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美陸軍在阿富汗戰爭中的輪換特點及存在問題

911恐怖襲擊事件後,美軍於2001年10月7日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和“基地”組織,發動代號為“持久自由行動”的軍事打擊。12月9日之後,戰爭轉入非正規作戰階段,一直持續至今。美陸軍在此階段採用了集體輪換制,這是美軍首次在大規模軍事行動中使用該制度,其實際輪換情況清晰地體現了該制度的特點。

美陸軍戰時輪換制度的轉變

二戰至冷戰期間,戰時美陸軍主要採用單兵替換制度,即部隊一旦投入作戰區域,就被留在戰線上,至士兵執勤期結束後才被輪換到後方或其他地點。在兵員補充上,一般通過人員補充系統提供足夠的單個兵員,以維持整體戰鬥力。補充系統由一系列兵員補充中心或兵員補充站構成,負責對補充人員進行選調和訓練。這種制度有很多優點,比如部隊在前線戰鬥中不斷積累戰鬥經驗,新兵調入後老兵能迅速傳授經驗等。但在越戰期間,特別是越戰後期,該輪換制逐漸暴露出許多不足,比如由於部隊成員頻繁進進出出造成的官兵之間互不熟悉,造成“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兵不熟兵”的局面。更為嚴峻的是,當官兵之間剛熟悉或產生一定默契後,又面臨輪換回國。這些都嚴重削弱了部隊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美陸軍在阿富汗戰爭中的輪換特點及存在問題

美陸軍在阿富汗戰爭中的輪換特點及存在問題

越戰後,美軍痛定思痛,認為單兵替換制是一大敗筆。伴隨軍用高技術武器裝備的發展,美軍軍事實力形成壓倒性優勢,美軍戰爭減員急劇減少,美軍認為集體輪換制更符合形勢要求,未來的部隊輪換必須具備“整體性”理念,美軍開始探索集體輪換制。即以營或旅級戰鬥隊等整建制部隊為單位,在危險的崗位與美國本土或其他基地之間進行輪換,單位中的每名個體必須完成執勤期後,才能隨整支部隊撤回本土或其他的休整基地,從事一定時間的休整,對減員和裝備進行補充,通過單位訓練或演習後再被重新投入戰鬥。即部隊在戰鬥執勤、訓練、休整或實施其他保障工作的狀態之間轉換。進入21世紀後,美軍在阿富汗戰爭中的非正規戰階段使用了該制度,這也是美軍首次在大規模軍事行動中利用該制度。

美陸軍在阿富汗戰爭中的輪換特點

整體輪換制的一大前提條件是有部隊可換。但隨阿富汗戰爭的長期化和伊拉克戰爭的爆發,美軍對一線作戰部隊需求大幅增加,美兵力不能同時滿足兩個戰場的輪換需求。為了維持兩個戰場的兵力需求,美軍採取一系列“非常規”措施,使美陸軍輪換制度在阿富汗戰場上呈現以下特點。

美陸軍在阿富汗戰爭中的輪換特點及存在問題

2006年,來自第10山地師32步兵團1營B連的士兵邁克爾·古德在阿富汗努力斯坦省一個半山腰巡邏

一是部署單元越趨“小而精”。2004年前,美在阿富汗戰場上的部署多以4000人左右的師、旅級單位為主。2003年,為緩解阿伊兩個戰場對作戰部隊的需求,美陸軍開始模塊化改制。從2005年起,美軍逐漸以縮小化的旅戰隊、支援旅、師旅總部等為基本單位部署,提高了部隊的機動性和靈活性。進入2010年後,隨大國競爭時代到來,美陸軍開始為正規戰轉型,收縮反恐戰線。美在阿富汗輪換部隊規模更加精簡化。2014年底,“持久自由行動”結束,美軍在阿富汗重心由作戰轉向培訓、援助阿富汗安全部隊及警察,執行“自由哨兵行動”和“堅決支持行動”任務,探索新型作戰力量,逐步撤出旅戰隊。2016年,美軍開始組建新型部署單位——安全部隊援助旅,替代部署在阿富汗的旅戰隊。安全部隊援助旅由500名左右經驗豐富的軍官和軍士組成,規模更小,人員更加專業化。2018年3月,第一支安全部隊援助旅部署至阿富汗,美軍計劃在2020年前替換在阿富汗的旅戰隊。

二是延長輪換時間以緩解兵力缺口。

通常美軍在海外執行作戰任務時半年一輪換,執行支援任務時一年一輪換。輪換後回國進行為期一年的休整、訓練。阿富汗戰爭初期,迫於美軍兵力限制,駐阿富汗或伊拉克的美軍不得不持續執行作戰任務,大部分任務部隊輪換時間平均已超過10個月。2007年4月,在伊拉克戰場大規模增兵壓力下,美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宣佈當前已部署或準備前往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所有現役士兵輪換時間延長至15個月,休整時間減至7個月。就此,2007~2008年間美陸軍在阿富汗部署時間多超過15個月,如2007年2月輪換至阿富汗的第173空降旅,於2008年8月才返回歐洲。2008年後,阿富汗戰場上美部隊輪換時間平均為9—15個月,休整時間平均12個月。

三是部署以本土為主,全球統籌為輔。戰時,美海外軍隊輪換通常是與美本土部隊輪換,美軍在阿富汗戰場上的輪換絕大多數屬於此種情況。但由於衝突事件的爆發具有不均衡性,各戰區的部隊需求隨時變動。特別是阿富汗戰場上恐怖活動的隨機性和高度不確定性,致使美軍在阿富汗時常兵力不足,為解決該問題,美軍充分藉助盟國多國部隊,同時也靈活地與歐洲司令部統籌輪換。比如第173空降旅作為美陸軍駐歐洲常規空降戰略反應部隊,卻於2005年、2007年、2009年、2012年輪換部署至阿富汗4次,每次部署時間平均超過12個月。另外當戰場急需時,美軍還會借調已宣佈部署令的部隊。許多已接到部署令,甚至完成部署前訓練的部隊時常因為臨時需求而改道。比如2006年第173空降旅接到部署令部署伊拉克,並已完成針對性訓練。但2007年初由於塔利班復甦,美軍計劃增兵阿富汗展開清剿行動,2007年2月,第173空降旅部署計劃臨時改為阿富汗並於3月迅速完成部署。宣佈部署阿富汗的部隊也時常因為伊拉克地區需求改道,比如2003年8月,美陸軍宣佈第25步兵師總部和其第2、3旅戰隊以及航空營於2004年初部署阿富汗,但2004年1月初,該部隊第2旅戰隊和航空營被命令部署至伊拉克。

美陸軍在阿富汗戰爭中的輪換特點及存在問題

2006年10月,一架載有第10山地師士兵的UH-60黑鷹直升機在阿富汗執行任務

四是持續輪換至相同區域以完成任務。集體輪換制要求成建制替換,不可避免影響任務的連續性。為緩解此問題,美軍一般使用2個以上部隊持續部署至相同區域完成任務。如阿富汗庫納爾、努里斯坦、楠格哈爾地區的清繳計劃中,共由3支部隊歷時3年完成。2006年,第10山地師第3旅戰鬥隊部署至該地區執行清剿任務;2007年,第173空降旅旅戰鬥隊部署至該地區替換第10山地師,繼續執行這一任務;2008年,第1步兵師第3旅“公爵”接替第173空降旅部署該地區,並在後續行動中完成清繳計劃。美軍也時常因戰場形勢變化與總體作戰計劃的轉變,替換部署後轉至新區域執行新使命和任務。如2004年,第25步兵師第3旅戰鬥隊、師屬炮兵和支援旅部署到阿富汗替喀布爾地區的第10山地師,隨後總體作戰計劃轉變,第3旅戰鬥隊轉移至南部指揮區作戰,炮兵轉移至東部地區,支援旅派駐到西部地區。

五是利用重複輪換,減少適應期。部隊和士兵的重複部署是美陸軍海外輪換的一大顯著特點。多次在阿富汗輪換的美陸軍有第10山地師、第3步兵師、第101空降師的旅戰鬥隊、支援旅,其中第10山地師及第2、3、4旅戰鬥隊共合計進行了15次部署。同樣,指揮部門也重複部署,第101空降師師部在2008、2010、2012年的3次部署都是作為北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阿富汗東區司令部的總部部署在阿富汗東部地區。士兵重複部署率也很高,有至少70%的士兵進行了二次部署,55%的士兵三次部署。重複部署的部隊和士兵在過去行動中已獲取豐富經驗,對阿富汗戰場環境相對熟悉,適應期相對較快。

美陸軍在阿富汗戰爭中的輪換特點及存在問題

2009年6月,第10山地師32步兵團1營徒步穿越阿富汗庫納爾省

美軍輪換制度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信息化背景下的非對稱作戰中,美軍戰爭減員急劇減少,集體輪換制符合形勢要求,機動靈活的輪換單元也能滿足美海外軍事基地和兩場戰爭的用兵需求。從歷史角度看,美國軍隊狀態也比許多分析家預計的要好。但阿富汗戰爭已發生18年,美未能完全剿滅塔利班,在培訓阿富汗安全部隊方面成效也不大。這其中因素有很多,但也暴露出集體輪換制的不足。

一是對計劃開展、信息傳遞、民眾關係維持等方面造成影響。集體輪換不可避免影響作戰計劃、信息傳遞、民眾關係等方面的連續性。首先,影響作戰行動的連續性。一般新部署的作戰力量不願意延用上支部隊的作戰方案,新領導也更傾向使用新方法解決相同問題,並堅信他們的作戰計劃優於先前部隊。美軍在阿富汗部署時就呈現一顯著點,即多數部隊不相信新輪換的部隊能繼續執行其計劃,因此在制定作戰計劃時著眼於短期目標,以在其部署期內完成計劃。這就導致輪換的成果多集中於一個個戰役目標,總體反叛亂的戰略目標難以實現。此外,這也意味著在換防期出現計劃中斷的現象,導致叛亂活動突增。其次,影響諮詢的連續性。英國反叛亂專家羅伯特·湯普森曾指出馬來亞地區反叛亂成功的關鍵是英國顧問團與當地政府的核心人員保持持續性的顧問關係。顧問團中的軍人在那些邊境地區生活了將近10年,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能夠充分理解當地人,按照部落習慣解決爭端和處理問題,這是反叛亂效果顯著的一大重要因素。在處理阿富汗問題上,美軍也藉助當地政治代理人、扶植阿富汗安全部隊,但美軍不停輪換,而且在交接時,一般僅利用兩週時間。一份蘭德公司報告指出顧問磨合期是6—8個月。可見,對平均部署期僅12個月的美軍顧問團隊而言,基本上使用了大半時間用於自身適應和磨合,大大的影響了其指導效果。第三,影響民眾關係的連續性。傳統反叛亂理論強調軍事、民事手段要雙重使用,認為民眾忠誠度是反叛亂成功的關鍵。美軍雖然以反恐為名,打著為當地提供服務和安全的口號,在阿戰場上刻意塑造其正面形象,駐軍部隊積極與周邊民眾建立良好關係,存在民眾給美軍提供叛亂分子活動情報的現象,但集體輪換制意味著這種用心經營的關係隨該部隊部署期的結束而結束,新輪換至的部隊對雙方來言又開始是新面孔,關係需重新建立。

二是增強凝聚力效果有待商榷。在戰場上,凝聚力一般意味著成員之間能相互熟悉,具有配合意識,具有一定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美陸軍在朝鮮戰場和越南戰場中使用單兵替換制時,人員頻繁進出同支部隊,導致同支部隊中既有老兵也有新兵,士兵間互不熟悉,缺乏必要的配合和默契,軍官也時常無法完全控制自己的部隊。理論上,整建制輪換部隊將不存在上述問題,但實際應用中,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上美士兵虐囚、爛殺醜聞層出不窮,諸如臭名昭著的2004年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囚事件以及2012年美陸軍上士羅伯特·貝爾斯濫殺阿富汗村民事件。這給美軍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也間接說明集體輪換制也不一定能增加士兵的集體榮譽感或軍官的指揮控制力。

美陸軍在阿富汗戰爭中的輪換特點及存在問題

美陸軍第10山地師第二旅戰鬥隊在Wheeler-Sack軍用機場機接到部署令支持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動

三是從整體上牽制可用的作戰力量。從美陸軍總兵力的輪換模式看,美採用“三分之一”輪換制,即每天有1/3的部隊在戰鬥執勤,另1/3的部隊在國內進行訓練,其餘1/3則處於輪換、休整或實施其他保障工作的狀態。這意味著美陸軍中只有1/3的兵力是可用兵力,直接限制了可用兵力,間接影響了可用於反叛亂的作戰力量。而傳統反叛亂理論特別強調,大規模行動後需運用壓倒性力量制止叛亂,美軍反叛亂手冊中也指出反叛亂行動需要的安全部隊與民眾之比是1:500。即如果東道國人口是1千萬,美軍需要至少20萬才能足以平叛。美軍用在阿富汗的部隊數量遠低於該值,導致缺乏足夠的兵力完成任務,叛亂層出不窮,行動持久化。

整體輪換制暴露出的整支部隊頻繁的輪換還增加了人力、金錢方面的成本,尤其是裝甲旅、航空旅等裝備密集型部隊。總體而言,雖然阿富汗戰爭持久化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但集體輪換制的確未取得良好成效。理論上,集體輪換更適合人員傷亡性較少或相對戰略靜態的情境,但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上述一系列問題。可見,在戰時輪換上,沒有完美或永恆的集體輪換或單兵補充系統,只有相對符合特點時間環境的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