行


餘額寶背後的天弘基金的利率一直都不是市場上所有穩健理財產品中最高的,但他卻是大家最喜歡投的產品,雖然市場上還有很多利率高於餘額寶的產品。例如京東的小金庫和微信零錢,但這兩者的用戶依舊沒有餘額寶多,這是為什麼呢?

一、餘額寶是老牌產品,用戶認可度高。說實話餘額寶可以說是打開國民理財意識的一款產品,也就是因為有了餘額寶的誕生市場上的理財產品才會多起來,所以對於大家來說餘額寶就是理財市場的鼻祖般的存在,大家當然更加信賴餘額寶。

二、遷移成本大。雖然說市場上還有很多利率比餘額寶的理財產品,但因為大家最先接觸到的使用的是餘額寶,都已經養成習慣了,而且從餘額寶遷移到其他產品也是需要成本和時間的。

三、收益差距不大,沒必要改變。雖然京東小金庫的收益率比餘額寶高,但高的也極其有限,本來餘額寶的理財方式就是用日常零錢理財的,理財的本金本來就不多,就算換一個收益率高一點的產品也不會多賺多少錢。


樓盤網


因為餘額寶有支付功能,小金庫別說線下支付了,自己平臺支付都有問題,很多小金庫用戶都找不到在京東上支付的方法。

支付,還是支付寶老大,騰訊老二。

根據艾瑞發佈了2017年二季度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份額數據顯示,支付寶市場份額佔比從一季度的54%擴大到二季度的54.5%;微信支付背後的財付通則從上季度的40%環比回落至39.8%。

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0.2%,佔GDP比重達到44%。其中,網上零售額約為7.18萬億,佔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6%。

由此可見,零售線下依然是大頭,佔比8成以上,線上經過這麼多年高速發展,如今已經進入溫和發展期,線上紅利期已經結束,2成規模也基本上是未來的一個規模。所以,2016年年末,阿里開始宣佈轉型新零售,進軍線下。

支付寶為何用的人多,是因為便捷,既能夠當理財,還能夠消費。即便是微信,如今也沒做到兩者的統一。微信理財裡面的錢也是不能直接用來支付的,雖然從理財轉出至零錢很方便。但是微信用戶多,所以使用人也能和支付寶拼一拼。

還有一點,支付寶每年第四季度都會展開紅包活動,去年狂撒10多億,大家應該還有印象吧。這樣的推廣力度,一般小的支付是無法應對的,所以支付寶進一步鞏固了自己支付老大的地位。

所以,便捷性加上舍得投入,就構成了支付寶的競爭壁壘。

如今,餘額寶被限額了,每天還得搶著往裡存錢,真的心累啊~


趙冰峰財經


其實京東小金庫和餘額寶的背後都是貨幣基金。那麼為什麼餘額寶的用戶要遠高於京東小金庫呢?

餘額寶成立時間較早,京東小金庫成立的時候餘額寶的用戶基數已經很大了,先入為主,用戶早已習慣了餘額寶,京東倒是有點抄襲阿里的意思。

現如今餘額寶早已不在單單是理財平臺了 ,特別是與支付寶完全打通餘額互轉零障礙之後,支付寶作為現在移動支付的主要入口,已覆蓋將近 100% 的支付場景,線上各大電商網站基本都已支持支付寶支付,線下小到菜市場買菜,大到超市購物,加油站加油等也都支持支付寶,而擇支付寶支付時可以直接從餘額寶中扣款,簡單方便快捷。而京東的小金庫呢,貌似除了可以在京東平臺支付外找不到其他應用場景了。

支付寶也不在單單是支付工具,生活繳費,旅遊簽證,話費充值,交通違章辦理 ,醫療健康等等都可以通過一個支付寶完成,大大節省了人們的時間,人們喜歡給自己帶來便利的產品,相比之下,京東在這方面做的就遜色多了。

支付寶背靠阿里權威,國內電商巨頭。京東的體量是完全沒有辦法和阿里相比的 ,這方面阿里做的更成功,用戶基數就越來越大,自然可以源源不斷的為支付寶和餘額寶帶來流量。而阿里的 CEO 馬爸爸更是全國男女老少心中的偶像,更信賴阿里。

以上,就京東小金庫多的那一點點利息,在強大的支付寶體系面前真的不值一提。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你還有什麼騷操作, 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stormzhang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首先無論是支付寶的餘額寶還是京東金融的小京庫都是為用戶理財提供了一個平臺,而背後接入的是第三方貨幣基金。

從貨幣基金的屬性上來看,因為貨幣基金投資的都是國債、逆回購等,所以都是低風險、高收益的。

但不同的貨幣基金在收益上有細微的差別,但整體來說差異不會過大,都是在年華1%左右浮動。

那為什麼京東金融的小京庫收益率高於餘額寶,用戶還是喜歡把錢放在支付寶的餘額寶裡呢?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支付寶是首家推出貨幣基金理財的平臺。餘額寶的出現也開啟了全民理財的熱潮,所以積累用戶的速度肯定是比京東快的。其次,餘額寶接入的貨幣基金是天弘基金,屬於 中國最大的貨幣基金,因此在用戶的信任度上更高一點。

再從平臺的背書情況來講,畢竟餘額寶的背書平臺是阿里巴巴,相比於小京庫背後的京東來說,阿里的公信力要更強一點。馬雲在個人信用、大眾認知上也遠強於劉強東,所以用戶們更多願意選擇支付寶裡餘額寶的產品,即使它的收益沒有小京庫高。


正商參閱


餘額寶已經告別了天弘基金“一家獨大”的時代。截止9月末,餘額寶已對接了11只貨幣基金,寶粉們可以挑選表現較好的基金,比如廣發、中歐或者大成:


餘額寶與京東小金庫收益對比

首先說一下,京東小金庫主要分為兩個賬戶,分別是“理財金”和“零用錢”。

“理財金”的作用更偏向於“理財”,也就是資金增值,也可以直接用來買基金、買保險;

“零用錢”的作用更偏向餘額寶,不僅可以在京東買東西,還可以給信用卡還款、繳電費水費、還白條等等,但不能直接買基金。

截止2018年10月25日,

餘額寶(華安日日鑫貨幣),年化收益2.8760%,每萬份收益0.7763;

而京東的“理財金”每萬份收益1.0101元(還是挺給力的),“零用錢”每萬份收益0.7969元,都要高於餘額寶。

餘額寶能同時滿足用戶的兩個需求,而京東只能滿足一個需求

買京東小金庫的人,更多的目的就是純粹的理財;


而大多數買餘額寶的人,既有理財的目的,又有購物和消費的目的。

說的更直接一些:餘額寶滿足的是兩個需求,理財和消費;而京東呢,只滿足了一個需求,就是理財。

雖然小金庫也能直接消費,但很少有人這麼做。因為大家根深蒂固的認為,只有餘額寶才能同時消費與理財。

單從這個角度來說,京東小金庫的人,就一定不會多過餘額寶。

再者說,

雖然按照每萬份收益對比,京東比餘額寶每天能多1毛多錢,但是按照2017年餘額寶賬戶平均3885元的餘額來說,一天的收益最多差也就差3~5分錢,一年下來也就十幾塊錢。

為了一年十幾塊錢,大部分人不會兩個賬戶來回倒騰,消費起來也不方便。

習慣成自然,餘額寶培養了用戶的習慣

馬雲最具有開創性的舉動,就是創立了淘寶和餘額寶。

前者是網購的鼻祖,後者是所有互聯網“寶寶類”理財的鼻祖,二者都深切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與理財習慣。

所謂“習慣成自然”——人們一旦確立和養成了某種習慣,就不會輕易改變。

很長時間以來,大家已經習慣了把錢存進餘額寶,一邊享受數倍於銀行活期的利息,一邊享受網購的輕鬆樂趣。

我們現在購物去淘寶,平時去超市購物、吃頓飯、買個早點,甚至做公交車也刷支付寶,那我有了閒錢,肯定首選也是放在餘額寶裡面,這樣用起來才方便嘛。

二者不是一個量級

從每年公佈的雙11數據,以及,阿里與京東財年報告來看,至少在用戶與銷量上,京東與阿里是有差距的。

截止2017年12月,京東的活躍用戶為2.663億,而支付寶的活躍用戶為8.7億!顯然,二者不是一個量級。

同時,馬雲作為整個互聯網的領軍人物,無論個人形象還是阿里的形象,都要比爭議頗大的劉強東要好。

總之,用戶的消費習慣於兩家企業的差距,決定京東小金庫肯定幹不過餘額寶。


金投手閒話理財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得其二,就能立於不敗之地,況且餘額寶三者盡佔,豈能有不贏的道理!

成立時間更早、服務更好(天時)

  • 餘額寶成立於2013年的6月份,成立之初就完全對接淘寶網上購物支付的功能。讓用戶資金獲得理財收益的同時,能享受到即時消費的“快感”。便捷的服務,再加上“馬老闆”的號召力,餘額寶一經推出就吸引了大量的用戶!

  • 反觀京東小金庫,成立於2013年10月,時間稍晚於餘額寶,沒有什麼特別的創新之處,總讓人覺得有“山寨”之嫌!

市場空白、功能更全面(地利)

  • 餘額寶推出那會,市場上幾乎沒有適合“屌絲”的理財產品,能有一個低門檻(1元起存)、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短時間內就俘獲了大量用戶的“芳心”。

  • 而且,支付寶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不斷引入新的使用功能,手機充值、繳納水電、銀行轉賬、線下消費……,通過一個支付軟件,就可以方便用戶的日常使用。這些是京東小金庫至今還未能完全做到的!

早已習慣使用餘額寶、更值得信賴(人和)

  • 自餘額寶成立以來,5年多的時間,四億用戶,基金總規模更是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68萬億。中間沒有出現過一次,用戶資金的損失。這份長久建立起來的信任,京東恐怕遠遠還趕不上吧!

  • 況且,我們都使用四、五年的餘額寶了,習慣使然,也懶得為了不到一個點的收益去更換了,真心捨不得、也嫌麻煩!

雖然可能京東小金庫的收益會更高,但我們更喜歡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餘額寶!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操盤手信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