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魏忠贤的独霸专权,是延缓了明朝的灭亡,还是导致灭亡的重要推手

在古代朝代中,宦官专政是常见的,所带来的危害自然也是巨大的。许多朝代便是因此而亡,诸如秦帝国就因宦官赵高霍乱朝廷而内斗,最终导致了一个强大帝国的灭亡。那么宦官专政是否一定会导致王朝的灭亡呢?

明末时期,天启年间,大明王朝的宫廷中亦是出了一位权力极大的宦官,他被称九千九百九十九岁,只比万岁的皇帝差了一岁,足以可见其权力之高。

此人便是魏忠贤,他进宫时改姓名为李进忠,因为才人王氏复姓,因此在出任秉笔太监后,就改回了原姓,且皇帝为他赐名——魏忠贤。

魏忠贤的独霸专权,是延缓了明朝的灭亡,还是导致灭亡的重要推手

明熹宗时,他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为受宠信,是皇帝的心腹,因权力过大,所以也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皇帝对他的宠信助长了他的野心,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排除异己,专断国政。

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便足以看出魏忠贤在当时的朝廷上是怎样一番权势,就连皇帝都挡不了他的锋芒。

话又说回来,明末的天启年间,明朝与后金的矛盾已是不断,崇祯年间,两国的战争更加频繁。便有人认为了,魏忠贤的专权抵制了后金的进攻,若是没有他的专权,只会加速明朝的灭亡,这种说法有根据吗?

事实上,天启初年,当魏忠贤开始得势的时候,当时的后金处在发展的阶段,这个异族部落还没有能力能够完全击败明朝。且若是明朝想要灭掉后金政权是有可能的。

魏忠贤的独霸专权,是延缓了明朝的灭亡,还是导致灭亡的重要推手

为了不与明军正面交锋,努尔哈赤深知此时的后金是无法讨的了好的。因此后金的崛起是悄悄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努尔哈赤对明朝都是卑躬屈膝的。

而刚好当时明朝陷于内部的党争,无心也无力去管一个部落政权是否有心造反、发展的实力如何,所以才最终导致了后金政权逐渐发展壮大。

天启元年也即是1621年,当魏忠贤正在准备对东林党下手时,努尔哈赤所率领后金部队一路攻陷了沈阳、辽阳等城市,大败了明军。随后努尔哈赤迁到了辽阳,并在此建立了东京城;然而努尔哈赤的进攻并没有引来魏忠贤的反击,他反而还是专注于与东林党的争斗。他夺取了锦衣卫指挥权,并且开始攻击东林党。

魏忠贤的独霸专权,是延缓了明朝的灭亡,还是导致灭亡的重要推手

而此时的后金军队已经打败镇受辽东的熊廷弼等人,而后又夺取了辽西广宁、义州、锦州、等四十余城堡。明朝的一些战略城池都已经被攻下了,情势危及。

因此说在魏忠贤专权的期间,后金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攻下了许多座城池,而他却始终专注于东林党的战争,还忙于让人给他在全国各地盖祠堂,足以可见他的执政并没有延缓明朝的灭亡。

他不仅没有对明朝的延续起到一点作用,还霍乱朝廷、参与党争、杀害忠贤、大举修建祠堂,明帝国的衰亡还有他的一份力。

魏忠贤的独霸专权,是延缓了明朝的灭亡,还是导致灭亡的重要推手

他在历史上可谓是大名鼎鼎了,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野史上,他都是断送了大明王朝国运的罪魁祸首,是暴虐、阴谋的代名词。

东林党在天启初年时势力极其大,大臣们几乎全都被罢免斥退,这一次的党派之争无疑是以东林党的胜利为结局的。而等到魏忠贤的势力形成后,他的党徒则是图谋要依靠他排挤东林党。

天启二年时,朱由校评定修庆陵的功劳大小,封了魏忠贤的侄儿为锦衣卫的指挥佥事。而给事中惠世扬、尚书王纪评论沈翭与魏忠贤勾结,结果却都被贬职。

魏忠贤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多次杀害无辜之人。他曾假传圣旨将朱常洛的选侍赵氏赐死。又将怀有的裕妃张氏以及皇后张氏,给施计将她堕了胎。如此做法不过是为了让朱由校缺乏子嗣。

魏忠贤的独霸专权,是延缓了明朝的灭亡,还是导致灭亡的重要推手

除了这些人在,被他所害的还有冯贵人等嫔妃,以及太监王国臣、刘克敬等人。

东林党争后,他又杀了熊廷弼,将朝中的大臣皆撤职逐出,朝中机构为之一空。而凡是与魏忠贤有关系却都得以越级升迁,因此他的党羽遍布朝野。

不过随着朱由校的去世,魏忠贤的权力之路也就到头了。

天启七年,朱由校驾崩,朱由检即位。这位新皇一直都深知魏忠贤的罪恶,于是吖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时,他毫无犹豫就将其治罪。

足以可见,魏忠贤的专权不仅没有延缓明朝的灭亡,他还是导致其灭亡的重要推手。

欢迎各位看官下方留言评论,说出你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