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暴走团的暴走运动真的健康合理吗?真的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吗?

9eN7y_sky


暴走竟导致滑膜炎!


某女士每天工作在前台窗口,一坐就是一天,她的体重从原来的50公斤飙升到70公斤。今年春节过后,赵女士在同事的推荐下,玩起了健身运动,开始“晒步数”。每天下班即使再晚,仍旧要在小区内走上几十圈,将步数保持在2万步以上。


到今年4月份,苦走3个月的赵女士体重减到66公斤,效果还算是明显。但同时,赵女士感觉自己的膝关节有些隐隐作痛,来到医院就诊后才发现,她的右侧膝关节腔内出现少量积液,也就是滑膜炎。  


在正常情况下,滑膜的主要功能为分泌关节液、润滑关节、营养关节软骨。滑膜炎,是一种多发性疾病,其发病部位主要在膝关节。


膝关节是人体滑膜最多,关节面最大和结构最复杂的关节,由于膝关节滑膜广泛并位于肢体表较浅部位,故遭受损伤和感染的机会较多,膝关节滑膜炎主要是因膝关节扭伤和多种关节内损伤,不及时治疗容易造成患者暂时或长期部分丧失劳动力,对患者的危害较大。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暴走!


每个人承受的运动量不一样。如果平时有运动习惯,每天一万步两万步并不困难。但平时缺乏运动的人,突然一天内走上两万步,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造成太大负担。

女性的膝盖比男性老得快,这已经是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识。一般而言,40岁之后,女性的膝关节就开始退变,绝经后速度加快。男性则是50岁左右。


所以女性并不是特别适合暴走、跑步这种运动形式,所以更要特别注意运动的时间和距离。

中老年人由于钙质的流失和机体的老化,膝盖也成为很容易受伤的部位。所以中来年人每天建议进行30—60分钟的轻负荷运动。如果换算成步数,大概在5000~10000步。


到底走多少才健康?


走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研究表明,走路多的人身体会更健康。无论是徒步旅行还是记步运动,都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专家认为每天走6000步才能达到健身的效果


专家认为:每天走6000步≈3至4千米行走距离≈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因此每天6000步,是走路最健康的步数!



善诊


划重点:

1、走路可以达到增进健康的效果,每天增加6000步或者以上的走路,对于减肥、脂肪肝、高血脂、二型糖尿病有显著的疗效。
2、走路健身无可厚非,但是,占用机动车道暴走,或者组团霸占非机动车道暴走,将其他行人/自行车逼得无路可走,就不对了。
3、走路健身或者暴走锻炼身体,最好去公园或者政府专门划定的健身步道,做到既健康自己的身心,又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暴走团”惹众怒


近日,暴走团成了网络焦点。事情源起7月8日清晨5点左右,山东临沂的一支暴走团,占用机动车道健走。结果,某出租车司机避让不及,驾车冲入暴走团,导致一死两伤的交通事故。

事情引发网络热议,网友纷纷为出租车司机抱不平。出租车司机固然有避让不及的错误,但是,暴走团成员,作为行人,却占用机动车道,显然对事故的发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至于,具体责任如何划分,还看法院最终判决。

事情到这儿还没完,火上浇油的是:在致死事件发生5天后的7月13日晚,还是在临沂,竟然又有暴走团,占据机动车道暴走健身。这回他们穿上了荧光反射外衣,而且在队伍的末尾居然有叉车护卫(注:该叉车没有机动车牌照,按照法规不允许上路,只能在工地/仓库使用)。

走路的健身效果

咱们说说走路的健身效果。很多人有疑惑:走路强度很低,要是天气凉爽时,跟跑步比,走路几乎不怎么淌汗,走路健身管用吗?

管用!

虽然强度不如跑步,走路健身对于提高心肺功能的效果不如跑步,但是,走路对于防治脂肪肝、肥胖、二型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都有明显疗效。因为,一般人走路的速度介于4-7公里每小时,相当于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学院与美国心脏学会的联合声明,普通人为了防治多种慢性病,应当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这样的运动量,如果都用来走路,相当于每天多走路2-4公里,大致相当于3000-6000步。

光看这些专家数据,你可能还不信。看看下面这则,爸爸通过暴走,逆转脂肪肝,得以获得健康肝脏,割肝救子(儿子肝硬化)的新闻报道,你就相信走路的健身效果了。

当然,走路是有氧运动,有助于减肥和防治慢性病不假。但是走路基本不涉及力量训练,指望走路走出一身肌肉来,那不现实。

方便自己,方便他人

走路健身值得肯定和提倡,但是不能衍生成占用机动车道暴走。健康自己的同时,不能以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为代价。建议暴走/徒步爱好者,去公园、人行道、步道走路健身。方便自己的同时也方便他人,才是真的好。

在此,也呼吁政府能够加快全民健身的基础设施建设,给居民带来更多的公共健身空间。这一点上,上海市政府做得好。据悉,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已经修建了400多条百姓健身步道,深受市民好评。

关于作者

王栋 博士

美国运动医学学院认证私人教练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博士

北京大学生物科学本科


王栋聊健身


暴走是否健康?和久坐不动相比,它当然健康得多。至于锻炼效果如何,就看和什么运动对比了。

先说“暴走”本身。这是一个源自日文的词汇,不过意思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日语中的“走”相当于汉语中的“跑”,而“暴”则是“狂乱”的意思。

因此,“暴走”意为“乱跑”或“狂奔”。“暴走族”指的是“开车横冲直撞的家伙”,发音为ぼうそうぞく(Boso zoku)。

这个词被中文引进过来之后,已经失去了贬义。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暴走,是一种高强度又简单易行的户外运动方式,指的是选定一条路线,沿着路线徒步或骑车行走,时间由一日到数日不等。”——更接近于英文中的“hiking”(远足,徒步旅行)。

说到暴走的锻炼效果,先来看这张《各类运动消耗热量表》,咱们就以70公斤体重为例(体重只有五六十公斤的,估计锻炼的积极性不会很大)。

  • 以4公里的时速走路半小时,消耗108.6大卡;配速15分/公里

  • 以6公里的时速快走半小时,消耗153.9大卡;配速10分/公里。

  • 以每分钟145米的速度慢跑半小时,消耗329大卡;配速6分53秒/公里,时速8.7公里/时。

也就是说,哪怕你用接近7分的配速慢跑,热量消耗效果都比快走高出一倍多。因此,暴走的锻炼效率显然远不如跑步。

跑过马拉松的人都知道,在后程出现极点之后,哪怕你跑得再慢,都比走路快。

所以笔者每次在三十多公里实在不想跑的时候,都会告诉自己“宁慢勿走”、“好走不如赖跑”。

可惜每次总是意志不够坚强,忍不住会走一阵、跑一阵,到后面只能竭力把每公里配速控制在6分半以内,所以一直跑不进3:30,呜呼!

当然,如果你有的是时间,那就尽管暴走好了。


跑步天涯


人的运动是各种各样的,也是因人而异的,虽然每个个人都会选择这样或那样的健康运动,但是说实在的,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所选择的运动项目对他是否合适的,甚至他选择的运动项目对他的身体也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就说暴走团,有人走了,就有人跟风了,就在这30多度的高温下再去汗流浃背的、汗如雨下的去暴走,无疑是在高温情况下做的是较重的、较强的体力劳动一样,那是很辛苦的,就是这样的每天两个小时的强力暴走,那是要消耗相当多的体力、消耗相当多的能量的,如果不能及时的补充水分,补充糖分,补充盐分,是会造成脱水的,是会中暑的,如果中暑或突然晕倒了,不及时的救助,也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的!

所以我不看好暴走团的暴走运动,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人或者女人,是不适合这项运动的,走可以,但是不能暴走,强挺着跟着暴走团走下去,对身的的健康绝不会有多大好处的,甚至会给身体的一些器官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的,比如心脏,比如韧带,比如关节的滑膜等等。

暴走运动有点极端,与极限运动有些相似,极端运动也是不能天天去极端的,他需要调整身体,他需要休息身体,他需要恢复体能,在身体的各项基能完全调整恢复好,有了体能的储蓄之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极限运动的。

而暴走团天天这么去走,说不上哪天就有走不了的走不动的了,就有倒下去爬下去的了,什么运动都要因人而异,都要适度,所以我预言,暴走团暴走现在不会消失,而且还会继续暴走下去,即使出了事也会咬牙走下去的,但是,走不了二年,就会走没了的!

【社会现象,家庭问题,独家观点,解惑释疑。请您关注从善如刘的头条问答!】


从善如刘L


  暴走指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的走路,它偏重于群体性运动。暴走是否健康合理,主要看暴走的形式和安排。从本质上讲,暴走是一类有氧运动,既然是有氧运动,它有利于心肺功能、促进代谢和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能力等作用,也就是说暴走也是可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但不一定就是健康合理的锻炼方案。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体质、年龄、性别的不同,都采取暴走这一锻炼模式就显得太呆板。在身体承受范围内肯定是非常好的,但对于暴走团中的每一个人,其锻炼效果会有差异,尤其是年龄跨度大、男女混合的,大家统一在一个速度的时,肯定是有的人效果好,有的人效果差。在一个队伍集体行进时,速度往往是就慢不就快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最后大家的锻炼水平都居中了。所以,组队锻炼不能作为每个人每天的固定锻炼模式,应该有自己单独的锻炼计划和锻炼模式,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体质水平有更大的发展,更好促进自己的健康水平。

  特别提醒一下,老年人进行暴走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锻炼。刚参加暴走运动的老年人不必追求走完全程,一般根据自己身体需要走到微微出汗还能喘着说话就达到锻炼目的,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特别是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在走路中一定要注意穿柔软的鞋子,以防治运动对患者脚部的影响;再就是患有膝关节病的人也是不适宜暴走的。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健康是今天人追求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不过暴走是一种带有鄙视的称呼。就事件本身来说和广场舞争夺场地异曲同工。但我觉得只从表象上有的话题毫无价值,和建设性。

还是谈健康吧。我觉得今天俩人喜欢听这个话题。今天的健康和之前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健康,主要关注的是身体,而身体健康标准就是有病。但今天健康的概念与广泛化了,今天健康关注两个重点,第一是身体第二是心理。



针对没病就是健康这种古老的认知今天的健康国际上给出了三个标准:生气勃勃,富有进取心; 性格开朗,充满活力; 正常身高与体重; 保持正常的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37℃;脉搏72次/min;呼吸婴儿45次/min, 6岁25次/min ,15~25岁18次/min,年龄稍大会增加); 食欲旺盛; 明亮的眼睛和粉红的眼膜; 不易得病,对流行病有足够的耐受力; 正常的大小便; 淡红色舌头,无厚的舌苔; 健康的牙龈和口腔黏膜; 光滑的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肤色健康; 光滑带光泽的头发; 指甲坚固而带微红色。

但是我非常想问,如果你达到了以上的十分标准,是不是真的健康?这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心理健康。

针对暴走团的暴走事件都是中老年人组成的这一现象,说明背后有着强烈的心理需求。因此,我觉得她和广场舞争夺场地以及广场舞音量扰民的问题,其实有相似之处。首先这类事件,都有一个明显的年龄差异特征。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上和二三十岁之间的矛盾。 站在矛盾的双方看问题,会发现双方都有道理,而且是针锋相对。比如年轻人会觉得老年人为了自己高兴而侵占了他人的空间。而老年人会觉得自己辛劳一生,终于有了追求自己空间的机会,却被下一代人不能理解。

站在生命的立场上看,追求健康是一个人拥有的权利。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通常有一句话叫风烛残年,生命对于他们来说是在向尾声去的最后阶段。他们一生经历痛苦磨难,疾病等等人生的坎坷。必然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心灵上需要慰藉的感受。广场舞快步走甚至公园里的太极拳活动等等,这些运动并不奢侈,但是却可以给他们带来内心的补偿。有人说这些运动是为了身体健康,我看更多的可能还是心理安慰更多一些。这也就不难理解在暴走事件中,会有一部分老年人,表现出不应是这个年龄应该表现的那种暴躁。这种人生苦短的极端表达,也成为了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而站在年轻人的一方来看,健康并不是年轻人追求的主要原因。比如去健身房可能是为了炫耀马甲线。登山是为了看风景。越野是为了奖牌。打羽毛球是为了交朋友。等等原因五花八门。因为站在生命的立场上来看,年轻人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离夕阳落日还有很远的距离。可想而知,站在这样的心态上,老年人在那样心态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时。当然不能理解了。


所以我觉得这件事的确是个问题,但也并非是什么特别严重问题。暴走对,年轻人来说都是存在着健康风险的一项运动。更甭说对老年人了。冠以暴走,这不是这项运动本身的问题,而更多的说出了老年人的一种心情,一种希望年轻的心情。仅此而已。但我要劝劝老年人,人生就是如此,不要把假象当成真实来过。否则伤身有伤心。起不到健康的目的。

同时也要奉劝年轻人,请站在时间的维度上看待自己,因为在未来年轻人也会变成老年人。也一定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年华逝去的感叹,也会产生强烈的追求年轻的心态。


世界上所有人与人的矛盾,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因为人与人的想法不同而造成的。暴走作为一项运动,本身并无过错。但因为掺杂了各自不同的想法,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姚宇时代频道


暴走团的暴走运动真的健康合理吗?真的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吗?

暴走和“健走”有区别。暴走指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的走路,它偏重于群体性的运动。暴走是否健康合理,看暴走的形式和安排。从本质上讲暴走是一类有氧运动,走路为运动处方中的一类重要形式,既然有氧运动,它有利于心肺功能、促进代谢和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能力等作用。运动处方里面我们强调运动的类型、运动的时间、运动的频率、运动的强度等。特别老年人进行暴走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锻炼。科学健走指的是用科学锻炼的方法进行走路锻炼,它根据运动的基本原理,梳理锻炼流程,包括热身、健走、拉伸三个阶段,在单位时间内提高锻炼效果。把暴走转化为科学健走才能发挥走路的科学作用。刚参加暴走运动的老年人不必追求走完全程,根据自己身体需要走到微微出汗还能喘着说话就达到锻炼目的,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特别是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在走路中一定要注意穿柔软的鞋子防治糖尿病足对运动的影响。科学运动离不开流程的科学化:走路前热身,热身的目的为了防治走路时候的运动损伤;走路过程中尽量迈开大步,动员全身的肌肉,保持身体中立的姿势,走路后要注意拉伸,拉伸为了缓解肌肉的疲劳、促进人体运动能力的提高。综上几点,能否达到达到锻炼效果关键在于锻炼的安排和对自身锻炼情况的把握。


科学运动与健康


董先生个人观点:

一,只要身体适合暴走,而且在万步以内,还是很好的。

二,很多运动和暴走都能够达到锻炼效果。

三,合理评估检查身体,不适合马上停止。否则害大于利。

四,注意安全,不要乱占机动车道,容易发生事故。

五,合理锻炼,不要疯狂。


大声叫我董先生


这指不定又是从哪个地刮来的邪风呢,前几年不是说爬山好吗没忘吧?不远万里不辞辛劳,天不亮就起床倒八趟车去郊区爬山,爬了一段时间不爬了,伤膝盖。


北京大妈阮雅青


初期又锻炼效果,可是这个暴走强度和速度绝对不适合每一个人,有很多人暴走1到2个月就进医院了,主要是膝盖的问题,你或许可以老肥,降血脂,不过你的膝盖磨损这个可是不可逆的。一般健身会不定期的调整训练项目,为了避免身体产生惯性,会降低训练效果,暴走也一样,当你的身体适应了暴走的节奏,暴走就给不了你太好的效果了。可以在定速暴走和变速暴走之间切换锻炼。不过要量力而行,其实最好还是自己去快走,针对自己的体力去调节。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