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艺术战疫丨他以笔传情,以诗战“疫”

群防控,人心齐

同努力,赢战“疫”

延川文艺,用独特的方式

诉说“疫”线战友的故事


我是一个迎风流泪的人

我原本就是一个迎风落泪的人

现在新冠肺炎属性不明

日益肆虐

在居家的这些日子里

我听新闻、瞅疫情

快成了一个哭泣的人

这并不是我胆小

举国上下以疫为重

是当前的工作

作为国民,理应遵守

打开窗户

远山依旧,溪水潺潺

春的气息正迎风徐来

一阵风一次雨一场雪

风云变幻季节更替

就像年轮,一圈圈的累积

最终成为阵势

放眼开去,哭也罢,笑也罢

到头来

还是人为本

我虽然总是迎风流泪

但意识清醒知道孰轻孰重

铿锵有度

窗外的云在房内看怎么也没有

在旷野里流畅

呆家的日子,虽说没什么风我还是流了

不少的泪

在泪里,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世界,就是自由


02


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们不是黄牛

是医生

是天地间的白色

不在田里

在一个个让口罩捂紧了的

战场上

没有春色没有雪

有倦有血

有低头的忙碌


03


锁、钥匙及其他

像锁一样

我在这个春天

关闭了一切

有风、有云、有鸟、有树

有众生芸芸

有彼此的牵挂

这一切 在锁外

交给了天

要想山花烂漫

要想春暖花开

要想重回温暖

钥匙在人间

打开它

从此 众生平等


04


疫情帖

生活在变

诗与人也在变

在疫情里

人们连呼吸

都变得小心翼翼

湿淋淋的心

如忐忑的辘轳

把扑扑扑的频率

抚慰

诗歌的韵律

亦变得长短不匀

急急的将剩下的句子

同着人一起

宅了起来


05


灯 盏

在最需要灯盏的时候

光在前方

比如李文亮

钟南山

以及千千万万的白衣天使

有风、有光、有蓝天

有饭后的一张桌

供写诗

使空中的飞鸟,把这些诗

带去武汉

让前方的他们不要太劳累

春回大地,我们就要

接近自然了

新冠也应该有它的底线

结束是一定的

今晨,布谷鸟在开始一声一声的叫了

不要流泪,不要鲜花

也不必鼓掌

给他们时间

给他们空间

医生也是人,他们也要休息

也要吃喝拉撒

时间已经走的够长了。该结束了

人们不再需要黑洞,喜欢亮光

启程与归途

皆为雷厉风行的路线。没有什么

模模糊糊

不要太多的话,不要赞美

给他们一盏回家的灯

叫归程充满亮光

让每一个人的前世今生都活在

光亮里

大家都在与人为善

灯盏,虽然不能够救人、普度众生

但可以是怕光的鬼魂怯生

消失,不再祸害生灵

举一盏灯:叫无辜者生还

叫英雄归来


06


新冠后遗症

自从新冠漫延、蝙蝠中靶

妻子吃什么都似蝙蝠

尤以木耳为真

让我剁小剁小再剁小

好像大了就真的成了蝙蝠

成了黑暗

成了飞往我们

口眼鼻里的

病毒


07


口 罩

口罩

让世界安静了下来

我看到的口罩

不是雪

是下雨天

人们举在头顶的伞

防护

让泪不再哭泣


08


宅在家里的日子,我们都成了

吃斋念佛的人

虽说没披袈裟,没念阿弥陀佛

但那个意念

那个诚心

分明

是表给如来的


09


庚子之春

庚子年的春天据说我们是被

一些蝙蝠带进了黑暗

14亿人呀

全都黑在了家里。而且还不敢说话

都戴着口罩

虽然是春天了我们却笑不出

一点春的颜色

几场雪下来大地同人一样

苍白如纸

刮一些风落一些叶世界就像

被钦上了印

我的民呀,从来没有被忧伤困扰这么久

庚子之春

泣血嚎啕何以解怀

不甘不甘不甘

诗的书写轰然倒塌。笔墨成血

逝者如斯

我该如何挥毫、韵律成篇?

杜鹃啼血

尚活尚活尚活

庚子之春的春天是有点迟到

但黑暗势必远去

当我们解去口罩的时候

就离胜利只剩下了一步之遥

这时候的我们一定会懂得

驴子卸罩后的吼啸

人畜都不希望囚禁与黑暗

待到山花烂漫时你我都去丛中或哭或笑或祭

再没有人阻挡了

艺术战疫丨他以笔传情,以诗战“疫”

高钢,延川县大禹街道马家坪行政村人。父母赐名高铁钢,曾用笔名文悦。自由写作者,有文章发表《运动·休闲》《延安文学》《陕西诗歌》《山东诗歌》《山花》《千红文学报》(新加坡)《文化艺术报》《体育生活报》等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写作观:写心灵的东西,从生活出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