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聯通亂改1年:員工流動量大 工資總額限定遭詬病

聯通亂改1年:員工流動量大 工資總額限定遭詬病

索寒雪

在2017年曾經損失多員“大將”的中國聯通,2018年仍然沒有止住高管離職風潮。2018年初,中國聯通副總裁、網絡發展部總經理韓志剛離職,基層員工的流動性則更強。

在中國聯通引入阿里巴巴、百度、京東、騰訊這些戰略投資者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之際,還是不斷有人離職,選擇去這些互聯網巨頭企業。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工資總額限定,職業經理人等政策仍在協調摸索之中。

聯通亂改1年:員工流動量大 工資總額限定遭詬病

擔憂人員流動

按照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的規劃,“混改後,前兩年,每年退出崗位率不低於3%,退出企業率不低於1%”。

時至混改的第一年末,聯通的人員外流似乎形成趨勢。“年初到現在,我們部門離職了三人,但是別的部門,有接近一半的人都離職或者調走了。”聯通分公司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們部門領導也調到其他公司了。”

而內部傳聞也非常多,幾乎都是與各個級別領導離職相關。記者向其中一些人士證實,但都予以了否認。直到2018年初,中國聯通副總裁、網絡發展部總經理韓志剛離職,他成為聯通離職潮中級別最高的高管。

聯通亂改1年:員工流動量大 工資總額限定遭詬病

隨後,記者向聯通人士部門求證,目前是否出現離職潮,該人士表示:“是有一些人員流動,但是對於這麼大的企業而言,人員流動也屬於正常。”記者向前述人員詢問離職員工的就業方向,該人員表示,“有去阿里巴巴、百度、京東、騰訊這些企業的”。

2017年8月,中國聯通宣佈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王曉初在業績發佈會上公佈混改方案,宣佈將引入騰訊、百度、京東、阿里巴巴等在內的多家戰略投資者,認購中國聯通A股股份。

雖然,聯通宣佈與騰訊、百度、京東、阿里巴巴深度合作,但是沒有止住人才流動的步伐。前述人士表示,跳槽走的員工在薪酬上獲得了顯著提升。“有一段時間,感覺接近半個部門的人都走了,後來又有新招聘的人補充上來了。”但是並非所有部門都有這種情況,“效益好的分公司會好很多”。

記者瞭解到,中國聯通用工制度改革主要包括,“堅持效率導向,提升人均效率,鼓勵本部人員向劃小核算單元流動,傳統領域人員向創新領域流動,加大IP、IT等戰略人才培養。”

工資總額限制

聯通亂改1年:員工流動量大 工資總額限定遭詬病

對員工流動問題而言,目前正處於兩難的階段。王曉初的一系列混改的最直接舉措便是打破“大鍋飯”,而對央企的工資總額限定,又難以形成對員工的有效激勵。

據瞭解,目前聯通發放工資的機制是工資總額與利潤聯動。工資總額限定,最尷尬的是職業經理人的引入。

聯通人力部門人士透露,人才流失之後,聯通為與BAT在重要領域推進深度合作,“專門預留 10%的股份給創新人才,未來要和戰略投資者深度合作,所以要留股份給中高端人才”。

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麗莎向記者表示,工資總額的限定與職業經理人的引入,需要一個政策之間的協調。高薪是對人才的激勵,但是政策協調還不到位。

一邊受到工資總額的限定,一邊又要留下人才,聯通開始推進員工持股計劃。2017年8月,《中國聯通: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及首期授予方案(草案)摘要公告》指出,聯通將向核心員工首期授予不超過約8.48億股限制性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約32.13億元。而員工持股的目標人群為“公司中層管理人員、公司核心管理人才及專業人才”。

2018年初,聯通首期向7752名管理骨幹及核心人才授予本公司股票7.94億股。記者瞭解到,主要持股人員為處級以上領導。

根據半年報顯示,2018年6月,中國聯通公司半年度營業收入149,105,188,927.00元,同比增加7.9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83,186,430.00元,同比增加231.84%。

記者通過啟信寶查詢,一年的時間內,中國聯通僅僅與阿里巴巴集團成立了一家註冊的合資公司,主要集中在雲業務。尚未查詢與其他幾家的合資公司。

半年報認為,混合所有制的效果主要集中在,“與騰訊、阿里、百度、京東、滴滴等公司持續推進互聯網觸點合作,以低成本和薄補貼的發展模式有效觸達新用戶,尤其是青年市場。”“探索建設新零售試點門店,聯合阿里、蘇寧、京東、騰訊等,依託大數據能力,豐富門店品類,強化線上線下相互引流,對業務發展拉動效果顯著。”

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麗莎認為,不能僅以合資公司數量判斷聯通混改的成果,“聯通的分區承包,超額利潤分配,董事會引入非公經濟,資費下降等等都是混改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