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波兰是最悲情的欧洲国家

文┃倬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波兰是最悲情的欧洲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的伤疤,其规模、危害、伤亡人数在人类战争史上可以说数一数二。二战的三家罪魁祸首,专门"搞笑"的意大利就不说了,德国、日本都分别给自己侵略的国家带来过无比的伤害,太平洋这边受重最深的自然就是中国,而在欧洲战场,最悲情的国家莫过于波兰了。波兰不仅仅是亡国,而且无人帮助,最终被瓜分,至今都不是原本的波兰。那波兰为何如此悲惨,号称陆军实力强大的波兰又是如何在短短一个月就彻底沦陷。


┃列强从来都只顾自己

华沙被攻陷只是半个月的时间,波兰全境被占领也仅仅月余,整个"闪击波兰"进程都很快。所以在说这个之前,要先从当时欧洲的国际背景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波兰是最悲情的欧洲国家

【波兰古今版图比较】

波兰自古多悲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波兰趁着德国战败、俄国革命,左右的强大势力都无力挟制自己的情况下,再一次艰难复国建立"波兰第二共和国"。

当时因为一战而崩溃的大帝国包括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这三大显赫一时的国家,这使得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芬兰以及波兰有了独立的机会。这些都是因《凡尔赛和约》的签订的基础下而形成,因而当时的整个欧洲态势被称为"凡尔赛体系"。

波兰一直顽强,第二共和国在被灭亡之前短短的十几年里,实际上已经成为人口约2700万的东欧最大国家之一。但德国虽然受到严厉制裁,家底依旧深厚,很快就逐渐恢复起了经济与工业,只是限于条约军事力量无法扩大,直至希特勒撕毁条约为止。那边的俄国则在成为苏联后,也迅速进入了近代化工业社会,对波兰的心思也再次萌动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波兰是最悲情的欧洲国家

【《凡尔赛条约》原件】

虽然波兰已经有了实力,却依然无法和这两个强权国抗衡,寻找英国、法国的帮助成为它不得已的选择。

英国与法国经常互掐但又有盟国传统,在一战中有并肩对抗德国和俄国,但面对波兰的要求,两个大国则有不同的内心盘算。英国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大陆均势"原则,不希望也不愿意欧洲大陆出现一个强权,尤其是法国的坐大。削弱德国最得利的不是英国自己,而是法国,所以英国在面对波兰的请求时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当然这也与波兰的地理位置有关,帮助波兰长途跋涉,还有可能出力不讨好,当时的英国外相奥斯丁·张伯伦爵士甚至在1925年2月说:"任何英国政府都不会、也永远不会为保护波兰走廊而牺牲一名英国掷弹兵的性命。"明确地表达了自己,也是英国的态度。

法国则因为是波兰的盟国,与自己有切身的利益关系,加之一战被"胖揍"的伤痛,而对德国深恶痛绝,所以抱着支持波兰的态度。但法国也从不搞慈善,支持波兰的前提是"捞"够法国自己的利益。法国有时会因为本身目的而损害波兰的利益,波兰的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其掣肘。

但即便面对心怀鬼胎的英法两大国,波兰还是不能和他们翻脸,因为它们实在惹不起。尤其是法国,如果失去了法国,波兰在欧陆上即会丧失唯一的有力盟友,将陷入军事上孤立无援的境地。即使是不帮助自己的英国,波兰还是要好声好气地讨好,以换取到英国即使不支持但也不会反对自己。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波兰是最悲情的欧洲国家

【德国代表在凡尔赛宫中签约时的场景】

列强只会以自己的利益考虑问题,所以当德国逐渐强大起来甚至后来希特勒的上台,英、法都没有在意过波兰的处境,所以在后来一触即溃之前,波兰就已经处于不利的位置了。


┃四次被瓜分命运悲惨

所谓的"盟友"或者"大哥"作壁上观盘算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德国可是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波兰的想法,这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德意志帝国一战战败并崩溃后,因为《凡尔赛和约》被迫放弃东部历史上曾属于波兰的大量领土,从法理上波兰拿回这些领土非常合情,但德国可不这么想。

德国对波兰的厌恶始终超过对英法,除了在历史上战争之余几国之间交流甚笃,甚至国王间还有亲戚关系之外,英国因为大陆均势对德国友好,法国主力恢复内政而战略收缩,德国认为这时的英、法并不会对自己动粗。

波兰不一样,阿尔萨斯和洛林因为民族成分复杂且不断易主,德国并没有因为把它给了法国而过度不快。但让波兰恢复1772年时的领土、丧失西里西亚以及割让但泽这个纯德国城市和"走廊地区",这些使得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分隔,严重限制了东普鲁士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波兰是最悲情的欧洲国家

【"波兰走廊"与但泽位置】

德国总计丧失帝国时期的13%领土与12%的人口,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给了波兰,这怎么能让德国不恼火。出身自德东一带的当时德国军队领导人汉斯·冯·塞克特将军对波兰及其愤恨,甚至说:"波兰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是与德国本身的需求不可调和的,波兰必须灭亡,而且一定会灭亡。"

这种思想也被灌输到其统辖的德国军队中,此主张甚至为柏林的高级官员所接受,魏玛共和国总理约瑟夫·魏尔斯曾公然发表过"波兰必须受到惩罚"的言论。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也曾说过:"波兰被给予的太多,以后会造成大麻烦。"

当然,波兰和苏联的关系也一直并不好,这反而使得一战后备受孤立的德、苏两国建立起一种奇特的互助关系。苏联给德国提供武器试验的场所,德国则派教官对苏联军队进行现代化与训练,汉斯·冯·塞克特更是认为苏联是理想的盟友,两国的合作可以长久,并共同于未来将波兰毁灭。

这为几年后希特勒上台正式对波兰发起侵略埋下了种子。1933年希特勒和纳粹掌权后,希特勒接受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谈话时曾扬言:"要求波兰将走廊还给德国,并要在'短时间内'。"

希特勒是个疯子,但他也确实是个行动派疯子,打击波兰的计划不只是停留在嘴上而已,很快希特勒就要求军队制定真正的计划。虽然期间德、波短暂签订过《德波互不侵犯条约》,但这并没有给波兰带来和平,反而为了表示支持德国而得罪了周边国家,所以波兰在欧洲的形象恶化,国际地位更为孤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波兰是最悲情的欧洲国家

【德国和两国签署《德波互不侵犯条约》】

1938年,德、波涉及但泽和波兰走廊的谈判破裂,希特勒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布局。首先德国与自纳粹上台后就开始交恶的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协定两国共同瓜分波兰,德国取得49%的领土,剩余划给苏联,两国不但将共同出兵打击波军,在德国因进攻波兰而遭英法宣战时,苏联将会维持中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波兰是最悲情的欧洲国家

【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在解决来自苏联的后顾之忧后,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40分,闪击波兰开始。德军分北、南、西三个方向攻击,并以两翼包围的方式夹击波军主力部队。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兵回到首都华沙以西的位置建立一条防线,等待英法两国对德国的西方战线发动攻击,但拥有兵力绝对优势的盟军却按兵不动,这让波兰大受伤害。

半个月后,德军兵临华沙,波军集结仅存的主力,于布楚拉河一线反击德军,最终被德军包围歼灭,华沙陷落波兰事实上已经亡国。9月17日,苏联根据《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的密约入侵波兰,受到夹击的波兰只得撤离所有部队至中立的邻国—罗马尼亚。

仅仅一个月,整个波兰被德、苏两国占领,波兰第四次被这两个国家瓜分,一战复国只有十一年的波兰又一次亡国。

在德国占领期间,纳粹党卫队于波兰境内建立了大量的集中营,主要关押犹太人等波兰群众,并在最后将这些人有系统地大量处决。当然,苏联同样在对波兰进行了残酷统治,杀害了大量波兰社会精英与政治反对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制造了屠杀两万名波兰军官的"卡廷森林屠杀案",这不仅仅是屠杀,由于被杀的都是由各类知识分子和精英组成的军官,使得战后波兰一度没有人才可用。


┃遭遇了什么为何如此

波兰的悲惨遭遇,不只是各方面实力的不足,也是作为一个还不够强大的"强国"面对更加强大的老牌列强与纳粹时的无奈与卑微。

其实波兰在欧洲的悲惨命运不只是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次而已,就如同上面所说,这已经是第四次被东西两边的德国、俄国瓜分。二战亡国之前的这个"波兰第二共和国",仅仅距离上次复国十一年而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波兰是最悲情的欧洲国家

【德国领土变更】

因而波兰的二战悲剧,远的不说,从一战结束之后就已经注定了。一战之后的欧洲"凡尔赛体系",满足的其实就是英国与法国自己的小九九,其他欧洲国家,要么是陪衬,要么就是被牺牲的对象,波兰就是那个被牺牲的对象。

前面说过,趁着一战得以复国的波兰,在德国逐渐恢复、新兴的苏联慢慢强大后,又一次要面对来自左右双方的压力。而在寻求大国的帮助时,得到的更多的是失望和冷漠,做好的情况也只是有口头上的支持而已。

从深层次来说,其实本质上是《凡尔赛和约》的不合理以及所谓"凡尔赛体系"的本身缺陷。当时的国际体系,并不是二战后真正受到创伤后的世界所建立的国际体系。凡尔赛体系是更加明显的大国支配体系,以英法两国为主,决定整个战后欧洲的势力分配,且两国只获取好处而不怎么承担义务,只在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后有限地付出。虽然二战后的当今世界当过依然有强大掌控力,但相对那时其实更加克制,这也是为何如今的世界体系可以存在这么久。

除此之外,对于波兰本身,虽然作为被亡国一百多年的国家,应该给予补偿,但由于法国的愤恨而过度惩罚德国,同时大国又在造下烂摊子后没有给小国予以足够的帮助。最终使得波兰得到的这些东西,反噬了它,成为德国卯足劲要再亡波兰的最大动力。

当然,并不是说波兰自身就没有问题,自己的准备不足、战争观念的落后以及实力不够同样是波兰在英勇抵抗之后,最终不得不接受亡国以至被瓜分的结果。

波兰会失败,从自身来说,全都是因为战争观念的落后,导致战争准备的不足和军事实力没有及时进入现代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波兰是最悲情的欧洲国家

【1939年9月1日德军与波军布署示意图】

原本波兰制定了看似详尽的撤退计划,但战争爆发后,波军无法如计划后撤,原因在于其大部分部队机动力不足,撤退时被迫仓皇溃窜,最终无法在被包围前撤离。同时当波军被击溃时,波兰平民惊恐非常,且因为缺乏灾难训练而制造混乱、降低波军士气,造成道路拥挤,使原本就不易进行的撤退雪上加霜。

回到军事力量本身,波兰的战争思维还停留在之前的"波苏战争",这是一场由骑兵的机动性扮演决定性角色的战争,这此经验深深影响了波军的组织与作战原则。由于充分认识到"机动"的优势,波兰建立了总兵力达210个连,编成3个轻骑兵团、27个长矛骑兵团和10个步枪骑兵团的骑兵部队,还认为骑兵较德军机械化部队拥有克服困难地型的优势。虽然初期取得了一定成功,但最终不能让波军真正战胜德军的机械化部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波兰是最悲情的欧洲国家

【波兰骑兵部队】

在波军自己的机械化部队方面,虽然波军于1930年代末期令军队机械化,但优先发展高射炮与反坦克炮,而且与机枪数量一样,火炮数量严重不足,每个步兵师仅有48门。而波军的装甲部队只有2个装甲旅、4个坦克营,总计仅800多辆装备机枪或口径20毫米的火炮的过时迷你坦克。

波军部队另一项落后德军的地方是通信手段,虽然已引入无线电系统,但各单位间通讯仍主要以信号兵和侦察兵传递,师部与指挥部则是使用民用电话和电报系统,实战时这样的传递速度实在太慢。相比下,德军大量使用通信设备,有些军官甚至自行驾驶飞机进行观测,战场的局势变化立马得以掌握,并立即做出最适当的判断。

虽然波兰并没有讹传的所谓"波兰骑兵拿着长矛向德国坦克冲锋"、"德国空军于一天内消灭波兰空军"等情况,但上面那些劣势,是实实在在的让波兰这个号称第二陆军强国的国家,一个月内土崩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