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降低盈利標準,醫療健康企業或現赴港IPO熱潮

歷經多年的上市政策改革後,醫療健康企業潛在價值或將在港交所被率先認證。4月中旬,港交所公佈《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降低生物科技企業上市盈利要求,打破了盈利能力與二級市場掛牌完全掛鉤的IPO審核模式。市場普遍預計,在新政引導下,內地醫療健康企業或將出現一大波赴港上市熱潮。

醫療健康作為我國重要民生產業,始終是投資機構重點關注內容之一,尤其自2014年起"互聯網+醫療"等新型數字醫療服務模式的加速發展,醫療健康領域得以迎來全新發展動力。據WIND數據顯示,2015年醫療健康領域融資總額約270億元,達到2013年(約50億元)的5倍有餘,融資事件數量更是接近2013年的7倍。

但是在近兩年,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卻出現了放緩。據悉,我國該領域單筆融資均額雖然已從2015年的4029萬元上漲到2017年的10407萬元,但自2016年起,融資事件數量卻開始逐步下滑,在2017年僅發生455起,融資總額增速也極度放緩,相較2016年(約457億元)僅上漲17億元左右。

降低盈利標準,醫療健康企業或現赴港IPO熱潮

業內投資人士表示,前幾年的高速發展,讓以消費需求為驅動的醫療服務模式趨於階段性成熟,市場空間有限,投資機構只能放緩步伐,將目光轉向於投資週期較長的生物醫藥等技術研發內容。據統計,近兩年生物技術及醫藥研發兩大領域,長期位於投資機構重點關注TOP3,2017年兩個領域佔據了全年整體融資額度的37%以上。

然而,機構開展技術研發投資也存在一定難點。常規看來,相較於醫療服務內容,技術研發項目往往短期盈利效果並不明顯,由此或將直接影響投資機構立項效率,拉低醫療健康領域整體投融資發展速度。許多投資機構表示,雖然看重技術研發的廣闊發展空間,但迫於部分企業不清晰的盈利模式及回報預期,機構在項目開展中只能越來越謹慎。

然而,隨著港交所新政的出臺,這一發展瓶頸或將由此打破。港交所對生物科技企業盈利要求的降低,或將促使相關企業走向全新的IPO道路,為投資機構的退出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此外,隨著生物科技IPO成功率的逐漸提升,投資機構對整個醫療健康領域的關注度或因此增加,由此推動更多資金進入市場,讓相關領域投融資進程更加順暢。

通江資本醫療領域負責人施小平表示,新政策的出臺為投資機構在業內的發展形成了全新的指引,機構可藉此調整投資目標,將更多精力集中於企業的研發能力、專利技術內容上。與此同時,在新政的背書下,上市企業價值或將得到市場更大範圍的認可,企業產品市場佔有率、品牌營銷及人才招募等方面都能受到積極影響,相關參與機構投資效率也能由此得到提升。

目前,港交所針對醫療健康領域的綠色通道正逐漸成型,越來越多的優質企業已將赴港上市提上日程。在今年5月,有"獨角獸"之稱的平安好醫生,就已完成港交所掛牌儀式,成為了全球首支AI醫療科技股。此後,包括信達生物、天士力藥業、華領醫藥等多家知名企業均透露存在赴港上市可能。據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透露,預計8月之後將形成新政下企業的上市高峰期。

而在融資方面,港交所新政的施行也反向推動了包括Pre-IPO在內的多階段融資開展。數據顯示,2018年5月,醫療健康領域PE/VC融資事件(44起)佔據整月融資數量(401起)的10.9%,位於最受歡迎投資領域TOP3;而在融資金額方面,醫療健康領域融資總額已達160.54億元,位於當月重點融資領域排名首位。

然而,新政的出臺也並不意味著投資機構將降低相關領域風控標準。較高的單體項目資金需求以及潛在運營風險等,都始終讓投資機構繃緊了神經。施小平認為,在面對醫療健康相關項目時,未來投資機構或將提出更加專業化內容要求。例如在生物醫藥投資方面,介於新藥開發存在週期長且高失敗率等問題,投資機構或在對研發成功率保持關注基礎上,同時提升對研發團隊創新能力、管理團隊運營能力等方面的關注。長此以往,或將推動相關企業將發展重點聚焦於綜合水平提升方面。

此外,新政的展開也對投資機構乃至交易所專業內容認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路透社消息,目前在香港只有不到20位擁有豐富生物醫藥行業經驗的上市專家,而在投資機構中,具有醫療研發及投資經驗的複合型人才更是屈指可數。由此看來,人才的培養以及專家委員會等機構的設立,或都將成為下階段醫療健康領域發展的重點。

目前,內地也通過修改相關法規,明確包括生物醫藥、醫療裝備製造等在內的創新型企業,可在不盈利情況下開展IPO。長此以往,我國相關IPO路徑或更加完善,對企業價值的認證也能更加全面,包括醫療健康領域在內的多個行業,未來投資價值也能由此得到進一步激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