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孩子刚上初一数学跟不上,基础薄弱买什么辅导书和练习册好?

小小田是个大笨蛋


买书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来定。

基础薄弱,那要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小学的时候基础就薄弱。还是上初一以后基础才开始差的。

  • 如果小学数学能考85分以上,小学基础是基本没有问题的。只需要做初一的题目即可。
  • 如果小学数学,85分以下。小学的基础就有点儿问题。建议小学的部分,重点练习加减乘除运算和数的大小比较(尤其是分数)即可。因为初一的有理数主要也是讲的加减乘除。只是数的范围扩大了而已。

推荐书籍

小学的辅导书,建议买本口算题即可。口算题都比较基础,随便买本即可!(注意:乘法口诀一定要熟,初一的平方根、初二的根式都要用)

初中的书建议用课本就好,最多再买一本辅导书。课本重点看例题、随堂练习。课后习题可以考虑挑着做。每个章节的总复习题一定要做,用于检测学习效果!辅导书的话可以买初一的

《五年中考三年模拟》。这本书属于中等难度。可以在做完课本上的题以后,考虑做这本书。这本书的题是按知识点分类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挑着做。

提示:初一的基础是有理数和整式的运算。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尤其是利润类的应用题)

下图是《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的部分内容。

结束语

买书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只要努力学习,便可取得进步!


初中数学西瓜老师


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我的孩子(男孩)也念初一!从小学开始成绩就是忽高忽低!(就数学)甚至不及格都发生过!初一更严重了!最低一次46分!作为只有中学文化的我!看着现在的题简直就是一头雾水!同时也佩服现在孩子的智商!班级里好多都是满分💯我也着急了!找了最好的大课补课班!(大课一班15人/1个半小时)学了一个月感觉还是不理想!我放弃了!但这期间我和你一样!翻头条找一些类似这方面的问题!想到的方法就是:做错题!(整理了一个错题本子和笔记本➕练习本)学校每天都有考试的!我会问孩子哪地方不明白!(当时孩子跟我说哪地方都不明白!我会很生气)没办法!就上网搜这方面的题!讲解然后出俩道题让他做!(没有给他太大压力!久而久之!从46分到51分到60几分76分然后其中85分!到这次班级第5名93分!现在学习不那么累了!最起码知道哪地方不明白!会主动问同学问老师了!(我们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找出适合自己的孩子的学习方法)期待期末成绩!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家有金刚Jimmy


孩子初一刚结束,马上升初二。这里推荐一些孩子做着不错的辅导书。

初一数学我的观察,并不太难,所以,基础的夯实是第一位。

数学基础夯实的参考书,孩子这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本:

53练习主要着重于考察:孩子对每个章节知识点的掌握和领悟。从难度上而言,53的练习分为低、中、高三阶,其中,低阶题占70%-80%,中阶题占10%,高阶题占10%。不过,总体而言,比起其他的数学参考书,53偏基础夯实。

第二本书是提升孩子运算能力的,初一(上)的数学考试每次都有一块运算能力的考核,分数占比大约10%左右,这是一块送分题,要求孩子的运算能力务必又快又准。基于此,升入初一后,家长最好安排孩子每天做6道题运算题,以提升孩子的运算能力。

我的观察,如果家长能让孩子把53吃透,数学考个差不多的分数还是可以的。

以上两本书,我自己的孩子基本在假期预习阶段就可以全部做完。到了开学后,平时的作业环节,让孩子把重心放在老师布置的日常作业环节,务求对日常作业做到零盲区(这点尤其注意,我自己的孩子在初一(下)就犯了这个错误,对待老师布置的平常作业有些敷衍,到期末考试就吃了教训)。

以上是基础夯实。在基础夯实的基础上,孩子学有余力的话,可以配套一下中、高阶习题训练。

以上两本书,尖子生我的观察是偏中等难度,新思维难度偏高。这两本书都属于思维拓展型的练习。做这种思维拓展练习,我觉得一个原则是:不求快,但求精,切忌不求甚解,只满足于孩子得出一个正确答案,要让孩子缕清思路,否则,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另外,做中高难度拓展练习,也切忌凌空蹈虚,还是要在孩子基础扎实,学有余力的前提下,方可做拓展练习。

除了上述练习,学好数学,我觉得“温故知新”环节不可少。知新主要是预习,温故就是需要孩子不停“回头看”,比如家长要求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根据我的观察,错题一错再错是普遍现象。因此,对错题的经常性复习就成为必须。

以上是孩子学习数学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供参考。


孙卫华


初一数学是整个初中数学的基础,在初一上册以基本的运算为主,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运算,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这三大基本运算是初一上册的学习重点,要想在数学上有所提升和突破就必须首先在计算方面下功夫。

孩子基础薄弱,跟不上时需要买什么资料和辅导书比较好呢?很多人都建议学数学要多刷题,这个建议没错。但刷题有一个前提,基础知识点和方法要掌握好,否则就是无脑刷题,做一个错一个,有什么用了。所以当数学跟不上的时候,先不要想着买什么资料书,先去把课本上的内容学懂了再说,一般来说,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都是比较基础的,也是比较典型的,这些题目需要重点去练习和掌握。

刷题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在某一块内容上存在问题比较多,那就该多去找一些相关的题目去练习,然后题目还必须具有层次性,由易到难,市面上有很多的资料,但都大同小益,像五三,必刷题,典典等都是学生用的比较多的资料。

资料不必太多,认认真真地完成一本即可,如果基础一般的学生能把一本资料书上的80%左右的题目都掌握了,那就非常厉害了。所以资料书不在多,而在精,精练是关键,做题要有收获和提升。

在数学的学习中,除了做题,总结和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的效果不在于我们学了多少 ,而取决于我们学会了多少,之前不会的,通过练习掌握了,这就是进步。积累错题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学习方法,将平时练习和考试中的一些重难点题型做一总结归纳和整理,平时多去复习和练习,经过多次学习,将错题逐步攻克和突破,这就是进步和提升。


胡老师数学教育


孩子刚上初一,数学跟不上基础薄弱要买什么辅导书和练习册?我认为买练习册的想法是对的,光靠课本上的基础题还不够,还需要多做些课外练习册之类的最好不过了。你自己提到孩子基础薄弱,我认为数学基础也可以看成几大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首先,数学的计算能力,一直是重点之中,基本上大部分题都离不开要计算。有些孩子小学计算学的不好,计算能力差,在考试的时候,明明算式列对了,结果算错丢分了,很是可惜。计算能力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补上来的,那就是大量刷题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其次,那就是理解能力差,应用题看不懂,不理解题意,没办法列出正确的算式,这类题目一般少则3分,多则8分10分,把握不好,很容易不及格。针对这方面问题,建议加强孩子阅读理解能力,然后针对性的刷题,让孩子多读几遍,反复推敲做出正确解答。家长也可以百度搜搜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适合自己家孩子的。我现在有个习惯,不管是看头条,还是刷抖音,发现有些老师讲的比较实用,我都关注,因为这些老师总结出来的方法确实有用。

最后,学会整理错题,我在之前的回答中,一直强调错题本的重要性。说实话,我不太赞成题海战术,疯狂刷题。我觉得针对性刷题更有意义,而整理好的错题本,更能清晰的体现出,哪些题是自己容易出错,或者是一直没有弄懂。可以请教家长,或者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把不会的学会,下次考试遇到同样的题才不会丢分。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60188753933100"} --}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60188753933100"} --}

陪读妈妈谈教育


这个问题换一个场景,一个无门无派不懂武功的年轻人,看哪本秘籍可以变成大侠?

武侠小说里哪一个大侠不是集百家之所长于一身,所以拜师学艺比自己看书,要好很多,特别是在刚入门的基础环节。

上了初中成绩不行了,数学跟不上,问题主要集中在三点:

第一,数学课能不能听懂。

第二,作业会不会做。

第三,做了题,能不能写对。

针对每个类型不同的情况,就要有不同针对性的习题和辅导方法,对应辅导书和练习册也不一样?

数学课能不能听懂,最好去报1对1的辅导班,针对孩子哪儿不对,哪儿听不懂,在对应的知识点合理“倒带”,讲一下所对应之前的知识点,看能不能有所改善。

作业会不会做,就做书上的例题,主要是看,看会,在自己试着做课后的练习题,每个知识点后面直接就对应该知识点的题目,而且难度较小。

做了题,能不能写对。这个就要做充足的练习。有可能你会对你们家的楼上楼下的邻居叫什么姓什么,怎么样都是非常模糊的记忆,而自己爸爸妈妈的名字却永远都叫不错,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你们天天见非常非常熟悉,做题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如果你大量的练习跟每一种题型呢都非常非常熟悉,你觉得还有不会做的题吗?


林翰老师


初一还算早,如果只是初一没有学好,现在努力还是很有可能赶上来的,但是要付出不小的努力,基础越薄弱付出的努力就越大,转变的周期就越长。

其实大部分的学生基础不牢固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造成的,数学科至少到初一(初二以后学习难度加大,内容更多,时间更紧迫,要转变难度比初一大很多)只要能彻底改变学习态度,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学,绝大部分都能有较大的进步,但是要改变学习态度谈何容易,特别是一下子要比原来成绩好的学生还要努力还要自律就更难了。所以我一直说逆袭很难,也很少见,最多是和自己相比有个较大的进步,即使这样也得付出很大的努力。

学习态度不好说直白一点就是懒,很多及格边缘的学生一般是不想用脑,懒得思考。

初一的学生数学基础差,自己想学的话这么做肯定能进步,自觉的话,自己复习都行,甚至都不用找老师补习。

买一本合适的复习资料,我觉得启东作业本和全品作业本挺合适的,从上册开始,将书本内容看懂,然后做辅导书,自己对答案,错了的将答案解析看懂,一般认真看还是能看懂,实在不懂的问同学或老师,过一两天将错题再做一遍,坚持每天复习辅导书一个课时,不要间断,一般四十多天就能复习完一本书,如果是暑假或寒假就一天复习两节到三节,尽量15天完成一本,注意不要间断,错题要重新做一遍。复习完一本后,做海淀ab卷,海淀ab卷b卷难度较大,120分能上90分就算基本成功了,后续只要跟得班上就基本上问题不大了。

想继续朝A靠拢的话还得继续加深难度,方法和前面差不多,重点就是错题一定要再做一遍,特别是到了初二初三,很多压轴题步骤很长,不会做没关系,将解答过程看懂,然后自己完整做一遍,多练习自然就会了,但最终还是要能独立完成,如此这般慢慢地就会独立完成了。

数学最重要的是学习习惯,多思考多练习是关键!


静静的书屋


我孩子也是初一,数学成绩还可以吧,但是有些地方也容易出错,于是我们自己帮他学习。初一数学其实难度不大,但是在思维上与小学相比“坑”更多了。初一上册大概学习四个板块,分别是有理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初步。

我觉得初中数学关键的是要概念清晰,性质和法则理解透彻,每一个板块,抓住核心要素。比如第一章有理数,我认为数轴是这一章的核心,数轴的概念理解了,也就理解了正负数,绝对值。有理数的计算,正负,也就没有难度了。第二章整式,核心内容就是单项式和同类项,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都不难,这一章是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解方程的过程,无非就是对等式进行系列变化后得到一个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等式,再计算出这个未知数。在这些变化中,移项,去括号,去分母,是经常出错的地方,等式的变化必须依照数学规则进行,一步出错,结果就会错。

至于选用什么辅导书,我觉得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把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每次测验的题目掌握好,就可以了,只有老师才最了解自己学生,所以老师留的作业,往往针对性更好。另外,整理错题本很重要,无论什么原因出错(概念理解出错,计算出错,运算规则出错),不及时分析和改正,往往下次还会出同样的错,分析错题的过程,就是巩固知识的过程。只有基础牢固,才有可能有所拓展。我在帮孩子解决错题时,一般先帮他分析原因,回顾相关知识,讲解题目,然后他自己解出答案。同时,我还会再找出几个类似题目,过几天后再让他做。

在辅导过程中,我也确实有不会的题目(毕竟毕业20多年了,初中的知识看起来也知道,但是已经不系统了),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就让他去问老师,他先学会了,再回来给我讲,这个方式他倒是蛮有成就感。

以上是我的方式,也是在不断摸索,不一定是好的方法。


锐不可挡


我孩子也上初一,数学成绩不稳定,时高时低。我给她买的是全解和五三的,觉得还不错,我觉得不需要盲目刷题,更重要的是吃透书上的知识点,适当做题,举一反三。做好错题本的整理和总结。



和女儿一起成长


初一数学本来就是基础,哪来的基础的基础?

数学只要会做所有课后题+基训,也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成绩不会忒差,基本就是50人班级的前15名。

就这么简单。

坚持下来,上个普通重点高中,没问题。

学习差的学生,课外补习可以,但是一定要在家庭作业认真完成的时候进行,或者直接就是辅导作业(一定要重视和监督,不能直接对答案)。

就数学来说,更重要的是推理步骤,而不是盲目的刷题。刷题是作业完成度比较高的情况下进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