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春秋与战国是如何定义划分的?

过山风keanv


历史上把东周分为两半,一为春秋,一为战国,跨时超过五百年,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结束。

对于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以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去世为分界线,这是主流观点

“春秋”名称的由来,是来自鲁国的史书《春秋》。《春秋》是一部编年史,春秋之意,即是“年”的意思,我们有时侯说,人的一生有几个春秋,春秋一个循环,就是一年。

《春秋》这部史书,后来经孔子的编撰整理,纪事终结于公元前481年。《春秋》虽是一部史书,对史事的记录非常简单,没有细节,故而孔子的弟子左丘明在其基础上,把历史的细节给补充上去,叫《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纪事延长到公元前468年。

《春秋》与《左传》所记载的历史时期,后来就被称为春秋时代。那问题是,春秋的结束时间,为什么是公元前476年,而不是《春秋》纪事终结的公元前481年,也不是《左传》结束的公元前468年呢?

这是因为后世儒家历史学者,从尊王的角度出发,要突显周天子的地位,故而选择周敬王去世这一年,即公元前476年,作为春秋的结束;以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作战国时代的开始。考虑到春秋后期周王实际毫无作用可言,这种划分时代的方法显然只有某种政治上的象征意义,并没有实际意义。

第二,以公元前481年或公元前468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考虑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去世,并没有实际意义,故而也有人认为,既然春秋的历史,与孔子整理编撰的《春秋》,在时间上大体一致,孔子只纪录到公元前481年,理应以该年作为春秋的结束。

但是这个观点也有一个缺陷。因为从史事纪录的详细程度来看,《春秋左传》比《春秋》要详尽得多,而且时间也要延长十三年,这一段历史纪事是连续性的,故而另一种观点,就是以《左传》结束的公元前468年为春秋的终点。

为什么要以《春秋》或《左传》的纪事终点来划分春秋与战国呢?因为这两本书都是完整的编年史,特别是左传,历史非常详实。此后的历史记录,开始变得简略与混乱,因此我们对战国时代,特别是战国早期的历史,知道的反而不如春秋多。

我们在看春秋的历史时,线索清晰,内容完整;相反,在看战国的历史时,出现大量时间段的史料空白,还有各种史料的混乱、矛盾。史料给我们展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这也是后世史家要把东周划分为春秋与战国两截的一个原因。

第三,以公元前403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这种观点主要依据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通鉴》是从公元前403年开始写起,这一年发生一件大事:魏、韩、赵正式从晋国分裂出来,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

在儒家学者看来,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传统的儒家史学认为,赵、韩、魏三家身为臣子,竟然剖分晋国,君君臣臣的政治体系完全被破坏。在这种纲常散坏的情况下,周天子册封三家为诸侯,承认他们瓜分晋国的合法性,使得君臣之礼完全崩溃。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痛心疾首地说:“君臣之礼即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灭,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司马光认为,正是因为周天子自毁纲纪,才导致战国时代的祸乱。

以我们今天的观点看,传统史观的结论太简单了,只是站在君王的立场上来看问题,似乎周天子不承认三晋诸侯,周王室就可以走向复兴似的。事实上,战国时代的周天子,比起春秋时代更加羸弱,完全没有任何权力。所谓的“册立诸侯”,无非是对既存事实的承认罢了。

第四,春秋与战国,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以上几种划分法,都有其依据。在不少人看来,春秋与战国都是乱世,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不然。春秋与战国,是有本质区别的。

春秋是旧秩序的瓦解,但新秩序还未建立起来。春秋的历史,是一部权力不断下移的历史。先是周天子失去权力,诸侯的势力兴起;诸侯失去权力,卿家势力兴起;到了春秋晚期,有的国家比如鲁国,权力甚至转移到陪臣之手。从春秋的历史,明显看到权力不断下移的趋势。

战国是在旧秩序瓦解后,建立起新的秩序。三家分晋意味着旧的诸侯制解体,新的诸侯制兴起。由卿大夫篡夺君位而来的新诸侯,吸取春秋时代旧诸侯丧失权力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强化独裁,把权力牢牢掌握在手中,不得与臣下分享。君主专制制度由是兴起,战国时代,便是贵族政体向君主独裁政体转变的阶段,到最后演变为皇权制度,并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


君山话史


春秋(前770年--前476\\453\\403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春秋时期开始

而春秋时期结束的年份有三个

公元476年,奴隶制国有土地为基础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走向崩溃,周敬王在位的最后一年,因此学术上把前476年当做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年份,也就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②公元453年,赵氏联合韩氏﹑魏氏灭掉了智氏瓜分晋国,春秋五霸之一(齐、宋、晋、 秦、楚)的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因此有人把公元前453年当做春秋的结束,战国的开始

③公元403年,周威烈王命晋国三卿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三家分晋,因此把公元前403年当做春秋的结束,战国的开始


战国(前476\\453\\403年--前221年)

公元476年是司马迁因为战国各国史籍被秦国付之一炬,遂采纳秦史书《秦记》所载,《史记》定战国始于前476年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晋国三分已定,七国争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局面已经形成,应该以此作为战国的开始

公元前403年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以“三家分晋”一事代表周礼崩坏,群雄竞逐,而定战国始于前403年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六国最后一个),秦王政称皇帝,为始皇帝,战国结束


五葉談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这首简单的朝代歌,写尽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朝代轮转、历史变迁。如果背熟这首歌,就能博古通今那该多好。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有时甚至一个断代问题就足以让我们伤透脑筋,无疑春秋战国的断代就是这样的问题。

关于春秋战国的划分,其核心问题是战国的起始(即春秋战国的断代)问题。史学界对于这个问题也是争论不休,通常有以下几个主流观点。


第一种是公元前481年。其依据主要是①:编年巨著《春秋》的绝笔之年就是这一年。②田成子杀死齐简公,天下默许。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和文献有顾栋高《春秋大事件》、杨宽《战国史》等。

第二种是公元前475年。这一观点是目前最为主流的观点,也是现在历史教科书持有的观点。其依据为①: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以此为战国起始。②这一年为周元王元年。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和文献有郭沫若《中国史稿》、翦伯赞《中国史纲》等。


第三种是公元前453年。持这一观点的人也非常多,主要依据是三家分晋。主要学者和文献有金景芳《中国古代历史分期商榷》等。

第四种是公元前403年。主要依据①:司马光《资治通鉴》以此年为战国起始。②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为诸侯国。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和文献有范文澜《中国通史》、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等。

总结以上四种观点,我们发现春秋战国的划分依据无外乎两点。第一,理论依据:史学界权威性著作纪年办法;第二,事实依据:有非常影响力的历史大事件(尤其是政治事件)。以理论断代的依据是春秋、战国名称源于《春秋》和《战国策》两本著作,两本著作的内容和影响不必赘述。以历史事件作为断代的办法本身也不必多言,这里的关键是找到“那个历史事件”。以上述及到的历史事件有四个①田成子杀死齐简公,天下默许;②周元王登基元年;③三家分晋;④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为诸侯国。


田成子杀死齐简公,天下默许。春秋时代,国君被杀也不在少数,但是齐简公被杀,国内国外却没人去管,从此田氏更加肆无忌惮,田氏代齐的步伐大大加快。同时带来了国际上的连锁反应,晋国的“篡臣贼子”也加快权利和领土的争夺,由六卿分权逐步演变为三家分晋的局面,韩赵魏三家也成为诸侯国,田氏代齐最终完成,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应该说,这个事件是具有开创性的,这是他最主要的影响力。

以周元王元年为战国起始。上文已经述及,《春秋》绝笔之年为公元前481年,而周元王继位是和这个年代最接近的时间点。司马迁以475年作为战国元年,显然是受到《春秋》和“礼乐制度”的双重影响。他认为一个朝代的更迭是重大事件,应该以某个君王的完整在位时间为必要条件。个人认为,太史公是有以公元前481年为战国起始年的倾向的。

以三家分晋为战国起始年。三家分晋是士大夫阶级的成功逆袭,此后战国七雄的局面也事实形成。

以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为诸侯国为起始年。这个事件的影响是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到毁灭性的挑战。霸权政治终结,战国七雄的政治格局也最终形成。



面对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从更深层次的地方寻找解决办法,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铁器的使用和推广、井田制的瓦解等等。个人窃以为不妥,这些办法的确在社会制度的划分上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是根本性的作用,但是却不太适合春秋战国的划分。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不是断代的必要条件。中国历史从古至今不过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奴隶社会有无还有争议)、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倘若都以社会制度变革为断代依据,那么我国的朝代就没几个了。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断代要兼顾整体性和局部性两方面。但是这个时期又不存在明显的朝代更迭,所以对政治局面的最大影响力应该成为我们断代的首要依据,这和以上四种观点的依据是相吻合的。那究竟对政治局面的最大影响力是哪一事件?鉴于问题的复杂性,姑且采用排除法来降低难度,个人认为以周元王继位为战国起始年是首先要排除的,因为这一观点本生来自《史记》,而作者太史公本身就有一定情感倾向,而且周元王在哪一年继位似乎又有不确定性。其次要排除田成子杀死齐简公事件,这个事件可能具有一种连带效应的开创性,却未必是这个效应的最重要事件。三家分晋从事实上完成了士大夫逆袭,君主变附庸的过程,七雄并立的局面也已经形成。三家诸侯获得周王的确立完成了三家分晋的象征性意义,这一点在周王仍是“天下共主”的情况下,还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这两种观点都很难取舍,个人更倾向于三家分晋,即公元前453年为战国起始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它在学术上也是大放异彩,“百花争艳,百鸟争鸣”说的就是这段时期的学术现象。希望大家也能亮出观点,让历史之花越开越好,历史之歌越唱越响。


先秦史


春秋战国的分界线是什么?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历史学家就争论不休。

有人以三家分晋为春秋结束,战国开始。比如司马光《资治通鉴》。认为三家分晋标志着礼乐制度的彻底崩坏,从此周王是的权威彻底衰落,各诸侯国自行其是,由此进入战国,就是以公元前403年为战国元年。



在赵魏韩三家正式分晋以前,其实就已经发生了老牌诸侯国政权更迭的事情,比如三桓专鲁田氏代齐。它们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和奴隶主贵族的衰落,从此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由此还有的人以周定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公元前四七五年即战国元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由郭沫若他认为随着中国铁犁牛耕的出现,中国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星星地主阶级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来引导社会发展。公元前476年是战国元年。我们现在,大多数的历史学者,也认为公元前476,475这两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但是还有人持不同观点。



还有人以公元前481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还有人以公元前462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这都是小部分学者的部分观点,在此就不作介绍了。


旧事旧人历史说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春秋与战国的分界似乎很模糊,不知道何时,由春秋阶段变为了战国阶段。

这种变化是时事所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这个时期,天下诸侯由西周号称八百诸侯变为了仅仅剩下二十几家,这也意味着此刻的中国由分裂走向了统一。

这个时期,有两个历史事件可以看成是春秋阶段和战国阶段的分界点,它们分别是“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在这里咱们来谈谈三家分晋。

在春秋晚期,作为超级大国的晋国,主要由六家大夫控制着,它们分别是魏氏、赵氏、韩式、范式、中行氏智氏。这六家处于互相不服,互相死掐的状态,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的状态,咱们想想,一个国家如此内斗,这个国家能好吗?

一直到晋出公十七年,智、韩、赵、魏四家合谋,将范式和中行氏一起消灭掉了,并且瓜分了他们的领地和财产,晋国由原来的六家变成了四家把控着。

而这四家中,智氏实力最大,气焰也最嚣张,好不低调,甚至想干涉赵氏的内政,改变赵氏继承人的人选。还时不时的羞辱一下韩、赵、魏三家,三家是敢怒不敢言,这个时候,吞并三家的计划其实早已经被智氏提上了日程。

有一天,智氏公然向韩式索要土地,韩式迫于智氏的武力威胁,无奈的答应。于是又和魏氏要地,魏氏也一样,迫于武力威胁,忍痛割地。当智氏和赵氏要地时,被赵氏断然拒绝了,于是智氏感觉自己面子挂不住了,就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氏。

其实攻打赵氏表面的原因是因为要地被拒,其主要原因是智氏早就想吞并三家,这次要地其实就是故意找事,韩、魏两家既然给地就先放过,赵氏既然不识抬举,那么就先那他下手。

结局可想而知,赵氏大败,逃到了晋阳,三家穷追不舍,他们掘开晋水的堤岸,水淹晋阳,虽然晋阳的老百姓一直死守,但是晋阳这个时候已经被淹的奄奄一息了。只要再多淹一段时间,晋阳势必失守,赵氏败局似乎已定。

这个时候,智氏掌门人领着韩式和魏氏的掌门人来巡视水情,望着眼前的滔滔江水,智氏掌门人有感而发:“原来一条和可以灭亡一座城啊!”

打死智氏的掌门人也没有想到,就因为这句话,将他即将到来的胜利转变为了失败。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他说完这句话后,韩式和魏氏掌门人彼此互相瞅了一下对方,此时的他俩可以完美的解释什么叫做心有灵犀。

魏氏的总部在安邑,可以被汾水淹掉,韩式的总部在平阳,可以被绛水淹掉。其实对于攻打赵国,韩式和魏氏本来是不乐意参加的,谁知道攻打完赵国下一个会轮到谁,但是迫于智氏的压力,只能硬着头皮来了。当听完智氏掌门人说出这句话后,两人可以说是吓了一身冷汗。

在晋阳城内部,赵氏掌门人也正在想对策,想来想去只有策反韩、魏两家一起干掉智氏才是出路。

于是赵氏便派密使见了韩氏和魏氏的掌门人,三家一拍即合,里外夹击,轻松的干掉了智氏,三家将智氏的土地和财产瓜分了。

于是晋国便由这三家实际控制着,晋幽公非但无法号令这三家,而且逢年过节的还要到这三家拜访,君臣关系完全颠倒了,真的是

君不君,臣不臣

于是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诸侯的地位,于是有了韩、赵、魏三国,晋国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因为三家是从晋国分裂而出的,所以三家被统称为三晋。

这一历史事件可以被看成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点。


历史面孔


春秋战国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可称的上,是大乱世的时代。这段历史是从西周灭亡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结束。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既然说春秋和战国,那它们肯定是有不同的。春秋与战国也是以这些不同而分界的。

历史事件为分界线

这段历史有两件很醒目的事件。一个是韩、赵、魏三家分晋,二个是田氏代齐。


①三家分晋是由于晋国异姓臣子功劳很大,晋国君主为奖励他们的功劳,把大片的国土分封给这些功臣。而国君能撑握的实力慢慢变小,直至全部国土,被六个大臣撑控而成了傀儡。

这些大臣们都想拥有更多国土。经过长年累月的战争,最后只有韩、赵、魏三家生存下来。之后三家一起灭掉晋国,成立了韩、赵、魏三个新的国家。


②田氏代齐的田氏也是齐国的臣子。田氏也是通过在齐国的经营和功劳,使自己的领土越来越大。最后灭掉原来的齐王,田氏成为了齐国新的统治者。

争霸与争雄为分界线

春秋争霸与战国争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要名,一个物实。



①春秋争霸争的是大哥的位子。它们都不是以消灭多少国家,和战领多少土地为最高荣耀。而是以谁被大多数的国家,承认自己是最强、最大的大哥,为最高荣耀。

说白了就是争个大哥的名份而已。春秋虽乱,然沙场争战很少有,那种不死不休的惨烈局面。争霸时都是适可而止。



②战国争雄争的是惟一。这时候他们己经不在乎名声了,而是实实在在的国土和人口,与统一天下的可能。

国与国之间,都想把对方彻底吃掉,让对方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就形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所以这时的战争,出现了很多次十万人、几十万人的大场面。

改革变法为分界线

春秋改革与战国变法,都是为使国家富强而做的改变。但是改变的力度完全不同。一个是稍有改变,一个是彻底改变。



①春秋改革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稍有改变之后,可以争一争大哥的位置。所以春秋五霸虽都有攻革,但是力度并不大,只能算是稍有改变。



②战国变法是想办法,改变原来的基础。使其产生核裂变,至使国家迅速强大。这时它们的改变之所以大,因这时己经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综上所述:①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②春秋争霸与战国争雄,③改革与变法的力度不同。都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林子说历史


周武王在姜太公、周公姬旦两大谋臣的力助下,讨伐商纣王成功灭商,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大周。周历经"西周"和"东周"立国达800年。

周朝疆域面积达300余万平方公里。为守疆护土,周武王立国后,将功臣和自己的家族、兄弟、亲戚封为诸候,每一诸候都有封地,如:姜太公封地在"齐",周公姬旦封地在"鲁"。形成了几百个小国家。为日后东周时,各诸候争霸发生战争埋下隐患。

问:春秋、战国怎么划分?春秋、战国均在公元前770年一256年间的"东周"。一般将前期的公元前770一公元前476间的294年,定为"春秋";将公元前475年一公元前221年间的254年,定为"战国"。战国时期,东周的诸候国出现了七大霸主国,分别为:齐、楚、燕、赵、韩、魏、秦。

其中秦,处在今天的陕西省关中一带。立国时还是一个西部很不起眼的小国。通过襄公、文公、武公、秦穆公等几代国君的努力,他们都能:任用贤仕、积极变法、发展农耕、及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逐步扩张壮大,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最后一个诸候国被灭,实现了统一。


福荣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雒邑,也就是后来和今天的洛阳。这作为东周开始的标志,雒邑在原来镐京之东,故称“东周”。首先,“春秋”的名称来源于孔子所编的鲁国史书《春秋》。鲁国从伯禽开始就有史书,所以孔子并没写《春秋》,把认为不符合礼的全都删去了,这与孔子的理想有关。还有一点就是,不仅仅鲁国的史书叫春秋,周王朝和晋国的史书也叫春秋。而“战国”之名称来源于两个部分,一个是《战国策》这本书,另一个则是战争的确够多。其次,关于春秋战国的划分,有两件标志性的事,一是“三家分晋”,二是“田氏代齐”,这是典型的“礼乐征伐自大夫出”,这是比“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更进一步了,说明已经礼崩乐坏了。这是其一。战争最能说明这一点了,春秋时期战争都是点到即止,而战国,策略阴谋层出不穷,还有白起的坑杀20万的战俘。第二点,就是社会内部进行的变化。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从“奴隶时期”到了“封建时期”,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期有许多变法,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点。


Guijc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时间界定,史学家是一直有争议的。可认为:

春秋开始时间为:公元前722年(即周平王东迁之后的第49年);结束时间为:公元前479年(即孔子逝世的那一年),共计242年。

大致春秋时期主要包括以下时代:

1、齐桓公称霸的时代 (即公元前679年~公元前643年,共计37年);

2、楚国强盛的时代 (即公元前642年~公元前633年,共计10年);

3、楚、晋双雄争霸的时代 (即公元前632年~公元前547年,共计86年);

4、楚国一枝独秀的时代 (即公元前546年~公元前530年,共计17年);

5、吴越开始崛起的时代 (即公元前529年~公元前527年,共计3年);

6、吴国强盛的时代 (即公元前526年~公元前476年,共计51年);

7、越国强盛的时代 (即公元前475年之后);

战国开始时间为:公元前478年;结束时间为:公元前222年,共计257年。

战国时代主要包括如下大事件:

1、春秋时代的大国晋国被分为韩国、赵国、魏国,但晋国还存在,直到公元前376年,三国才将晋国国君废除。

2、齐国被陈国的公子完的后代田氏篡国;

3、燕国渐渐的强大起来;

4、越国最终将楚国消灭;

战国时代是齐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楚国七个大国并列的局面(但也还有如:郑、许、曹、宋、鲁、陈、蔡、卫等等小国)。


但在之后,秦国从公元前262年攻入韩国开始,按顺序灭了韩国、赵国、魏国、燕国、楚国、齐国。只有小小的卫国坚持到了最后,直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的时候)才被秦国灭掉。

以上就是春秋和战国相关界定的基本情况,如有误处敬请指正!

谢谢!我是骑着毛驴看历史。


骑着毛驴看历史


春秋末期,以诸侯国君为代表的公室是旧势力的代表,他们维持奴隶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而以卿大夫、家臣为代表的私门是新势力的代表,要求改革,建立封建制度。“田氏代齐”正是这一新、旧势力斗争的典型代表。



当吴、越两国在东南大动干戈的时候,中原地带,诸侯间的战事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诸侯国内卿大夫间的角逐与兼并。齐、晋、鲁等国的内争尤为激烈。

齐国,始封于姜太公,故齐君以姜为姓。春秋初年,齐独霸列国,中叶渐衰,后期已面临崩溃的边缘。齐相晏婴讲到齐国的政治形式时也说:“快完了。”当时公室仓库中的布、帛、粮食放得快腐烂生虫了,百姓生活却衣食无着,饿殍遍野,起而抗争的人遭到镇压,获刑砍脚斩头的不计其数。


齐大夫田氏,适应新形势要求,施行新政。他借贷给贫民粮食时,使用的是大斗,收取借贷时,却用小斗,以举笼络了人心。数十年间,齐民“归之如流水”。田氏势力渐强,先后吞并了国氏、高氏等显姓强宗,夺得很大权力。

公元前475年前后,大夫田成子又把齐国内残余的旧势力消灭殆尽,同时,与各国通好,取得支持。这样,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田氏就完全控制了齐国的政权,最后,终于把姜姓的齐君放逐海上。取而代之,是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


公元前475年,恰是周元王元年。在中国历史上,这一年不只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更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结束,封建社会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