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雍正賜給弘曆一塊白水煮肉,弘曆乖乖吃掉了,皇位也到手了

對清朝歷史感興趣的人都知道,雍正登基後採取了一種緩和爭權矛盾的方法,那就是不公開立太子,秘密確定之後寫好文書,一份皇帝保存,一份放在匣子裡置於正大光明匾背後,皇帝死後再打開對照兩份詔書。然而作為這一規定的制定者,雍正卻早早的就確定了皇儲的人選,還幾乎是對外確定了他的身份。

雍正賜給弘曆一塊白水煮肉,弘曆乖乖吃掉了,皇位也到手了

早在康熙年間,因為當時的太子實在是太不爭氣,導致皇儲爭奪在皇子們之間及其激烈。而雍正雖然成功奪得了皇位,但也許是對那段歲月實在是心有餘悸,所以他確立了秘密立儲的制度來使得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

然而其實他自己打了自己的臉。雍正元年正月,剛剛登基的雍正皇帝在天壇舉行了他的第一次祭天大典。祭天的主要目的是上告皇天,祈禱下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動。

雍正賜給弘曆一塊白水煮肉,弘曆乖乖吃掉了,皇位也到手了

然而在這次祭天結束之後,雍正卻屏退眾人,獨獨將皇四子弘曆叫到了養心殿,賜給了他一塊白水煮肉吃。父子倆誰都沒多說,弘曆乖乖把這塊兒沒什麼味道的肉吃掉,就告退了。

那麼為什麼雍正要給弘曆一塊兒白水煮肉?這塊兒肉可不是普通的肉,是雍正祭天大典上祭神的胙肉。古人十分看重這種祭天的儀式,認為這些用來祭神的東西在儀式之後就有了神的賜福。所以儀式結束後,主持祭祀的人就會把這些有福的肉分給親近的人,有賜福之意。

而在皇家這種肉就又多了一種意義,皇帝登基有另一種說法叫做“踐阼”,而“胙”在古代通“阼”,雍正把這塊胙肉獨獨賞給了弘曆吃,其意義可想而知。

雍正賜給弘曆一塊白水煮肉,弘曆乖乖吃掉了,皇位也到手了

再說了,當初雍正最受康熙寵信的時候,恐怕就是讓還是皇子的雍正代替自己主持祭天大典了。如今同樣是祭天大典上,雍正也確定了自己的繼承人,並且堅決不重蹈老爹的覆轍,祭天大典之後幾個月就偷偷寫好了詔書放到了正大光明匾之後。

然而皇宮裡可沒有不透風的牆,從雍正給弘曆胙肉吃到確定繼承人詔書也沒多久,有心人都能知道——下一任皇帝非弘曆莫屬了。果然又過了幾個月,康熙皇帝的忌辰上,弘曆又代替雍正參加了。這下子就是鐵板釘釘的確認了弘曆繼承人的身份了。

雍正賜給弘曆一塊白水煮肉,弘曆乖乖吃掉了,皇位也到手了

​雖然自己確立了秘密立儲制,不過雍正對弘曆也真的是寵愛了,幾次特殊待遇幾乎是向大臣們宣佈了自己的想法,使得弘曆日後登基的簡直不要太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