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二战兵器全集|苏联少有的中远程双发轰炸机伊尔-4轰炸机

二战兵器全集|苏联少有的中远程双发轰炸机伊尔-4轰炸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主张空军力量应主要用于支援陆、海军作战,其优势应体现在和其他军兵种的战术协同方面,因此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空军的基础力量主要由战斗机、强击机以及中、轻型轰炸机组成,故重型轰炸机没有像英、美等国那样获得重视和发展。伊尔-4是战争期间苏军唯一大量使用的远程中型双发轰炸机。

伊尔-4的前身是“斯波-3”,“斯波”即俄文远程轰炸的意思,1933年按最大时速350公里载弹1000公斤可作3000公里以上距离飞行的作战要求研制的。“斯波-3”曾经创下多项世界纪录,所以“伊尔-4”的基础还是不错的。

“斯波-3”于1937年交付部队使用,其改进型1938年首飞,1940年交付部队使用,交付不久即更名为“伊尔-4”。到战争结束时“斯波-3”和“伊尔-4”共生产6784架,产量是战时苏军主要轰炸机“彼-2”的22.2%、“图-2”的2.7倍,“彼-8”的86倍。

二战兵器全集|苏联少有的中远程双发轰炸机伊尔-4轰炸机

作为一种常规气动布局的中远程轰炸机,伊柳辛创造性地在设计中大胆运用中等翼展设计理论替代30年代末远程飞机上普遍通用的大翼展薄机翼结构方案,从而实现了能同时坚固远程、高速和较好机动性等最佳性能组合的目的。“伊尔-4”具有光滑的流线型外观,纺锤形机身为椭圆断面,机头由49块玻璃购成一个视界良好的领航投弹环境,适合于多雨雪天气和目视投弹,也成为苏联轰炸机的一大特征。该机升降舵和方向舵面积较大,飞行机动性好,机腹内有内藏式弹舱,可纵列外挂鱼雷、炸弹或副油箱,机腹后部为对地观察窗,全机载弹量达2.5吨,不亚于同类飞机。

二战兵器全集|苏联少有的中远程双发轰炸机伊尔-4轰炸机

“伊尔-4”服役后实际上称为战时苏联红军唯一的远程空中威慑力量,它和后来少量的“彼-8”一起构成远程轰炸机部队的基本力量。

“伊尔-4”首次参战是1939年冬季的芬兰战争。在伟大卫国战争初期,由于该机速度不快,又缺乏足够的战斗机护航,所以大多由里海附近机场为基地,在夜间出击,借此减少损失。直到1943年苏共中央发现并重视了这个问题并开会研究了对策,“伊尔-4”才获得充分的空中护航,终于恢复了白昼空袭。

二战兵器全集|苏联少有的中远程双发轰炸机伊尔-4轰炸机

在整个战争中,作为一种前线远程轰炸机,“伊尔-4”比较成功,也曾经对柏林、德累斯顿、什切青、但泽等地进行了战略轰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空军曾于1939年获苏联援助的30架“斯波-3”。这批飞机从阿拉木图或伊尔库茨克转场到兰州,再分散到内地机场。1943年该机在中国退出现役,中国的远程轰炸机由美制B-24M接替。

二战兵器全集|苏联少有的中远程双发轰炸机伊尔-4轰炸机

战后“伊尔-4”又在苏联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中作为教练机或滑翔机德牵引机使用至50年代。

参数

型号:Armstrong Whitworth Whitley Mk V

类型:5人重轰炸机

动力:2台1100马力M88B星型活塞发动机。

飞行性能:4725米高度最大飞行时速410公里,爬升率270米/分钟,实用升限10000米,航程2600公里。

重量:空重60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0000公斤。

尺度:翼展21.44米,机长14.90米,机高4.10米,翼面积66.7平方米。

武器:机头1挺12.7毫米机枪,机腹炮塔机背炮塔,最大载弹量1000公斤或3枚500公斤鱼雷。


《二战兵器全集》系列如需分门别类系统查询,可关注同账户名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